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文艺发展新格局试探
2014-11-21曹向东
■曹向东
双轮驱动:文艺发展新格局试探
■曹向东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文艺发展何去何从?一方面,必须适应并跟上改革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并顺应文艺发展的规律。这是一个文艺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奠定文艺未来发展新格局的问题。未来文艺格局如何?有哪些新的趋势?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这个格局和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下面,细述之。
一.事业与产业两分法的改革,深刻影响文艺新格局之形成和发展
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文化,这是文化领域改革的基本思路。这个二分法改革深刻影响并改变着文艺格局。除了国家直属部分文艺院团和军队文艺院团正在精简和保留外,一大批作为文艺事业单位的地方文艺院团纷纷转制改企,文艺院团的追求也发生深刻变化。原来,作为事业单位,文艺院团可以以政府为依托,主要抓创作,争取更多精品力作,出人出戏出奖项。之余,再去走市场、赚外快,保持并改善文艺院团生存和生活。转企改制后,两者发生本质变化。走市场成第一位,拿奖项为次要。这个根本的变化,使文艺院团进入转型发展期,其特点:一是由以前的以政府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二是由以前的以奖项以精品为中心转向以演出以效益为中心。这个转变必然使文艺发展出现新的格局,部分未改制转企的国有事业性质文艺院团(包括部分军队文艺院团)重在抓创作,但山雨欲来,也开始尝试如何适应市场。已经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全力走向市场,同时也不甘放弃原来出人出戏的原则,想在走向市场的同时多少坚守原有的一些追求。这种分化组合,使得未改制转企的国有事业性质部分 “国家队”及地方部门文艺院团及其艺术家逐渐承担了创作精品力作的任务,其它转企改制院团及其艺术家逐渐走向市场,承担了向基层演出的主要任务。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竞争的展开,一批没有实力的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的文艺院团将逐渐消失,而另一批在市场中站稳的文艺院团将逐渐缓过劲来,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因此,市场将成为转企改制文艺院团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么生存,要么死亡,在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文艺院团的发展将以新的方式展开。其实,事业与产业的二分法改革,不仅对文艺院团及其艺术家们的发展带来革命性影响,对于其它艺术门类同样如此。纯艺术创作越来越集中于部分艺术院校、军队文艺院团、国家事业性文艺院团,其它的都要迎接市场的正面冲击和挑战,适者生存,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更何况,市场也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市场。
二.市场的转型将迫使文艺发展格局再度转型
以往,文化市场事实上存在三种市场:即“庆典型”文化市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市场;纯商业的文化市场。随着“三公”经费的压缩,庆典活动逐步消亡,第一种所谓“庆典型”文化市场未来将逐步消失。第二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市场,其进入市场的方式将发生转折,及通过委托第三方竞买采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进行,即类似建设工程招投标的竞争方式进行,这与第三种纯商业市场选择文艺产品的性质是一致的。均以又好又低价,又受观众欢迎为前提,以往被“庆典”提高的价格,必须回归到市场本身的价格,这与高端白酒价格回归的道理是一致的。这个回归,将使文艺发展格局又产生转型,即从“庆典型”为领导和“庆典”组织者满意回归到为市场和市场中的观众满意。凡是观众满意,价廉物美的就是市场需要的。于是,文艺不得不调整发展之路:一是要尽可能多占市场份额,二是要细分市场,更多地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一份。残酷的竞争促使文艺发展不得不向纯粹市场靠拢,有些悲壮,但别无选择。迈向纯粹商业的市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艺大调整的过程,本质上是市场左右文艺格局分化的转型的过程。即使是部分未改制转企的国有事业性质文艺院团(包括部分军队文艺院团),其实在“主页”外也得经常走一走市场,同样也受这个转型了的市场的影响。
三.由雅向俗,文艺格局无法抗拒的变迁
在并不以市场为中心的时代,文艺院团及其艺术家仰仗政府财政支持,可以自顾自地创作和演出。这种“活着”的方式可以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创作者以自己的创作为中心,文艺院团以自身团体为中心,并不太在乎读者观众的需求,不太在乎市场的需求,其实更在乎创作的水准、高度和专业程度。因此,作品多能显得专业、高雅甚至严肃。有的作品,甚至不考虑观众能否看懂。但是,在纯粹化市场的时代,一切都变了。一切都要以生存发展为中心,一切得适应市场,迎合市场,开拓市场。而市场是以观众为中心的,观众的文化水准,文艺习惯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切。于是,创作者必须时时考虑读者或观众,必须调整创作视线,要使作品更通于世俗的大众,即必须由雅向俗,如此方能立足市场、赢得市场。没有观众文化水准、文艺眼光的提升,创作者就无法超越市场一味去写高雅作品。因此,总体上由雅向俗,是文艺发展格局无奈的选择。由此,文艺格局悄然生变。
第一,那些在“事业”保障下的部分未改制转企的国有事业性质文艺院团 (包括部分军队文艺院团)及其艺术家们,仍然有人在坚持以创作者为中心的创作,他们要探索文艺,要表现表达自我,他们全然不顾世俗,独上高楼,具有先锋性质,试图进行艺术的超越—超越既有艺术、超越过往自我、超越市场常规,追求纯艺术、纯自我、纯审美。但是,他们又毕竟生活在当下世界,为图生存,他们也要有时“下海”玩一下市场。于是,他们一般都有两副笔墨。一副搞纯艺术,一副去闯市场,在雅俗之间,时左时右,如能两边沾光,活得倒也滋润。
第二,那些转企改制的文艺院团及其艺术家们在市场中艰难地探索艺术的生存、适应和发展。无可避免地,这个过程逼迫文艺在适应市场中走向俗化。他们无可奈何地向通俗靠拢,向读者观众靠拢。他们成为读者观众的代言人甚至娱乐人,要说观众想说的话,讲观众所爱听的故事,演观众喜欢看的节目,他们要娱乐观众,让观众开心。就像春节晚会一样,要让观众满意,要抓住观众眼球。但是他们也不至于完全沦为通俗文艺。毕竟,他们还在通俗基础上加进一些自我的东西,加进专业的纯艺术的一些表达和表现。这就是文艺由雅向俗的变迁。随着市场的日益发达,雅的会越来越少,俗的会越来越多。文艺格局由此雅俗日益分化。
四.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催生文艺格局向后现代国际化迈进
在发达国家,文艺其实进入后现代时期。其特点,诗化日益消亡,深度日益淡化,艺术日益扁平化。文艺格局也主要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所根本左右。市场既是魔鬼,使文艺有堕落的冲动;同时,市场又是天使,有可能使文艺凤凰涅磐。你可以诅咒市场,但你必须适应市场。市场催生了好莱坞,催生了太阳马戏团、催生了红磨坊、催生了百老汇,但的确文艺格局已经变了。这个变是必然,虽然痛苦,但终究要变。那么将怎么变呢?
第一,将有越来越多的文艺院团“下海”。改革的脚步声日紧。部分未改制转企的国有事业性质文艺院团(包括部分军队文艺院团),其实也在探索未来的生存发展之路。一旦国家布局好最终保留的文艺院团,那么其余文艺院团(包括部分军队文艺院团)就得精简或转制——这些文艺院团及其文艺家就得直面市场,就得学会在市场的大海中游泳。
第二,文艺成为有真实需求的文艺。文艺市场的真实需求最终决定文艺格局,没有需求就没有文艺。有多大需求就有多大文艺份额。如在流动人群多没有娱乐休闲的地方,大型实景演出就会应运而生。在老年人聚集之地,京剧、越剧等也不会完全消亡。一切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不以文艺自己意愿为转移。相比于以往,由于挤掉了需求的泡沫,需求因而变得更为真实。文艺格局,由此走向有真实需求的格局。
第三,文艺走向综合化。现代技术与文艺的融合,使文艺走向综合化,显得更能吸引人、更让人震撼。声、光、电的加入,舞美的变幻,道具、服装的运用,综合化后的艺术或表演显然更引人入胜,更受市场青睐。
第四,文艺与媒体日益打得火热。现代文艺,只有借助媒体的宣传包装,插上媒体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才能更快走向市场,走向观众。没有媒体参与的文艺,将会陷入孤芳自赏的窘境。文艺格局由此脱离古典式的矜持,日益走向社会,走进千家万户。
第五,文艺形式日益新奇化。市场需要新奇的文艺,这样才能刺激观众眼球。老一套,观众不会买账。于是,文艺形式追求新、奇、特,这又是一个变化。现代技术是新,老的民间文艺和遗产翻新后也是新。在新奇特的变化中,文艺更熟练地适应市场,满足市场。文艺格局由此越来越花样翻新,越来越现代或后现代。
第六,文艺越来越品牌化。文艺院团或文艺家个人,在市场中,品牌是十分关键的。树立品牌是取胜之道。一旦品牌在市场中认可,那么可以说这个院团和文艺家就生存无忧了。有品牌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效益,有效益就有生存。品牌就是力量。品牌就是活着的证明。因此,文艺开始打造自己的名字。院团的名字、工作室的名字,越响越好。金字招牌就是金饭碗。这个过程,是个适应市场、闯荡市场、赢得市场的过程。市场日益被品牌院团或艺术家所占领,文艺格局成为品牌支配的格局。当品牌院团和艺术家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就到了解决发展问题的时候了。他们借助品牌,无惧市场,尝试着在艺术中融入梦想,融入自我的表达、放进专业的呈现,将雅和俗进行巧妙的调和,于是,一种崭新的文艺诞生了,它没有媚俗,却有观众和市场;它赢得观众喜爱,却有自己的名字和个性的表现;它叫座,却又被叫好。这,也许是一个方向,是改革时代文艺格局的新趋势,这种趋势,虽如星星之火,但必然会成燎原之势。到那时,文艺将再次转身,文艺格局将再次重塑,文艺发展将再次重新出发,文艺将日益向国际化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