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014-11-21单晓东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音乐

■单晓东

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众所周知,文化蕴藏着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建设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等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注重文化的建设能够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有力的思想保障,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坚实的道德基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引导与教育功能,这是我们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都必须担负的神圣使命。而音乐教育恰恰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途径。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是反映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多姿多彩的音乐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德育教育。

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等都属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人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发育时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阶段需要精心地培育和塑造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而音乐教育恰恰是促进德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了音乐能够“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这样的观点。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的我国近代伟大作曲家、钢琴家冼星海先生也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治性情的熔炉。”

的确,优美、高贵的音乐,蕴含着微妙的道德情操,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小学生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精神的作用,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与自觉的道德信念。

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气质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引导与造就。对于各方面都极具可塑性的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能够较好地发挥它塑造心灵、培养情感、发展个性的作用。健康美好的音乐,常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高尚、正义的情感,令他们充满着对人生美好的希望,继而努力追求生活、热爱生命,更在无形之中提升了他们的力量和自信。

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部分现状

今天,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愈来愈受到各学校的认同与重视,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关心和接受,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这种重视和接受或许仅仅体现于城市。而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广大乡村,音乐教育的近况着实令人担忧。据笔者亲身的实践与调查,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在部分乡村小学中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以及许多乡村中小学校,在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开拓方面,思想上仍没完全意识到,行动上也多半是敷衍了事。此外,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缺失、音乐课得不到正视、音乐教具残缺不全,以及无故停课等等现象经常存在,致使我国的乡村音乐教育仍然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较为落后的状态。

三.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中国属于一个人口浩繁的农业大国,而比重很大的乡村人口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庞大群体。乡村人口的文化素养、思想觉悟的高低以及乡村文化氛围的优劣,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方针的实现以及我国此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衡量一个地方整体社会环境的重要标尺之一便是音乐文化。因此,在当前大力提倡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教育中,乡村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它是建设和谐文化前沿阵地不可或缺的得力手段,具有普遍的社会性、综合性和群众性,我们应当大力宣传并重点落实。加大学校领导对乡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各级政府对乡村音乐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孩子们的音乐素养、进而提高广大农村小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既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需求,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需要。在建设和谐文化的实践中,乡村音乐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些年在音乐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所得、所察、所思试着谈一谈。

1.开发大脑、启迪智慧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赏心悦目的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听觉盛宴。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用声音来配合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织体等元素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抽象艺术。在六、七岁——十四、五岁(即学龄早期至青春期)是对于音乐中各个元素感知力的最佳的时期,而这恰恰就是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因为在这段时期,人的思维与认知形式恰是处于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进行过渡的一个特殊阶段。倘若在这段时期及时地进行适应年龄阶特点的、系统的、有效的训练,就可以很好地促进他们思维的转化与发展。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第一次接触到音乐,是听母亲弹奏的优美的钢琴声。从母亲手中流淌的音符深深地埋进了小爱因斯坦的心里,从此他渐渐地喜欢上了音乐。爱因斯坦六岁时开始学习小提琴,后来又接触了钢琴,并且一有空就认真地练习它们。正是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环境的熏陶,大大地扩展了他的右脑思维能力,也构成了其左右脑思维的均衡性,才造就了日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除了爱因斯坦,科学史上还有许多科学家都爱好音乐。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喜欢拉小提琴;数学家华罗庚谙熟音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尤爱弹钢琴。

人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同时,大脑也一直伴随着观察、思考、记忆、想象、判断等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音乐教育很可能早于学前教育。许多实例可靠地证明了接受音乐教育的人与未接受音乐教育的人相比,前者普遍具有灵活的头脑、敏捷的思维和更高的智商。由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整个中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中,音乐教育应该是我们教务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则更应该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

2.树立自身的自信心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它是一种特殊的、无国界的、无种族的心灵语言,并且是人类最具情感的、细腻的第二语言,它是源于人类要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而产生的。笔者在乡村的音乐教学中发现,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敢唱歌,或者唱歌时有气无力、面无表情。产生这类现象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心,而这些孩子们在平日里与他人交流则多半也是闷不做声、怯懦心虚的。

此外,从某种功能上来说,音乐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长期以来,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这其中包括:患儿感觉能力的修复、运动机能的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以及自我表达能力的提高等等。音乐教育的作用恰巧是利用音乐——这样一种溢于言表的美的艺术,通过诉诸心灵的情愫,洋溢着情感,去轻轻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从而逐步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实现人身的价值。

3.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与大部分发达城市的学生相比,乡村小学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定的人文因素等等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素质上的差异,他们将来应付挑战与驾驭机遇的本领也可能相对较低。这种现象的存在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如何生存以及生存的质量。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开创性地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审美教育理念,他赋予音乐审美以新的内涵,提高了音乐的作用,使之不仅作为娱乐的方式,还作为传递道德、伦理主张的重要形式,道德之美与音乐之美完美融合。如今,我们可以通过重视并落实音乐教育来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素质发展程度,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关注孩子们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例如:利用合唱表演对于孩子们的团队精神的培养;歌唱的音调起伏让孩子们感受对美的把握能力;在编创课上积极主动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创造力;舞台表演对于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一切音乐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在耳濡目染当中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深刻的思想、美好的心灵、丰富的人生体验与广阔的文化艺术修养,自发地把音乐与祖国、人民利益、友爱等联系了起来,增强了他们对光明前途的向往,也端正了他们对于未来的积极态度。

此外,音乐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决定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促进剂,这种促进对于所有乡村的小学生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更好地挖掘乡村小学生的自身潜力,全面完善和提高乡村小学生的基本素质。例如:歌曲中优秀歌词的丰富内涵和文学密不可分;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与舞蹈这门视觉艺术同样联系紧密。再如:我们有时提到这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好,那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欠佳;有的孩子在歌唱时小脸通红、呼吸急促,或者回答问题时前言不搭后语、没有逻辑性等等消极情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现象等等。上述这些不良现象正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强造成的。音乐艺术是融趣味性、知识性、审美性、即兴性、形象性等为一体的艺术。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宜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如能积极地、持之以恒地实践和锻炼,学生就可以逐步地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唯有进一步增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关注、支持和落实乡村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巩固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深入思考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乡村小学音乐课才能够真正受到重视和全面开展。只有积极发展乡村小学音乐教育,全国的乡村孩子才能够在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拓展思维等方面有所受益,整体素质才会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才可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这是完成教育现代化、培育跨世纪建设型人才的关键手段之一。

注释: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源: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发布。

[1]高士杰,《试论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美学问题讨论集》,1997年第 1版

[2]冯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读与写杂志,2007年第6期46页

[3]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5]张聪,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8期

[6]袁开斌、王通,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他用音乐悬壶济世
黑暗中的她赤着脚,随着音乐起舞……
音乐从哪里来?
3D环绕音乐
音乐
音乐
音乐部落格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