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丢掉传统文化 就割断了中华民族精神命脉

2014-11-21李荣胜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李荣胜

世界上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是伴随着这个民族共同产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同时,这种传统文化又滋润和涵养了这个民族,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不例外。

有6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世界6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正是这个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文明,积淀了无比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流传到今天的中国哲学的源头《易经》中,从中国最早的书籍《尚书》中,从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诗经》中,从中国最早规范人类行为准则的《礼记》中,从世界第一本编年体史书《春秋》中,都能找到我们的祖先第一次结集的思维方法、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这五部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根,是诸子百家思想的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根脉。这五部经典,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文明记录,比全世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大宗教文明早了好几个世纪。

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可以这样说,中华文明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与自信的文明。

由文明积淀成文化,总是要经历坎坷、曲折,甚至付出代价。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公元前4世纪,秦国依照法家思想变法革新,兴盛强大,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强大的秦帝国,开启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坐了天下的秦始皇,仍然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治国方略,致使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仅仅存在了17年。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汉承秦制,唯一彻底改变的是废弃法家治国方略,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使儒家思想成为了社会主流文化。

汉武帝的这一改变,不仅成就了汉朝天下400余年,而且使儒家思想成为了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尽管“独尊儒术”有些“霸道”,但将一种文明(儒学文明)打造成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并加以大力推行,其勇气和智慧是值得永世钦敬的。我们可以认定,是汉武帝和他的政治精英们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流文化;但从2000多年的历史来考查,我们更愿意认定,是中华民族选择了儒家思想,使之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这是中华民族最具智慧的一次选择。正是这次选择,造就了中华民族凝聚数千年而不散的大统一。尽管其间有三次共计500多年的大分裂,但最终仍归于统一。儒家“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正是这次选择,致使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展,成为世界古代史中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直至清朝康乾盛世,按英国传教士的统计,当时国民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50%。正是这次选择,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性格。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仁、义、礼、智、信,让中国历代人民讲仁爱、重民本、遵礼仪、守诚信、崇正义、修智慧、尚和合、求大同、厚德載物、自强不息,使世界各国无不认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人都能触摸到生活的富裕与繁荣之时,当全世界都在瞩目中国的发展与强盛之时,我们的身边却不断曝光出巨贪官员、无良企业家、假冒伪劣产品、坑蒙拐骗案件,这样毫无道德底线的现象,令人痛心,令人揪心。

诚然,今天我们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同样,今天人们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伦理道德的每况愈下,也是古人无法想象的。

面对这些令古人无法想象的人心与道德的毁坏,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法律可以让人不敢干坏事;制度可以让人不能干坏事;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意干坏事。这个文化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如果说,法律是靠震慑和公正让人不敢干坏事;制度是靠严密和执行力让人不能干坏事;那么,文化就是靠敬畏和信仰让人不愿意干坏事。对于道德和良心的唤醒与构建,就是要靠文化去修复、去浸润。

博大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净化人灵魂的廉耻之道,也有规范人言行的礼义之道,还有提升人品性的诚信之道。当人们都不愿意干坏事时,社会就风清气正了。我们强调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十分重要,但它们不可能替代文化对心灵的净化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是与法律、制度同等重要的治国重器。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治理国家的必然选择。

有人统计,全世界60亿人口时,有15亿人没有宗教信仰,其中13亿多在中国。宗教是干什么的呢?大家知道,宗教是人类的一种文明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净化人的灵魂,忏悔人的罪过,让人的灵魂有一种敬畏,有一个归宿。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也好,不发达的也好,除了用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之外,都在用宗教净化人的灵魂。一位西方哲学家说: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那么,几千年的中国社会靠什么净化人的灵魂呢?几千年来的中国人靠什么让灵魂有一个归宿的呢?靠的是文化,靠的是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方面,是因为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早已融入了佛教文化(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和道教文化(公元2世纪创立)。到公元7世纪,已经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和本土宗教的道教,获得唐王朝官方认可。从此,佛教和道教以文化的形式,与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在相互激荡中融合、共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另一方面,虽然在中国社会中修佛修道的出家人只占极少数,但佛教、道教作为文化,却和儒家文化一道流入了民间,流入了中国亿万老百姓的心中,形成了一种民间文化信仰。人民把内心深处的期冀、敬畏与信仰都寄托在文化之中,寄托在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甚至这种寄托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民间信仰文化。

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俚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白天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叫门”,“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处事讲良心,为人念祖宗”,“佛祖保佑好心人”,“蒼天有眼,苍天作证”等,就是这种民间信仰文化的最好例证。这种民间信仰文化,已经在中国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可以这样说,文化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命脉,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开国领袖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对于中国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分开来。”(《毛泽东文集·8卷》)这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精准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继承了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看到了中国的基本国情,也看到了开放引进带进的资本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甚至是违背人类良知的坏东西在中国泛滥,更看到了今天中国社会弥漫的那种浮躁、那种焦虑、那种喧嚣、那种没有道德底线的种种现象,并十分及时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主席又一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明面。”

习近平主席所讲的话是何等的振聋发聩啊!他是在号召我们,要用今天的智慧区分封建主义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从而发掘出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东西,用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我们今天的价值体系和信仰,构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独立文化意义上的复兴,没有参照系可以追随,没有榜样可以模仿,只能孜孜以求地自我探索。所谓独立文化,就是要求我们从自己积淀了6000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最闪光、最常青的营养,成为复兴的指南、复兴的动力、复兴的助力,绝不能简单地追随、模仿西方的东西。任何简单化的追随与模仿,都将给中华民族复兴造成不可预见的曲折。然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中华民族的强盛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有6000年的文化底蕴,而6000年的中华文明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文明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请文明演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漫说文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