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战
2014-11-21张兴军
张兴军
新一轮电商大战又要开打了,这不难看出。
从报刊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网络视频到社交媒体,再飞越路牌电梯,穿过地铁公交,风景都出奇的一致: 11月11日,网上见。
按以往经验,双11来袭之时,电商不打不太可能。今天又具有特殊性,中国最大的两家电商在美上市,一场诠释存在感的猫狗大战势将来得更猛烈些吧!
互联网世界当前最大的热点无疑是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不论是传统的零售巨头,还是新兴的互联网电商,都将向对岸的渗透作为O2O战略的着重点。
马云坚信五年内电商将超过实体,但一转身就用了7亿美元收购了银泰百货10%的股权。王健林声称不信阿里的论断,然后马不停蹄地联合腾讯、百度,首期便投入50亿元打造万达电商,准备撸胳膊大干一场。
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早在两年前就曾发布过一个叫做《2022年全球零售发展前瞻》的报告,该报告称因为“受益于人口红利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国零售市场规模至2016年将首次超过美国达到4.2万亿美元”。
在今天来看,4.2万亿美元的预测已略显保守。受益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物流业的蜕变,这一数字势将被刷新。
本质上看,电商之战就是市场份额与未来生存空间之争。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电商纷纷下乡“刷墙”( 参见《下乡“刷墙”,电商的新战场》)已不足为奇。
电商发展的中国式经验表明,迅速壮大的最好路径就是以资本构建为基础的价格战。最早的电商博弈,是在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中国、当当、凡客和最早尝试线上线下融合的苏宁与国美等彼此之间,经过几年的沉淀,相对保守的当当和亚马逊已经掉出了第一阵营。尝试O2O转型的苏宁、国美也未能逆袭,凡客则在自身战略失误之下被边缘。如今,以万达百货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业开始了互联网化的尝试,让电商大战有了新特征。
电商之战的另一个表象是,和最初的锋芒毕现相比,已不再使用“价格战”这样的称谓。就像送外卖的说是做O2O的显得“高大上”一样,电商则喜欢用布局来一言以概之。
你说是价格战,他说是布局;你说是烧钱,他说是布局;你说是赔本赚钱吆喝,他说,还是布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电商大战无止休。总之,硝烟滚滚的电商博弈,谁最后胜出已经初露端倪,谁将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倒下则还没有定数。作为观察者,也只能是且行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