APP下载

浅议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2014-11-21刘慧王锦明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实践教学模式独立学院

刘慧+王锦明

【摘 要】连续15年的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独立学院该如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毕业生素质,促进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等成为当前高校的一道必修课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指导课 实践教学模式

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2014年,毕业生规模高达727万人,被称为“史上最最难就业季”。

可以预见,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发展,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培养出不仅具有学位证和毕业证,同时还兼具良好就业能力的大学生,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必修课题,也是就业指导课面临的一个难题。

当前的现状是,在国外,就业指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内,较完整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只有十几年历史,《就业指导》课程于近年才被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授课学时仅仅为16个学时。所以要想使学生成功转型为职场人,仅仅通过《就业指导》课堂学习是不够的。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下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的突破,是本文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比之一本、二本抑或是专科院校,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同度一般,没有特别的优势,所以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得到社会及企业的认同。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在高校开设现有《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打造一个贯穿大学四年,覆盖第一、第二课堂和学习全程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和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培育和锻炼,以达到加强学生就业意识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具体的做法如下:

一、以入学教育为基础抓好职业培养第一课

大学新生一入校的入学教育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其中的专业介绍环节,可以说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第一课。因此,一般应由资深教师来承担这一任务,通过对专业的现状、知识、应用前景、职业方向等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了专业,初步认识所学专业和以后所在的行业的大致概念,从而有利于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

同时,结合大一上学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初步职业规划,具体内容有: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查找资料了解所学专业涉及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及其用人标准,并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明确大学四年学习目标;通过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压力的宣传,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引导学生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努力的动力等。

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规划意识、就业危机意识和奋斗意识,并学会独立思考,让自己在大一的时候就真正了解“我是谁”“我想要成为谁”这两个问题。

二、以第二课堂为基础抓好职业培养过程建设

大学与中学相比,课堂上学习的时间少了,课外时间多了,兴趣展示的舞台也更大了,很多同学都会积极投身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去。因此,把《就业指导》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比如通过“请进来”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学校优秀的毕业生、成功企业家来分享自身奋斗拼搏的例子,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树立起创业意识、奋斗意识等;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拔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够提高沟通能力,完善其就业技能;通过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校园版“职来职往”活动,使学生提前参与和感受企业招聘过程,了解企业需求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等。

此外,大二、大三这两年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实习等相关实践环节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子电脑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一系列专业竞赛中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悟“我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这两个问题。

总之,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系列的活动,配以教师的专门指导,实现学生对就业目标的准确判断和就业技能的不断完善,最终达到成功就业的目标。

三、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促进职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大四进行应职方面的专业学习,从就业前景、就业观念、就业技能、求职技巧、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再通过之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内化过程和求职或实习的实践经验,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真正实现“我的职业我做主”。

综上,实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创新,就是要做到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拓展自我素质”转变;将教学内容由“单纯的政策法规讲授”向“更广泛的职业素质训练”转变;将教学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将教学方式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方法并用”转变;将教学重点由“注重课程本身”向“注重学生个人情感体验”转变;将教学时间由“毕业前夕突击”向“贯穿大学生涯”转变;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依靠学校和社会各种资源,实现就业指导课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转变;力争将就业指导工作日常化、长期化,真正实现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谢珊,马强,陈丽冰.“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03).

[2]马萍,钟剑文,曾孖城.独立学院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效果评估——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4(5).

[3]蔡玉梅.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实践教学模式独立学院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