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视媒体传承弘扬淮剧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思考
2014-11-21王艺之
■王艺之
运用电视媒体传承弘扬淮剧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思考
■王艺之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对保护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改革方向、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我们江苏的淮剧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盐城又是淮剧的发源地。目前全国计有13家专业淮剧团。其中盐城就有6家,江苏省淮剧团就设在盐城。盐城的淮剧票友和淮剧爱好者遍及城市和镇村,一般中老年人都能唱几段淮剧。然而,不少青年人却对淮剧不怎么感兴趣,少年儿童学唱淮剧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如何传承这一璀璨的文化遗产?盐城的文化主管部门一直在思考、努力,党委政府也尽力支持。2011年还拨专款建成并开放“中国淮剧博物馆”。近几年,每年都拨款组织淮剧创作、淮剧调演、会演。本人在电视媒体从事多年文艺节目创作、生产工作,对保护、传承、弘扬淮剧艺术做了大量工作。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感悟:
一.以栏目为载体,做淮剧文化传承的推动者
2010年至2011年,我在盐城广播电视台电视三套文艺部担任制片人,我根据领导要求和群众需求,创办了一个大型综艺电视栏目《唱响淮剧》,旨在发动群众演唱淮剧、学唱淮剧、推广淮剧。这个综艺栏目连续创办两年,至2011年底,共计创办100档。每档40分钟,每档有4~10名淮剧票友参加。计生产节目4000分钟,约800名淮剧票友和淮剧爱好者参加敬献淮剧技艺和学习唱、做、念、打。其间还组织10余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行当、角色的淮剧演唱比赛,组织10多次淮剧名伶名旦现场表演传授文武生旦表演技巧,讲述各种淮剧流派的演唱风格。市委市政府无偿提供坐落在盐镇水街的“漂舟戏苑”,供《唱响淮剧》栏目组举办各种活动。这个栏目2012年被江苏省广电局、江苏省广播电视协会评为2011年度江苏电视文艺节目一等奖,其中还有《四朵梅花唱盐城》《票友送戏到渔村》等获得省级电视文艺节目二、三等奖。2011年、2012年《唱响淮剧》栏目的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一直在持续攀升,到2012年底收视率升至9%,市场占有份额达17%,创下了本台自办栏(节)目收视率最高的奇迹。这足以说明,植根于盐城沃土的淮剧是广受群众欢迎的。300余场的首播和复播,对传承、推广、弘扬淮剧文化遗产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盐城城乡的父老乡亲,还会在各种场合传唱《卖油条》《白蛇传》《玉杯缘》《牙痕记》《打碗记》《奇婚记》《女审》《三女抢板》等淮剧唱段。票友朱仕兰、许正干、许明霞、孙如标、张萍、李玉花、潘启堂、曹阳等,还经常来台走进广播直播室为全市听众献唱淮剧。更令人惊喜的是市区日月路小学有一批淮剧童星还在许多节庆活动和私人婚宴寿宴中演唱淮剧唱段助兴。可见,以电视栏(节)目普及淮剧、传唱淮剧既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电视媒体提升美誉度和传播力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以活动为抓手,做淮剧文化传承的实践者
2010年至2014年五月,我牵头策划、组织、编导了四次大型淮剧文化传承弘扬活动,在盐城地区乃至苏北地区、上海市区产生了非凡影响。这四次活动分别是:
1.淮剧是江淮的风,淮剧是平原的水。淮剧,早已化作独特的文化因子,流淌在江淮人民的血脉里。2008年,对于所有淮剧艺术工作者和热爱淮剧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淮剧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彼时淮剧的传承发展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是县乡剧场逐渐消失,粉墨登场场已不在;二是“文化下乡”不及时不普遍,只在每年过春节时用“文化大篷车”跑几个偏远、贫困的乡村,大多群众还是看不到正规剧团演出;三是淮剧专业文艺团体不少息演,演出人员断代,青黄不接。老演员长期不练功,技能下降。创办50多年的艺校被砍,小演员无处培养;四是年轻人爱上网、喜街舞,盲目追风,对淮剧不感兴趣;五是传承、培育、扶持淮剧经费缺乏,演员工资难发,文化主管部门光着急,无办法,只好年年组织创作、会演,但所演节目虽能获大奖,但就是不能走向市场,所创所编所演节目,演一场,亏一场,最后只好息演。政府花钱购买文化服务,也只能满足少数人过戏瘾,大多数群众平时看不到淮剧演出。这时,我利用电视媒体普及千家万户的优势,于2009年策划、组织中国盐城“首届淮剧大典”,亲自去上海,采访了淮剧名角筱文艳,到医院看望淮剧传承人马秀英,并邀请马老师献演。此后又去泰州、淮安、宝应、金湖和盐城的滨海、阜宁、射阳、建湖、盐都和上海市淮剧团,请来淮剧名家名角,精心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淮剧大典》。当时一下子震撼了盐城,演出时一票难求,市领导十分高兴,文化部门也惊叹“电视传播效应实在惊人”。这台节目后来也在省里获得省级政府奖一等奖。
2.2010年12月,盐城广播电视台联合江苏省淮剧艺术研究会倾力打造,2010《唱响淮剧》—“我演牙痕记”专场。以“戏迷票友当主角,专业演员跑龙套”的口号,总领活动,颠覆了传统淮剧舞台的演员结构,整场活动的乐队、龙套、剧务等都以江苏省淮剧团专业演职人员为班底,安寿保、王金龙等七个主要角色都由戏迷票友扮演,此举极大地调动了淮剧爱好者的积极性,并在淮剧发源地的盐城形成了“淮剧大家唱”的浓烈氛围。节目邀请了淮剧《牙痕记》第一代顾凤英的扮演者,淮剧国家级传承人年近80岁的马秀英老师,现场点评互动,并邀请了盐城市剧目工作室徐新华主任从戏曲的文化影响力方面做深入的剖析,以聊天,看戏的形式串联起“庙堂卖子”、“车棚产子”、“庙堂会子”、“金殿认子”等传统淮剧《牙痕记》的经典场次、经典唱段。此项活动当时报名的淮剧票友和淮剧爱好者有150人,最后遴选7人参加主演。本次活动在淮剧界和广大戏迷中产生强烈反响,被公认为淮剧历史上具有时代巅峰意义的又一空前盛事,晚会实况在盐城第三届广电文化周期间播出。在盐城全市产生强烈反响,录制节目报到江苏省广电局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协会参加2010年底江苏电视文艺节目评选,也获得了政府一等奖。
3.2011年中国淮剧博物馆在盐城落成,淮剧博物馆开馆仪式专场晚会如同一座动态博物馆,跟淮剧博物馆交相辉映。晚会进行整体规划,包括《史河踏浪》《淮腔淮韵》《名家名段》《淮韵长流》《梅花飘香》《经典魅力》等环节,艺术地反映淮剧的发源、发展和历史变革。打造了一台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相匹配的、可以长久保留的名片式的经典晚会。
这台晚会,全国13个淮剧团名家名流云集,淮剧名剧名段荟萃,利用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的舞台优势,调动一切现代化艺术手段,从音乐表现形式到舞台美术、灯光等进行全面创新,节目内容及晚会主持词进行整体规划、有机串联。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此后送到省里参加电视文艺节目评选。再度获得了江苏省电视文艺节目一等奖。淮剧名家唱段通过电视整合传播,让淮剧这门古老的地方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展示出经久不衰的魅力。
4.时和岁丰,斗转星移。2014年是建国65周年,又是省以下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年。征得台领导同意,于4月份开始策划、运筹,于2014年5月9日组织了一场淮剧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百年淮剧——2014名家典藏演唱会》。全国13家淮剧院团名家名角,包括梅花奖、白玉兰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及国家一级演员、二级演员共53人齐聚盐城,首次联袂包装重排演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戏剧家协会,江苏戏剧家协会倾情支助,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特派编导、专家、主持人助力。开场序曲后,晚会分《迁移》《大红花》《翻身》三部加《百年辉煌》尾声,采取各剧团抽名家名角重组重排的方式,集体演唱与个人主场相结合,表演了《探寒窑》《莲花庵》《琵琶寿》《牙痕记》《金龙与蜉蝣》《团圆之后》《海港》《祥林嫂》等典藏名曲名段,我台全媒体同步直播,第二天、第三天接连复播。全市数百万人看后家传户颂、街谈巷议。许多人都用手机录音录像,不厌其烦地品味、欣赏,这对淮剧文化遗产传承、普及确实起到了史无前例的极大推动作用。
三.广播电视媒体传承弘扬淮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着力创建本土品牌
“本土化定位、差异化竞争、品牌化发展”,是我们盐城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发展方略。纵观各地地方电视媒体的节目特色,大多也崇尚“本土化”发展战略。强化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宣传,更应该植根于“土”,依赖于“民”,侧重于“推”,着力于“引”,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树品牌,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
1.要坚持,要能扬善弃陋,以先进性为“准绳”。从发展的趋势看,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是民族的、本土的文化越是容易走向世界。但起源于“香火戏”,“门叹词”的淮剧也有些作品太俗、太悲、太苦,节奏缓慢,不太适应年轻人的欣赏口味。有些唱段唱词也有消极、负面影响。我们传承、弘扬时要与时俱进,不要把消极落后的东西也搬上荧屏,以免发生导向性错误。电视外宣更要严格把关,防止被意识形态不同的和亡我之心不死的某些东西方国家抓到口实,带来麻烦。
2.要坚持选好由头,以人文精神为“向导”。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本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在一个地方,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当地党委政府提出要发扬光大的精神。像我们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盐城精神”是“艰苦奋斗、创新就业、团结拼搏、进位争先”。这种精神是总结历代盐城杰出人物提炼出来的。我们电视媒体在传承传播淮剧文化时一定要选准选好由头,把握好切入点。把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中蕴藏的有益价值挖掘出来,努力与弘扬当地的人文精神相联系,从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切入,使节目增彩添色,使新编新创新演的淮剧深入人心,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3.要坚持体现原味,以真实性为“根本”。宣传报道淮剧文化遗产的各项内容是要经常下基层吃大苦、耐大劳的,有许多淮剧文化遗产的传人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状况有好有丑,有的采访交流还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采编人员一定要有耐心、要忠实记录、精心编排取舍,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有风貌。切忌不要人为拔高,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要“靠”想象,移花接木,闹出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的笑话,要始终坚持报道的原创性和真实性。
4.要坚持表现手法的创新,以可视性为“坐标”。在宣传报道中保持传统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决不意味否定表现手法的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同时又是传统文化遗产节目亮点和卖点的关键所在。现代媒体竞争激烈,广大受众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电视节目选择性很强。因此,做任何电视节目,都要讲求好看、耐看,注意提高节目的可视性。淮剧传统文化遗产类题材,因传承历史悠久,当地受众早有耳闻目睹,新鲜感优势不强,就更要以创新来增加卖点。淮剧曲调、唱词的创新尤为重要,我们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在“走基层”中多跑民间社团,多访淮剧票友和淮剧爱好者,多征求民间文艺家意见,多向受众传递淮剧传承、保护、发展的正能量,不断改进、提高,吸引更多的民众喜欢淮剧,热爱淮剧、传唱淮剧,推动淮剧文化全面繁荣、淮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