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D生产函数的湖北省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14-11-20陈云飞冯中朝

湖北农业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东南单产

陈云飞+冯中朝

摘要: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大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区分别选取荆州、襄阳和黄冈3市,利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2002-2011年总化肥用量、机械作业量、种子投入、机械灌溉量、自然灾害发生率及农药用量6个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这6个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情况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湖北省三大产区油菜单产的影响情况并不一致。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其他因素对湖北省油菜单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单产;影响因素;C-D生产函数,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8-4475-04

湖北省是中国重要的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生产省份之一,从1996年开始,其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优质率等多项指标一直位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的1/6,占世界的1/22,特别是“双低”油菜,普及率已经达到近100%,是全国最大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然而,就油菜单产而言,湖北省则处于落后水平。与国际上相比,其单产水平仅为德国的1/2,与国内省份比较,湖北省也只处于中游水平。2010年,湖北省油菜单产不仅低于江苏省,甚至不及河南、安徽、四川等省[1]。因此,分析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利用C-D生产函数进行了大量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分析[2-5],研究油菜单产影响因素的文献也较多。黄佳[4]分析影响中国油菜单产采用的因素则为总肥料费用、畜力与机械作业费、种子费、灌溉费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率;李然等[5]认为影响中国油菜单产的最大因素为物质费用、劳动力、政策制度和灾害;刘学军[6]认为中国油菜的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单产水平及播种面积的增加,技术进步是提高单产的关键因素,南方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是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途径。

就湖北省而言,朱永慧[7]分析了播种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林牧副渔劳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成灾面积等影响湖北油菜生产的因素。目前仍没有专门分析湖北省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水平的公开文献,本研究即采用C-D生产函数进行该方面的研究。

2 C-D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是表示某个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所能创造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该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Q=ALαKβ (1)

式中,Q表示总产出,L表示劳动投入,K表示投资,A是常数项,α、β分别表示劳动投入和投资的弹性系数。

若生产要素不止两个,则C-D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3 模型设定与估计

3.1 模型设定

在影响因素的选择方面,考虑到技术进步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政策制度的可测性等因素,在黄佳[4]选取的5个因素的基础上,增加农药使用量,共6个影响因素。

依照式(3),可以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YY表示油菜的总单产水平;RTFLC表示总化肥投入水平;RTLMC表示机械作业水平;RSDC表示油菜种子投入水平;RIRC表示机械灌溉水平;DR表示自然灾害发生率;RPEC表示农药投入水平;i表示湖北省油菜生产的市(州、区);t表示年度;a,b表示待定参数;μ表示随机误差。

在模型结果中,预期各投入的系数值为正,自然灾害发生率的系数值为负。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在江汉平原、鄂中北和鄂东南三大油菜产区分别选取荆州、襄阳和黄冈3市2002-2011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总化肥、机械灌溉、机械作业及农药投入水平数据来源于所选取市(州、区)的统计年鉴;单产水平来源于《湖北农村统计年鉴》;种子投入水平来源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自然灾害发生率则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中,种子投入水平和自然灾害发生率各市(州、区)采用全省数据。各市(州、区)的总化肥、机械灌溉、机械作业及农药投入水平采用当年耕地面积的平均数据。

3.3 模型参数估计

对2002-2011年湖北省油菜单产、总化肥、机械灌溉、机械作业、农药用量,种子投入水平及自然灾害发生率数据进行对数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3.3.1 回归分析 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YY1=34.584 4(3.535 6)-4.954 9lnRTFLC1(-1.417 8) +1.002 3lnRTLMC1(0.774 6) +1.299 5lnRSDC1(3.595 7)-3.568 1lnRIRC1 (-3.730 0)+0.083 2lnDR1(0.546 1)+1.107 6lnRPEC1(2.478 7)

lnYY2=-14.843 0(-1.280 6)+0.779 9lnRTFLC2(1.766 7)+4.065 6lnRTLMC 2(2.148 0)-1.435 6lnRSDC2(-1.875 0)+1.393 7lnRIRC2(1.515 3)-0.080 2lnDR2(-1.750 4)-1.443 9lnRPEC2(-1.950 2)

lnYY3=11.748 1(6.820 3)-0.489 2lnRTFLC3(-3.045 4)+0.398 4lnRTLMC3(2.391 3)+0.392 6lnRSDC3(3.329 4)-0.056 9lnRIRC3(-0.698 7)-0.201 3lnDR3(-3.174 6)-1.44 1lnRPEC3(-2.006 4)endprint

函数式括号中的数值为相应的t检验值。产区1荆州的F=8.801 3,R2=0.946 2,调整后的R2=0.838 7;产区2襄阳的F=51.178 9,R2=0.990 3,调整后的R2=0.971 0;产区3黄冈的F=4.317 3,R2=0.896 2,调整后的R2=0.688 6。

3.4 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的3个油菜主产区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并在变量符号上与预期不完全相符。其中,江汉平原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机械灌溉量上显著;鄂东南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总化肥量上显著。从调整后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来看,估计出的t检验值在江汉平原部分及鄂东南大部分模型解释变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统计显著性。

以上估计结果可以解释2002年以来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变化情况。其中鄂中北产区的单产是增加的,成为湖北省油菜生产的后起之秀;湖北省最大的油菜产区江汉平原和另一个重要产区鄂东南地区单产则略有下降。

在湖北省油菜3大产区中,机械作业水平的系数值全部为正,机械作业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提高始终起到提高作用,其中鄂东南产区比较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达到0.362 1,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机械作业水平每提高10%,单产增加约3.6%;自然灾害发生率的系数值全部很小,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率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可能影响最大的是收获面积,其中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182 9,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自然灾害发生率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单产将下降约1.8%;种子投入在江汉平原产区及鄂东南产区影响均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分别为0.258 4和0.356 8,即在2002-2011年期间,种子投入每增加10%,这两个产区的单产均提高0.3%左右;化肥投入在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444 5,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化肥投入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减产约4.4%;农药投入量对江汉平原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220 2,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农药投入量每增加10%,江汉平原产区的单产增加约2.2%。

以上油菜单产弹性系数的分析表明:①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使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的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实际上,由于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其东、中、西部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油菜种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鄂中北干旱坡地占比较大,机械作业和机械灌溉投入对提高其油菜单产的作用较大;而江汉平原水网密布,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作用为负;鄂东南以丘陵及沿江平原为主,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的作用则影响很小。②总化肥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并不确定。总化肥使用量对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产区也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形成一定的正面影响。③农药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也不确定。农药投入对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及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形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4 政策建议

4.1 提高油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8]。油菜种植机械化投入较大、技术较为复杂。当前,湖北省应在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机遇的同时,着力发展油菜生产机械配套化和社会化服务,同时积极扩展油菜生产种植规模[9]。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我国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10]。

4.2 加强油菜育种力度,规范良种种植

加快油菜高产尤其是适合机械化作业品种的育种技术水平是提高油菜单产的重要措施。湖北省与欧盟种植的都是甘蓝型冬油菜,但单产水平却相差较远,应选育逐步向欧盟单产接近的油菜品种。对于湖北省已培育出的“阳光”、“中双”等一批突破性的超高产、高油分、“双低”常规油菜新品种,则应加强推广力度并在栽培时避免“混种”、“混收”现象。

4.3 加强机械灌溉管理

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需要较多的水分。但湖北省东、中、西部地势差异较大,应加强机械灌溉管理。对于水分不足的鄂中北产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灌溉条件较好的江汉平原产区及沿江平原地区,应加强墒情检测,为提高油菜单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4 规范化肥和农药投入

油菜吸肥力强,在营养生理上具有对氮、钾需要量大,对磷、硼反应敏感的特点。然而,油菜生产也不是施肥越多越好,应根据土壤供肥状况,遵循肥料的报酬递减率进行平衡施肥,特别是鄂东南产区。在油菜生产中,农药主要用于除草及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在江汉平原产区。农药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油菜子中的农药残留,也会导致油菜单产下降。当前,农民使用农药的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湖北省应加强油菜生产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王晓凤,张 丰.基于C-D生产函数的聊城市农业生产要素测度与评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734-737.

[3] 席利卿,彭可茂.CD生产函数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47-50.

[4] 黄 佳.中国油菜生产变动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5] 李 然,冯中朝.中国油菜单产增长要素贡献率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1):152-155.

[6] 刘学军.中国油菜市场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8.

[7] 朱永慧.湖北省油菜籽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8]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EB/OL].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11_2754791.htm,2012-06-11.

[9] 张宗毅,曹光乔.农户种植油菜及油菜生产机械化需求意愿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24.

[10]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401/t20140119_933685_3.htm,2014-01-19.endprint

函数式括号中的数值为相应的t检验值。产区1荆州的F=8.801 3,R2=0.946 2,调整后的R2=0.838 7;产区2襄阳的F=51.178 9,R2=0.990 3,调整后的R2=0.971 0;产区3黄冈的F=4.317 3,R2=0.896 2,调整后的R2=0.688 6。

3.4 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的3个油菜主产区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并在变量符号上与预期不完全相符。其中,江汉平原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机械灌溉量上显著;鄂东南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总化肥量上显著。从调整后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来看,估计出的t检验值在江汉平原部分及鄂东南大部分模型解释变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统计显著性。

以上估计结果可以解释2002年以来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变化情况。其中鄂中北产区的单产是增加的,成为湖北省油菜生产的后起之秀;湖北省最大的油菜产区江汉平原和另一个重要产区鄂东南地区单产则略有下降。

在湖北省油菜3大产区中,机械作业水平的系数值全部为正,机械作业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提高始终起到提高作用,其中鄂东南产区比较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达到0.362 1,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机械作业水平每提高10%,单产增加约3.6%;自然灾害发生率的系数值全部很小,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率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可能影响最大的是收获面积,其中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182 9,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自然灾害发生率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单产将下降约1.8%;种子投入在江汉平原产区及鄂东南产区影响均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分别为0.258 4和0.356 8,即在2002-2011年期间,种子投入每增加10%,这两个产区的单产均提高0.3%左右;化肥投入在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444 5,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化肥投入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减产约4.4%;农药投入量对江汉平原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220 2,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农药投入量每增加10%,江汉平原产区的单产增加约2.2%。

以上油菜单产弹性系数的分析表明:①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使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的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实际上,由于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其东、中、西部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油菜种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鄂中北干旱坡地占比较大,机械作业和机械灌溉投入对提高其油菜单产的作用较大;而江汉平原水网密布,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作用为负;鄂东南以丘陵及沿江平原为主,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的作用则影响很小。②总化肥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并不确定。总化肥使用量对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产区也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形成一定的正面影响。③农药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也不确定。农药投入对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及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形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4 政策建议

4.1 提高油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8]。油菜种植机械化投入较大、技术较为复杂。当前,湖北省应在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机遇的同时,着力发展油菜生产机械配套化和社会化服务,同时积极扩展油菜生产种植规模[9]。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我国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10]。

4.2 加强油菜育种力度,规范良种种植

加快油菜高产尤其是适合机械化作业品种的育种技术水平是提高油菜单产的重要措施。湖北省与欧盟种植的都是甘蓝型冬油菜,但单产水平却相差较远,应选育逐步向欧盟单产接近的油菜品种。对于湖北省已培育出的“阳光”、“中双”等一批突破性的超高产、高油分、“双低”常规油菜新品种,则应加强推广力度并在栽培时避免“混种”、“混收”现象。

4.3 加强机械灌溉管理

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需要较多的水分。但湖北省东、中、西部地势差异较大,应加强机械灌溉管理。对于水分不足的鄂中北产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灌溉条件较好的江汉平原产区及沿江平原地区,应加强墒情检测,为提高油菜单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4 规范化肥和农药投入

油菜吸肥力强,在营养生理上具有对氮、钾需要量大,对磷、硼反应敏感的特点。然而,油菜生产也不是施肥越多越好,应根据土壤供肥状况,遵循肥料的报酬递减率进行平衡施肥,特别是鄂东南产区。在油菜生产中,农药主要用于除草及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在江汉平原产区。农药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油菜子中的农药残留,也会导致油菜单产下降。当前,农民使用农药的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湖北省应加强油菜生产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王晓凤,张 丰.基于C-D生产函数的聊城市农业生产要素测度与评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734-737.

[3] 席利卿,彭可茂.CD生产函数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47-50.

[4] 黄 佳.中国油菜生产变动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5] 李 然,冯中朝.中国油菜单产增长要素贡献率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1):152-155.

[6] 刘学军.中国油菜市场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8.

[7] 朱永慧.湖北省油菜籽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8]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EB/OL].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11_2754791.htm,2012-06-11.

[9] 张宗毅,曹光乔.农户种植油菜及油菜生产机械化需求意愿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24.

[10]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401/t20140119_933685_3.htm,2014-01-19.endprint

函数式括号中的数值为相应的t检验值。产区1荆州的F=8.801 3,R2=0.946 2,调整后的R2=0.838 7;产区2襄阳的F=51.178 9,R2=0.990 3,调整后的R2=0.971 0;产区3黄冈的F=4.317 3,R2=0.896 2,调整后的R2=0.688 6。

3.4 结果分析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的3个油菜主产区油菜单产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并在变量符号上与预期不完全相符。其中,江汉平原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机械灌溉量上显著;鄂东南产区在系数值为负的总化肥量上显著。从调整后的弹性系数计算结果来看,估计出的t检验值在江汉平原部分及鄂东南大部分模型解释变量具有不同程度的统计显著性。

以上估计结果可以解释2002年以来湖北省油菜单产的变化情况。其中鄂中北产区的单产是增加的,成为湖北省油菜生产的后起之秀;湖北省最大的油菜产区江汉平原和另一个重要产区鄂东南地区单产则略有下降。

在湖北省油菜3大产区中,机械作业水平的系数值全部为正,机械作业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提高始终起到提高作用,其中鄂东南产区比较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达到0.362 1,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机械作业水平每提高10%,单产增加约3.6%;自然灾害发生率的系数值全部很小,说明自然灾害发生率对湖北省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可能影响最大的是收获面积,其中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182 9,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自然灾害发生率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单产将下降约1.8%;种子投入在江汉平原产区及鄂东南产区影响均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分别为0.258 4和0.356 8,即在2002-2011年期间,种子投入每增加10%,这两个产区的单产均提高0.3%左右;化肥投入在鄂东南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444 5,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化肥投入每增加10%,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减产约4.4%;农药投入量对江汉平原产区影响较为显著,调整后的弹性值为0.220 2,即在2002-2011年期间,其农药投入量每增加10%,江汉平原产区的单产增加约2.2%。

以上油菜单产弹性系数的分析表明:①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机械灌溉量上;鄂东南产区油菜单产下降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总化肥使用量;鄂中北油菜单产上升的则可能来源于机械作业水平的提高和机械灌溉量的改善等综合因素。实际上,由于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其东、中、西部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油菜种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鄂中北干旱坡地占比较大,机械作业和机械灌溉投入对提高其油菜单产的作用较大;而江汉平原水网密布,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作用为负;鄂东南以丘陵及沿江平原为主,机械灌溉对油菜单产的作用则影响很小。②总化肥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并不确定。总化肥使用量对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江汉平原产区也可能形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形成一定的正面影响。③农药使用量对湖北省油菜单产的作用也不确定。农药投入对江汉平原产区油菜单产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可能对鄂中北产区及鄂东南产区的油菜单产形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4 政策建议

4.1 提高油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8]。油菜种植机械化投入较大、技术较为复杂。当前,湖北省应在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政策机遇的同时,着力发展油菜生产机械配套化和社会化服务,同时积极扩展油菜生产种植规模[9]。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指出我国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10]。

4.2 加强油菜育种力度,规范良种种植

加快油菜高产尤其是适合机械化作业品种的育种技术水平是提高油菜单产的重要措施。湖北省与欧盟种植的都是甘蓝型冬油菜,但单产水平却相差较远,应选育逐步向欧盟单产接近的油菜品种。对于湖北省已培育出的“阳光”、“中双”等一批突破性的超高产、高油分、“双低”常规油菜新品种,则应加强推广力度并在栽培时避免“混种”、“混收”现象。

4.3 加强机械灌溉管理

油菜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需要较多的水分。但湖北省东、中、西部地势差异较大,应加强机械灌溉管理。对于水分不足的鄂中北产区,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对于灌溉条件较好的江汉平原产区及沿江平原地区,应加强墒情检测,为提高油菜单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4 规范化肥和农药投入

油菜吸肥力强,在营养生理上具有对氮、钾需要量大,对磷、硼反应敏感的特点。然而,油菜生产也不是施肥越多越好,应根据土壤供肥状况,遵循肥料的报酬递减率进行平衡施肥,特别是鄂东南产区。在油菜生产中,农药主要用于除草及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在江汉平原产区。农药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油菜子中的农药残留,也会导致油菜单产下降。当前,农民使用农药的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态势,湖北省应加强油菜生产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王晓凤,张 丰.基于C-D生产函数的聊城市农业生产要素测度与评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3):734-737.

[3] 席利卿,彭可茂.CD生产函数在油菜生产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47-50.

[4] 黄 佳.中国油菜生产变动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5] 李 然,冯中朝.中国油菜单产增长要素贡献率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1):152-155.

[6] 刘学军.中国油菜市场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1998.

[7] 朱永慧.湖北省油菜籽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8]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油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和实现机械化[EB/OL].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206/t20120611_2754791.htm,2012-06-11.

[9] 张宗毅,曹光乔.农户种植油菜及油菜生产机械化需求意愿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24.

[10]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EB/OL].http://www.farmer.com.cn/xwpd/btxw/201401/t20140119_933685_3.htm,2014-01-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东南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江汉平原地区草莓栽培技术研究
《东南早报》伴我成长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峥嵘岁月东南行——回忆“十年动乱”中陪同粟裕的一次外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