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现代化达标后的运行现状调研报告

2014-11-20柏纪荣

中小学电教 2014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培训农村

☆ 柏纪荣

(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中心小学,江苏连云港222122)

一、调研背景

江苏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6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教育区域均衡理念下,苏北地区赣榆县委、县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加入教育现代化行列,把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列为重点工程,并于2011年底赣榆创建教育现代化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基本教育现代化达标后(江苏省教育现代化评估达标要求),偏远农村薄弱学校受益最大。为专任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网络遍及每个校园,实物投景等多媒体设备也落实到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电脑数量超过了省10∶1的达标标准。

笔者所在学校位居赣榆县北部山区,属于农村薄弱学校,即: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教师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起步晚,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较差,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现代化硬件的达标要求为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期而至的教育现代化先进装备,如何有效实现教育现代化“软件”(即应用)的同步达标是关键。目前,农村各中小学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教研、评比等活动已全面开始运行,但运行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哪些措施助推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些成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提出了《农村薄弱学校教育现代化达标后的运行现状调查研究》课题。本课题主要以该县北部山区黑林小学为调研对象,对该校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并以点带面,由黑林小学辐射到同类农村薄弱学校。

二、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关于农村薄弱学校现代化达标后的运行情况,采用深入一线学校走访及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样本教师及实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采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取得可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打好基础。

(二)样本选择

本调查抽取苏北赣榆县北部山区黑林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村薄弱学校——黑林小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了部分同类学校进行调研对比实验,使调查研究更为科学合理。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1)学生计算机普及使用情况

我镇中心校和村小的生机比均达到10∶1,但区域性差异明显。据抽样调查收回的20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中心小学学生在学校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生机比达到了8∶1的水平,80%以上的学生会运用计算机进行绘画、上网、查找资料等活动。村小60%以上学生不会使用计算机,甚至有10%的学生不会开关机。结果表明,中心校和村小在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是中心校配备了一至两名专职计算机教师,上课比较正规,而村小计算机课均由语、数教师兼任,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教师计算机普及使用情况

教师计算机普及使用情况比较理想。据抽样调查收回的143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90%的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的使用率达到92%,学校联网率达到100%。

2.校园网站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定差异

在调研中,发现学校网站(网页)的普及率较高,所有农村中心小学都建设有自己的校园网,但校园网的更新频率普遍较低,只有15%的校园网能够每天更新,30%的校园网每星期更新一次,而高达50%以上的学校要一个月以上才更新一次,校园网站成了学校的门面和摆设,没有存在的实际价值。

3.教师利用现代化设施情况

向黑林小学所有一线教师发放教师问卷143份,回收143份。收集的数据如表1至表5。

(1)教师的年龄分布

表1 教师年龄分布统计表

如表1结果所示:黑林小学30岁以下教师共4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8%;31-35岁教师有32人,占教师总数的22.1%;36-40岁教师共10人;占教师总数的7%;41-45岁共11人,占教师总数的7.72%;46-50岁教师共7人,占教师总数的4.91%;51-59岁教师共43人,占教师总数的30.18%。上述数据表明,黑林小学30岁以下年轻教师和50岁以上老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本研究侧重于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对比研究,先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再对各年龄段教师进行纵向比较分析。

(2)不同年龄段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情况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你参加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类培训吗?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各级部门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相当重视,表明了已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对促进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从各级部门的培训百分比可知,40岁以下教师受培训次数多、级别高,而对于50岁以上教师的培训几乎都是本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的二级或三级培训。可见,学校更重视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如表3。

表3 您会用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吗?

由调查结果发现PPT简单易学,会使用PPT辅助教学的教师人数比较多,共8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0%;而对于电子白板及微课制作,尤其是网络教室的使用相对较弱。综合这些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年龄越长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越少;技术含量越高的教学媒体,教师使用得越少。其主要原因是学校的教学设备配备不全,如电子白板一个学校仅有一个,平时没有机会使用,也就不去学习;网络教室一般也只有信息技术教师使用,其他教师最多是表面上了解一下,对于这方面的学习缺乏动力。

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如表4。

表4 网络运用于专业发展的调查

从表4结果可看出,年轻教师参与网络学习、网络教研的比例较大,网络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教师对于网络的使用越发力不从心,只能做到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网上的教学视频。同时,这部分教师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在网络培训上,他们更乐于通过网络培训提高自身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综上分析,农村薄弱学校在现代化硬件“达标”后,行政部门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重视程度较高,教师学习现代技术的热情普遍较高,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步转变。但实际运行状况也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三、存在问题

(一)领导意识不够,教师内化力不强,存在“两张皮”现象

1.培训与实践“两张皮”

在现代教育技术硬件“达标”后,各级领导表面上特别重视“软件(应用)达标”,组织培训,完成考核任务,使教师应接不暇。可实际,教师利用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的与接受培训的人数并不成正比,似乎培训就是为了取得合格证书,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这也成为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培训”应改变传统“大锅菜”的做法,要让培训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而服务。

2.部门管理与科室评价“两张皮”

教育局号召教师“电子备课”,学校门户网站建立了电子备课系统,并集中在教育城域网上管理。如果教案、课件、资料等达不到上传要求时,电教站要进行核实,作出奖罚规定。而教研室对教师的要求是“手写”纸质备课,学校领导的周查月报均以“手写”为准,否则以“无备课”处罚。但由于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手写”备课固然有它的优势,但手写之后再在计算机上打出来,这是何等重的工作量,尤其对于农村薄弱学校而言,教师少、课务重,无疑“两张皮”的管理方式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两张皮”的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无纸化”办公。

(二)学科教师与课堂的整合深入不够

从我镇参加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获奖教师看,大多数只是为比赛而比赛。例如:电子白板课堂优质课评比,部分教师并不真正掌握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只是在比赛前进行电子白板强化训练,而在比赛后又将其束之高搁,无法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起到作用;再例如:时下兴起的“微课大赛”,大家一窝蜂地制作,看似热情很高,实则“不得已而为之”。论其质量真正能为课堂、为学生服务的“微课”并不多见。但是,大面积的参赛确实调动起教师的参赛热情,应该算是好事。但随着对新事物的深入认识,应该让“比赛”的效果真正服务于课堂。

(三)现代教育设备“摆设化”,学生使用设备的机会过少

在调研中通过随机采访部分村小学生,以了解其是否有机会使用计算机。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计算机课经常被语、数、外教师占用,在很少的几节“微机课”上,多是两三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很少能够单独操作。并且,课堂上也仅仅是学习打字、画画,甚至上网都需要在教师不注意时偷偷进行。

四、改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1)在现代化硬件设备上要持续投入,改善设施。及时维修问题设备,装配配套设施,真正、全面地发挥现代教育设备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2)要拥有一支高效管理机构和相对固定的服务团队。在设备配备好以后,要有专人策划、管理、服务。这样,为一线教师提供的是一个轻松而愉快的教学环境,而不是成为其负担。

(3)消除教育管理中的“两张皮”现象。各部门在评价问题上要走“统一路线”,多了解教师的需要,多关注教师的生存现状,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和应用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措施。制度是保障,激励是催化剂,最终形成能够真正改善教学的相关理念和办法。

(4)为教师量身定做培训套餐,让教师获得不同层次的提高。只有生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才会有生命力。对于教师利用网络技术的相关培训,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教师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教师精心烹制出不同口味的“教育技术培训套餐”,力求让每个教师都能“吃饱、吃好”。

(5)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技术交流和比赛。以赛促学,以赛构建学习和使用的好环境,这必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技术进步。在“以赛代训”的模式下,要注重比赛过程、比赛目的,让比赛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今后的“微课大赛”要以“是否为学生服务,是否服务课堂”为评价要点,开发一批系列微课课程,重视它在“翻转课堂”中的作用。只有与时俱进、真正实用的比赛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继续使用学生上机系统,远程监控学生的上机情况,不要被教师采用的“挂机”现象所蒙蔽。同时,上级部门要经常进行应用指导和督导检查,走进日常课堂察看应用情况,倾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心声,有助于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及时发现问题,归纳反馈给上级部门以求改进。

五、总结与展望

我县各乡镇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均已“达标”,这为我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框架,维护好、使用好设备是所有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基本责任。这也给教师提供了发现问题、寻找办法、坚持使用、探索方式、创新教学途径的绝佳平台。局方、校方、技术教师、任课教师要思想高度统一、责任划分明确、任务分解到位;并且要让目标清晰可辨、让技术简单易用、让教学自由舒展。只有这样,“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美好明天才会早日到来。

[1]黄艳,廖龙龙.信息化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技术导刊,2006,(5).

[2]刘鹂.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问题归因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3]张冬玉.影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师因素分析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4]王珠珠.《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5]柏纪荣.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网络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电教(上),2012,(09).

猜你喜欢

现代化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