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
2014-11-21王芳
王芳
前不久,仪征市新城镇组织了一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晚会,小扬剧《婆媳情》讲述了一位好媳妇艰辛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的故事;小品《还是搬迁好》讲述了村民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过程中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三句半《给“四风”画像》形象鞭挞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音乐快板《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所有的演员都是群众,台下的观众也都是群众,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大家高兴的说:“看戏胜过听报告,台上讲的新道道,文明理念刻心中,一边鼓掌一边笑。”
一位哲学家说过,“形象大于思维”,这台晚会深刻了诠释这个道理。笔者长期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亲身体会到,对大多数农民而言,喜欢鲜活的形象,不喜欢抽象的道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做人的道理,小时候都是从戏曲中明白的,看了秦香莲,就懂得婚姻必须专一,看了白蛇传,知道不应该破坏别人的爱情……”
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国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行动中,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地播撒在每个农民的心田,笔者认为,“接地气”、“顺民意”的群众文艺是十分有效的形式,如前所说,农民喜欢看戏不喜欢听报告,锣鼓一响,男女老少全来了,如果正儿八经的通知开会,不发奖品或没有实惠,参加者难免寥寥无几。为什么“看戏胜过听报告呢”,笔者分析,有如下几个心理因素。
一.追求娱乐是人类的天性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寓教于乐是最高的教育境界”。人类有着追求娱乐的天性,今天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先民在娱乐过程中产生的,先有号子,后有音乐,先有民谣,后有诗歌,先有故事,后有小说……因此,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教育与娱乐并重,也就是陶行知讲的寓教于乐。
二.形象宣传有美学的感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再高明的理论家作报告,也不可能产生舞台呈现所带来的那种形色美、语言美、音乐美。没有美的感受,再好的理论也很难“入耳、入脑、入心”。事实上,今天的农民读报纸的很少,看电视的很多,为什么呢?就因为电视有种文字无法展示的美。文艺演出的效果类同与此。
三.艺术效果是情感的认同
但凡文化工作者,都喜欢强调艺术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所谓”艺术效果”,本质上就是受众情感上的认同。观众鼓掌了,观众大笑了,意味着受到舞台形象的感染,热爱什么,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拒绝什么,他们的表情展示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效果在报告会上恐怕很难见到。
关于通过群众文艺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用群众语言代替政治术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组政治术语,转变为舞台作品,必须翻译成群众语言,这也是“走基层、改作风、转文风”的要求。从我们的演出实践看,越是“接地气”,越是受到群众的欢迎;反之,则会受到观众的冷落。
2.用草根文化代替空洞说教。电影《白毛女》堪称战争年代解放区草根文化的代表作,她不是通过口号,而是通过悲欢离合的故事,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翻身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需要同样的作品,如新城文化站创作的小扬剧《婆媳情》,没有讲大道理,但通过艺术形象,让“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得到了全体受众的认同。
3.用解读生活代替概念先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作品,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直接要求作者和演员必须深入生活,切忌概念先行。以小扬剧《婆媳情》为例,编剧除了实地体验,还与婆媳俩沟通了几天,所以唱词和对话写得充满生活气息,群众一看,就觉得是真正的农村生活。
4.用身边故事代替抽象典型。群众文艺作品讲究“贴近性”,针对仪征农民,如果讲的是北京上海的好人好事,他们会觉得高不可攀,而展示身边的好人好事,大家反容易觉得“可亲、可信、可敬、可学”。要注意对宣传的典型不能追求“高、大、全”,要注重挖掘人的性格,哪怕有缺点,也会令观众感到喜爱。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翁李云龙,深受观众欢迎的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