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账户视角的大学生激励心理研究

2014-11-21沈博文万伦来

华东经济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账户问卷心理

沈博文,万伦来

(1.南京大学 工程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合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1985年,Thaler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Kahneman等(Kahneman和Tversky,1979)的“前景理论”启发,将其中的价值函数引入到人们行为心理计量运算过程,建立了著名的心理账户理论体系。Thaler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人们通常并不是按照理性经济人行为决策,而是按照非理性的情感偏好选择参照点、规避损失、主观感受递减等法则对个人支付进行分类、管理和估价[1]。目前,Thaler的心理账户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例如,金荣学等(2010)研究发现基金投资决策并非依赖于自身的当前收益,而是依赖于持仓调整后市场平均收益,这一结果与前景理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相符,而并非完全是羊群效应导致的[2]。陈庭强等(2012)基于心理账户交互作用的视用,构建了证券投资组合风险度量模型证明投资者心理账户之间的替代性过强或过弱,均会使得投资组合的风险性增强[3]。刘涛(2010)研究证实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和运算规则均对大学生消费决策有深刻的影响,家长、高校和社会必须要对大学生这一心理账户特征有深刻的认识[4]。贺伟等(2011)则运用心理账户的理论构建了员工薪酬的心理账户结构模型,验证说明了在工资、奖金、法定社保和企业自主福利四类薪酬心理账户中,员工对企业自主福利的心理折扣最大[5]。孙祺章等(2009)则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200多名大学生为样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账户系统呈现出“5-7-4”分类结构心理模型[6],这一发现再次证实了李爱梅等(2007)研究发现的中国普通人心理账户结构的广泛适用性[7]。

综上所述,在Thaler心理账户理论的指导下,有关心理账户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受此启发将从我国大学生激励的现状出发,基于心理账户视角深刻揭示当代大学生对学校采取不同激励措施的心理作用机制。事实上,大学生激励是一项涉及教育经济管理、社会心理学、思想教育等众多领域的系统管理工程。为培养创新学习型人才,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都在千方百计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自主发奋学习,如设立奖学金、提拔学生干部、授予荣誉称号、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教育经济管理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能够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学习倦怠,增强自主学习主动性,是我国大学生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8-10]。因此,突破传统教育管理理论,基于心理账户视角探究当代大学生激励心理机制,是教育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开发与数据收集

当前我国大学生激励可归纳为直接、间接激励两大类因素。直接激励主要包括奖学金、提拔干部、授予荣誉和惩罚制度等,是反映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的第一个层面;间接激励主要包括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师素质、举办讲座报告会、营造学术氛围、加强心理辅导、建立实习基地、提供就业指导等,是反映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的第二个层面。

按照心理账户理论,大学生学习决策行为往往会偏离“理性经济人”的心理认知定律,对学校各种激励措施会根据性质特征不同在内心世界进行分类、评估和编码,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账户内隐结构,从而影响高等学校大学生激励管理的绩效。这说明大学生在内心里会对学校不同激励进行主观评价、分类编码,即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结构与其对学校各种激励的主观感知(心理认同度)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运用“李克特5点量表”把大学生对学校不同激励的主观感知分为5个等级[11],即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不能确定、比较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1、2、3、4、5,即得分较低的主观感知(心理认同度)较高。为保证样本数据全面真实,首先,通过对大学生的实地访谈,得到学校有关激励措施指标因素共16项,据此形成了预调查问卷(开放式);其次,选择在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等进行预调查,随机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约55.3%;再次,经过分析整理和汇总筛选,按照重要性、可控性和适用性原则,确定了11项激励因素为正式待检验对象,并形成正式问卷;最后,选取江苏、安徽两省14所高校为实验样本,发放纸质及电子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3份,有效率约为74.1%。被试大学生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及管理学的比例分布为:3%、10%、11%、6%、7%、4%、18%、22%、1%、11%、1%、6%;其中男生占49.4%,女生占50.6%;来自农村的人数比例为58.6%,比来自城市的41.4%高。表1是这14所高校大学生激励心理认同度问卷调查统计信息,其中奖学金的主观感知度最高(1.92),介于完全同意与比较同意之间;心理辅导的主观感知度最低(2.78),介于比较同意与不能确定之间。从整体来看,各指标的主观感知度大多介于2~3,即处于同意和不能确定之间。

表1 大学生激励心理感知(心理认同度)问卷调查统计

(二)模型选择及数据预处理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特征。这是因为主成分分析不仅能对多个考查因素进行降维,而且还能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12],而这正与本文探究大学生如何对学校各激励进行估价计量、分类编码等心理账户特征研究目标相吻合。此外,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一般要先对有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及相关性检验(即数据预处理),故本文对相关因素数据进行处理,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Anti-image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的MSA值均大于0.8,这说明相关矩阵中各个考查因素相关性显著,不需要进行剔除。

表2 大学生激励因素Anti-image矩阵

三、实证分析

(一)问卷信度检验

为进一步确定本文关于大学生激励心理问卷调查取得数据信息客观可靠,能用于进行主成分分析,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问卷信度检验,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表3可知,本文问卷信度系数为0.837,高于0.8,这说明本文问卷整体信度较高,可以直接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3 可靠性统计量

(二)心理账户特征分析

为了把握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基本特征,本文对问卷调查取得的统计量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得到关于大学生激励因素解释的总方差和成分矩阵如表4、表5所示。由表4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38.926%,是最重要的主成分,后面三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0.894%、13.715%、9.365%,且这四个主成分反映指标信息总量的82.901%,累计贡献率已经超过80%,因此可选取这四个主成分作为量度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的综合指标。

表4 大学生激励因素解释的总方差

表5 大学生激励因素成分矩阵a,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大学生对学校各种激励的心理维度,本文进一步根据表4、表5相关数据得到4个主成分函数F1、F2、F3、F4的表达式分别如(1)式、(2)式、(3)式和(4)式所示。综观这4个主成分函数可知,心理咨询X4、换届选举X8、学生实习X9、就业指导X10、惩罚激励X11在F1上载荷较大,因此F1可视为X4、X8、X9、X10、X11的综合指标;教师素质X5、荣誉称号X6、奖学金X7在F2上载荷较大,因此F2可视为X5、X6、X7的综合指标;学术氛围X2、讲座与报告会X3在F3上载荷较大,因此F3可视为X2、X3的综合指标;硬件设施X1在F4上载荷较大,因此F4可视为X1的综合指标。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心理账户具有分别以成分F1、F2、F3、F4为代表的显著的四维结构特征。

根据以上4个表达式,本文进一步可得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模型如(5)式所示。观察(5)式中的X1、X2、X3、X4、X5、X6、X7、X8、X9、X10、X11前的系数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学校不同激励的心理认同度由高到低的结果是:X7、X5、X6、X9、X8、X1、X2、X11、X4、X3、X10,这说明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层次性特征,即设立奖学金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等对大学生的学习激励作用较大,而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心理辅导等对大学生的学习激励作用相对较小。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综述有关心理账户研究理论基础上,揭示了当代大学生直接、间接激励的心理账户结构,并根据问卷调查资料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大学生对学校不同激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四维心理账户,即以心理辅导、提拔干部、课外实习、就业指导、惩罚激励为第一维度;以提高教师素质、授予荣誉称号、设立奖学金为第二维度;以营造学术氛围、举办讲座和报告会为第三维度;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为第四维度。另一方面,这四维激励心理账户中的各因素交互融合,共同作用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激励,并呈现出显著的层次性特征,其中设立奖学金、提高教师素质、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对大学生的学习激励作用较大,而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学习激励作用相对较小。

本文不仅在理论上总结出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结构,分析了学校不同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实证检验了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的基本特征,这对高校如何提高大学生激励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①导入心理账户原理,改变激励传统观念。本文研究证实,虽然我国当代大学生对奖学金心理偏好最高,但是对诸如提高教师素质、授予荣誉称号、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学习激励的心理认同度也极高,这正如心理账户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我国大学生也具有偏离“理性经济人”的偏好。因此,高校不能只注重金钱奖励,还要注重从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加大精神鼓励等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②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多种措施协同作用。本文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四个维度的11个影响因子均对大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显然单一措施很难激励大学生学习意志,因此必须健全大学生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激励形式,努力提高激励效率。③注重激励因子差异性,努力提高激励实效。大学生激励心理账户的显著层次性特征事实告诉我们,不同激励措施的作用大小并不一样,奖学金制度、提高教师素质、授予荣誉称号、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较大,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强化这几种激励措施,努力改进激励效率。

[1]Thaler R.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J].Marketing Science,1985,4(3):199-214.

[2]金荣学,解洪涛,张晴.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对心理账户的门限效应[J].经济管理,2010,32(8):123-130.

[3]陈庭强,郑坤法,何建敏.心理账户交互作用下证券投资组合风险度量模型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60-63.

[4]刘涛.基于心理账户视角的大学生消费决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3-96.

[5]贺伟,龙立荣,赵海霞.员工心理账户视角的薪酬心理折扣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1)99-108.

[6]孙祺章,张绮琪,汤晓文,等.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心理账户内隐结构模型建构[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55-62.

[7]李爱梅,凌文栓,方俐洛,等.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J].心理学报,2007,39(4):706-714.

[8]戴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的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7):81-84.

[9]杨春霞.浅议大学生成长的激励措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0):62-64.

[10]马文革,严福平.基于胜任能力的辅导员管理机制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4(2):119-122.

[11]亓莱滨.李克特量表的统计学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J].山东科学,2006,19(2):18-23.

[12]张永锋,胡蓉.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3):362-365.

猜你喜欢

账户问卷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