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安梧:先公民后君子

2014-11-21栾小惠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林先生儒学国学

栾小惠

他是台湾大学首位哲学博士,也是当代大儒牟宗三先生的高足,对儒学及世界文明的多元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与世界各国学者的文明对话上,他反复强调“教出多源,道通为一”。在他看来,儒学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教义影响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时至今日,儒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他提出的“公民儒学”的概念使儒学与现代社会巧妙接轨,更富教化意义。他就是台湾慈济大学教授——林安梧。

先做公民,再成君子

林安桐出席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经不止一次,在2014年山东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尼山论坛上,随处可见他活跃的身影。一身白色唐装,一顶儒雅礼帽,一腔儒学高论,林安梧先生热情地阐述着他的新儒学理想。

作为台湾大学首位哲学博士,林安梧的研究领域涉及儒、道、佛三教。在他看来,进入现代社会,儒学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成为新的“公民儒学”。

“公民儒学就是在公民社会的年代继续发展的儒学。”林安梧表示,儒学应该是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的。在以往,儒学的目标是使人成为君子,而林安梧认为,在现代,应该先成为公民,然后成为君子,先具备公民的基本素质,再谈君子的修养。

相较于传统儒学,林安梧认为“公民儒学”的概念更具时代性。

传统儒学以希圣希贤、以作为传统社会下的“君子”概念优先。《论语》中对“君子”描述为:“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甚至到汉代更强调要“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重点变成好像以‘道义为主,‘利好像不能谈了。”林安梧说。

“公民”的概念不太一样。“公民”概念注重到社会正义,它会留意到每一个人作为具有个体性的个人,在他自己的生命财产、自由、安全必须获得保障的同时,也希望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自由、安全能够被保障。在这种状况下,不只强调“君子喻于义”而已,“义”跟“利”要合而为一。

传统儒家的要义是“三纲五常”。林安梧认为,当前的社会不应再提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绝对服从关系,但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五常“仁义礼智信”,仍然是当前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指导,也代表人跟人之间最真实的关怀,这是儒学应当保留和发扬的。

林先生进一步提出,要发扬新时代的儒者精神。他期待在新时代作为新的公民,人人都能与人为善、与人为美,真正实现“在天地里我们可以悠游自得”的愿景。

管小事,关大事

谈论公民儒学离不开公民意识。在平时的生活、旅行中,林安梧锱铢必较于社会上每一个不合理的细节,例如收费而不开发票、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等。

“忍受不合理的痛苦,也没有尽一个公民该尽的义务,这在德行上就是恶。”林安梧说。

“社会的改革需要点滴的工程。点滴的工程在我们的发展过程里,是需要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也是儒学的‘生生之德。”林安梧先生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有一次他没赶上火车,在台湾的宜兰候车厅里,天气很热,冷气声音很大。他就发挥他的“公民意识”,展开行动了。

他问站务员:冷气声音怎么那么大?回答说久了当然会大。他说久了不一定会大,零件修好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噪音了。站务员不耐烦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啰嗦!林安梧不以为忤,反说这是为了你们好,这个故障应该很容易修好,他要反映一下意见。于是填了一份意见表。写完了,还特别附上一张名片,告诉站务员,一定要交给站长,下个礼拜还会经过这里,还会再来看一看。结果第三天就接到站长电话:“林教授,非常谢谢你!就是螺丝钉没拧紧,找工人弄好了,你下个礼拜来验收一下。”然后真的就安静了。

还有一次是关于发票的故事。在公共停车场停车,出来时缴费要发票,发票机坏了,他的“公民意识”又发动了。“我们一直强调良知如何自觉,我认为制度若不完善,良知多半会放假,不会自觉,会被蒙蔽。所以我问他‘发票机坏了多久,上头谁管这个事,我打个电话问一下,下个礼拜还会来(因为在那个地方有一个固定的讲座)。这样督促对方改善。”

林安梧说自己对管这些小事分外有兴趣。尽管有些事会很麻烦,但提出来一定有用。这就是林先生一直強调的公民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践行着。用他的话说,儒学到了开大门、走大路的年代。从原先的三纲、帝制化的儒学走向公民之中,以殉道的精神来要求国家如何,现在却不必,现在要管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管好,国家才会好。

新儒学,重实践

林先生曾在《“国文”与“我”:我学习国文的一些回顾》开篇中提到自己与国文的关系最切实的体会。

林安梧与“中国学问”的渊源,与高一时的国文老师杨德英的谆谆教导息息相关。据悉,杨德英老师是蔡仁厚先生的夫人,而蔡仁厚是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也是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这种深厚且密切的关系为林安梧最终走上儒学之路打下了重要基础。

后来,受到《论语》的启发,林安梧对中国文化生起了向慕之心。之后,便选择弘扬中国文化作为终生努力的目标。

林安梧坦言,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除受老师启发,另外就是受到更多师长的帮助,特别是台湾的著名期刊——《鹅湖月刊》。

19 75年他进入大学读书,第二年在《鹅湖月刊》做义工,帮忙校对和装封,在那段时间他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其实学问就是熟悉,然后讨论,在讨论中你就学会别人怎么讨论,别人怎么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怎么取经。总的来讲,就是以博返约,博中有约,约中有博。”至今谈论起当年的求学路,林安梧仍感怀不已。

读书无友一定孤陋寡闻,林安梧最喜欢结交不同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欣喜于大家的意见能够求异存同。这种自由开放的治学精神自那时起便成为了一种习惯。

“对于中国哲学研究,除了获益于对经典的深入理解,最重要的当属其社会哲学的训练、历史哲学的训练和哲学与人类学的训练。”林安梧坦言,正是这些缜密的训练实践带引他在研究中国哲学时有不同的想法。

可以说,林安梧先生探究国学的独特经历为时下更多喜好国学的人士提供了经典范本。

读经典,悟新义

19 9 0年,林安梧第一次來到大陆。当时,国学研究还仅仅存在于大学校园里。20多年过去了,如今“国学热”已经席卷大陆社会各阶层。对此,林先生既欣慰又不无忧虑:“其实国学并没有断,它的智慧在民间一直有传续。我们今天去学它,是有本有源。现在,国学在大陆已经非常热了,但扎根的工作还要正视。”

林安梧认为,“国学热”,重在“学”。学者,觉也。学不仅是知识的传达,更是一种唤醒,唤醒我们生命里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其实就是对天地、对父母、对圣贤的基本态度,还有上下长幼尊卑的次序。“国学热”不能只成为研究上的热,学术上的热,更不能变成一种时尚,而成为商品的附庸。因此,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要强调求实而非务虚。

1957年出生的林安梧先生,浸淫国学50多年,身上有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气质。谈起多年来奔走海峡两岸倡导国学学习的经历,林先生无限感慨:“内心最希望的就是中国国学有所传承。”

对于学习国学,林先生的建议是,儿童要读经,青年人要讲习经典,成年人要研究经典。而学习国学必须要读原典,有些篇章要通篇背诵,而不可断章取义。“经典是一个生活世界,你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投放到孔子所在的那个世界去感知,这样你对他的精神样貌才会有所了解,才能让古典话语与现代生活接轨,才能从内心感受到经典的亲切。”面对山东大学儒学院学生的慕名求访,林安梧毫无保留,悉心传授。

而对许多人提出的“学习国学到底有什么实用性?”林先生讲了自己的观点:“实用有很多类型,我觉得‘安身立命最为重要。读一些经典让你在遇到问题时,不会那么心烦,让生命可以稳得住。现代人最严重的问题是身心的问题,‘安身立命是一种身心泰然的心态,当你把自己置于天地,让一切事物共生、共长、共存、共荣,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

林安梧的恩师牟宗三先生是山东栖霞人,自然而然使得林先生对山东多了份亲近之情。“齐鲁大地是圣贤之乡,山东大学文史见长,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弘扬儒家传统,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大师之言,绕梁三日”,在林先生平和而深邃的讲解中,可深刻感受到传统国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其对于传统国学的热爱及对传承传统国学的殷殷期待。

猜你喜欢

林先生儒学国学
邻居林先生
邻居林先生
“垂”改成“掉”,好不好?
儒学交流在路上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邂逅西泠名家倪伟林先生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