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杂技艺术的观赏性
2014-11-21裴萍
■裴萍
努力提高杂技艺术的观赏性
■裴萍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杂技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已不满足于一般的舞台上经常看到的诸如跌打翻滚展示所谓杂技的硬功夫,而更多希望在现今舞台上能有众多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既能让人叹为观止、又达到赏心悦目的优秀节目,从而更加满足其艺术审美需求,提升文化的幸福指数。为此在近年来杂技节目的编排中,我们在总体把握杂技主体艺术元素的基础上,注重突出技能、力求创新,注重内涵、综合包装,力求提升节目的整体水准,使杂技演出走上一条符合市场规律、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艺术之花。
在创意上力求突破
传统杂技演出大多是手技、蹬技、顶技、踩技、车技、武术、爬杆等诸方面的艺术节目,一般的演员都具备多年的童子功。有些小演员从几岁就已开始接受专门训练,演出的绝活也是历经千百次打磨,他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如何利用演员的功底,在节目上有所突破,尽可能的不落俗套,标新立异,这就对我们搞杂技编导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我根据团里现有演员的条件,编排了空中表演的《兄妹接花》,应该说这类节目早已有成功套路,我们常看到的是在吊环上表演。我们的节目则需在一根飘舞的绸带上完成,这无疑增强了表演的难度。当绸带从天幕上吊下,2名男女演员利用手托、空接、高翻、含花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将节目以全新造型演绎,突出了人物造型的变幻与体形展示,从而丰富了传统表演的内容,此节目2011年参加了省专场杂技节表演时获得了二等奖。同时我们还对团里的现有节目,借鉴歌舞艺术的创作方法进行整合编排,力求在每个节目中突出一个艺术亮点,从而增强了杂技节目的观赏性。
在编排上注重内涵
杂技节目常被看作是演员纯技巧技能的展示,其实无论是演员的身上功夫、舞台节目的编排,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样节目才有生命力。我县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境内有众多优美的故事传说,还有一批非遗项目。牛歌就是我县特有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牛歌流淌着的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它伴随着世代农民生生不息的抗争,释放着广大劳苦人民的豪放心声;它记载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它是水乡人民不屈不挠精神意志的最好释放。2013年在举行的全国牛歌大赛上,为配合这一活动,我们团就根据非遗项目乡土牛歌创作了杂技新编《水乡牛歌》参加演出。通过10多名小杂技演员牵着老牛,在牛背上翻滚嬉闹,单手直立,支撑牛角,倒立悬转等一系列动作造型,形象生动地将水乡牧童热爱家园,与水牛亲切相伴的真情实感,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友好相处的情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表演中,当一名扮演牛童的小演员吹响的乡土小调口哨旋律响起,更为节目增添了别样的情趣。该节目受到来自全国、省众多专家的好评,获得特等奖。牛歌文化通过与杂技艺术的有机结合,让舞台展现更接地气,也增强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可看性。
在呈现上全新包装
舞台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一名杂技编导,心中要装着整个舞台,要努力去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使上演的节目做到好看、好玩,力求思相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结合。为使舞台节目更能适应时代需求,在节目的呈现上需要进行全新的包装,充分发挥艺术的综合效应。这一点在我编导的《快乐的小伙伴》中有深切的体会。道具接龙是杂技一个传统的套路段子,为了使《快乐的小伙伴》这一节目出新,我首先在表演程式上求变,让20名小演员穿一式的喇叭裤,头戴黑礼帽,让这个看似有点不伦不类,又充满幽默可笑的节目增强了喜剧效果。同时节选了一段爵士风味的音乐旋律,这样的包装让人耳目一新,很符合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每次演出都受到观众的好评。我团有10多名年轻的女演员,为在舞台上呈现新的看点,我们创作了杂技舞蹈《鹤鸣春晓》。节目以我市广袤的湿地滩涂国家一类珍禽丹顶鹤为原型进行打造。为提升节目的含金量,我们对节目进行新的包装。一是以仙鹤的造型制作服装。利用杂技演员的跳跃、翻滚、跌叉、腾空等技能,通过拟人化的表演赋予丹顶鹤新的生命;二是在音乐上借鉴《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旋律,以唤起人们的思念,在旋律的变奏中突出仙鹤的轻盈悠闲、淡雅空灵的心性,同时又展示其傲击长空、引吭高歌的洒脱与豪放的勃勃英姿,让仙鹤的形象更趋伟岸与挺拔;三是在动作编排上发挥杂技演员的特殊潜能,其筛选提炼的特定舞蹈动作增强丹顶鹤立体呈现的可视性,加上舞台灯光布景的渲染与综合音响效果的包装,让该节目取得一定舞台效果。在前年举行的全市丹顶鹤艺术节上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海内外客商倍感温馨。
注重艺术的内涵,提升节目的观赏性,让杂技节目更能贴近观众,贴近市场,减少观众长期以来在观看杂技节目中往往因动作单一所带来的的审美疲劳,让我们的舞台更加异彩缤纷,春色满园,也是我们杂技编导工作者追寻的艺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