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数学习题课优效教学探讨
2014-11-20胡志军
胡志军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以生为本,注重实效,才能实现有效、优效。优效教学不是盲目地跟风和做表面文章,高中数学习题优效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很实在、科学,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习题教学;思维;效果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学生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如何贯彻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一、精心备课,优选素材
“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对于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的习题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习题素材的选择,以及教师的习题讲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而不在于反复做题、过量做题,而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为数不多的有思维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中来,借助于几个例题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实践经验表明,过量的问题让学生疲于应付,身陷题海的结果只有高耗低效。为了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效果,课前精心备课不可或缺,其中选择例题显得尤为重要。发让学生先上手熟悉通性通法,接着在此基础上拓宽应用的层面。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数学方法未必都是新颖别致的,在通性通法掌握很好时,再进行方法的拓展,最后以“习题”为载体,逐步深化对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触类旁通,我们在课前习题准备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要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用到的方法进行预估,提前设计理答策略和提示语,借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其引向正确的思维方向上,不仅仅习得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限时讲授,合作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弊端凸显,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对于习题课教学亦是如此。不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也是不行,怎么才合理呢?除了课前要精彩构思,课堂上还要巧妙地组织,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合作探究。为了给学生的探究留足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教师讲授的时间要控制,限时讲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讲多了学生独立工作的经验不足,学生多次盲从和被牵着走,适应了被扶着走;讲少了学生课堂探究容易在教学主要内容之外徘徊,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能领悟方法,更不要说经验的获得,独立解题经验缺失和解题方法的缺失都是我们学生课后做题容易出错的重要原因。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限时讲授的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各异,此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研讨,能够弥补思维上的片面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组间交流,这不仅仅是展示,更是一种反思与学习。
三、围绕中心,科学设问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也就是课堂的中心,对于习题课教学也是如此,而且重点应该突出,明确。例如,“求最值的方法”这样一节习题课,我们教师都知道方法有很多,那我们是不是全面突破、系统复习呢?笔者一节课45分钟是有限的,如果不断启发,在学生积极配合的状态下,师生合作也许能够归纳全面,不过求广必然导致流于思路表面,学生根本不可能将每个方法都动手做一遍,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看到了很多方法,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印象不深刻,在遇到问题时该用什么方法呢?还得再一一过一遍吗?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习题课,应该事先明确重点,如何明确?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调研学生熟悉的求最值的方法是哪一种,比较生疏的是哪一种,考试经常用到的是哪一种,和其他数学知识联系比较密切的方法是什么,通过调研和反思,结合高考的重点和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地教学。
生本教学理念下的习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优效的习题教学离不开有效的问题设计。我们老师首先本人必须要有设计问题的意识与素养:提问的频次、难度、对象都要有思考,借助于问答与学生交流,触动学生的思维,同时整节课几个问题要密切联系,构成问题锁链,问题与习题环环相扣,推动思维的进程,在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映、态度,以便随时调整。
例如,“均值定理”习题课,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时,设计了如下问题,逐步深化学生的认知。问题1: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2: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大值;问题3:已知x≥4,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4:求函数y=x+(x>3)的最小值;问题5:求函数y=x+(x<3)的最大值;问题6: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7:求函数y=的最小值。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总结,在体验中获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生成经验和方法:均值定理不是万能的,少了条件是万万不行的;对勾函数挺好的,最低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式子形式不一定是理想的,换元转化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桂秋.有效教学的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课程·教材·教法[J]2008(9).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周荣伟.运用学习的迁移原理,优化数学习题课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以生为本,注重实效,才能实现有效、优效。优效教学不是盲目地跟风和做表面文章,高中数学习题优效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很实在、科学,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习题教学;思维;效果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学生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如何贯彻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一、精心备课,优选素材
“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对于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的习题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习题素材的选择,以及教师的习题讲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而不在于反复做题、过量做题,而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为数不多的有思维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中来,借助于几个例题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实践经验表明,过量的问题让学生疲于应付,身陷题海的结果只有高耗低效。为了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效果,课前精心备课不可或缺,其中选择例题显得尤为重要。发让学生先上手熟悉通性通法,接着在此基础上拓宽应用的层面。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数学方法未必都是新颖别致的,在通性通法掌握很好时,再进行方法的拓展,最后以“习题”为载体,逐步深化对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触类旁通,我们在课前习题准备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要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用到的方法进行预估,提前设计理答策略和提示语,借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其引向正确的思维方向上,不仅仅习得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限时讲授,合作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弊端凸显,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对于习题课教学亦是如此。不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也是不行,怎么才合理呢?除了课前要精彩构思,课堂上还要巧妙地组织,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合作探究。为了给学生的探究留足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教师讲授的时间要控制,限时讲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讲多了学生独立工作的经验不足,学生多次盲从和被牵着走,适应了被扶着走;讲少了学生课堂探究容易在教学主要内容之外徘徊,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能领悟方法,更不要说经验的获得,独立解题经验缺失和解题方法的缺失都是我们学生课后做题容易出错的重要原因。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限时讲授的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各异,此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研讨,能够弥补思维上的片面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组间交流,这不仅仅是展示,更是一种反思与学习。
三、围绕中心,科学设问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也就是课堂的中心,对于习题课教学也是如此,而且重点应该突出,明确。例如,“求最值的方法”这样一节习题课,我们教师都知道方法有很多,那我们是不是全面突破、系统复习呢?笔者一节课45分钟是有限的,如果不断启发,在学生积极配合的状态下,师生合作也许能够归纳全面,不过求广必然导致流于思路表面,学生根本不可能将每个方法都动手做一遍,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看到了很多方法,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印象不深刻,在遇到问题时该用什么方法呢?还得再一一过一遍吗?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习题课,应该事先明确重点,如何明确?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调研学生熟悉的求最值的方法是哪一种,比较生疏的是哪一种,考试经常用到的是哪一种,和其他数学知识联系比较密切的方法是什么,通过调研和反思,结合高考的重点和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地教学。
生本教学理念下的习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优效的习题教学离不开有效的问题设计。我们老师首先本人必须要有设计问题的意识与素养:提问的频次、难度、对象都要有思考,借助于问答与学生交流,触动学生的思维,同时整节课几个问题要密切联系,构成问题锁链,问题与习题环环相扣,推动思维的进程,在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映、态度,以便随时调整。
例如,“均值定理”习题课,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时,设计了如下问题,逐步深化学生的认知。问题1: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2: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大值;问题3:已知x≥4,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4:求函数y=x+(x>3)的最小值;问题5:求函数y=x+(x<3)的最大值;问题6: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7:求函数y=的最小值。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总结,在体验中获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生成经验和方法:均值定理不是万能的,少了条件是万万不行的;对勾函数挺好的,最低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式子形式不一定是理想的,换元转化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桂秋.有效教学的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课程·教材·教法[J]2008(9).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周荣伟.运用学习的迁移原理,优化数学习题课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生为本,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亦是如此,只有以生为本,注重实效,才能实现有效、优效。优效教学不是盲目地跟风和做表面文章,高中数学习题优效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很实在、科学,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习题教学;思维;效果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学生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对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如何贯彻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呢?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实践,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一、精心备课,优选素材
“新鲜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对于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的习题课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习题素材的选择,以及教师的习题讲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而不在于反复做题、过量做题,而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为数不多的有思维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中来,借助于几个例题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实践经验表明,过量的问题让学生疲于应付,身陷题海的结果只有高耗低效。为了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效果,课前精心备课不可或缺,其中选择例题显得尤为重要。发让学生先上手熟悉通性通法,接着在此基础上拓宽应用的层面。实践经验表明有效的数学方法未必都是新颖别致的,在通性通法掌握很好时,再进行方法的拓展,最后以“习题”为载体,逐步深化对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认识。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触类旁通,我们在课前习题准备时,还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要对学生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用到的方法进行预估,提前设计理答策略和提示语,借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其引向正确的思维方向上,不仅仅习得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限时讲授,合作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弊端凸显,生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对于习题课教学亦是如此。不过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也是不行,怎么才合理呢?除了课前要精彩构思,课堂上还要巧妙地组织,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合作探究。为了给学生的探究留足时间和空间,笔者认为教师讲授的时间要控制,限时讲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讲多了学生独立工作的经验不足,学生多次盲从和被牵着走,适应了被扶着走;讲少了学生课堂探究容易在教学主要内容之外徘徊,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能领悟方法,更不要说经验的获得,独立解题经验缺失和解题方法的缺失都是我们学生课后做题容易出错的重要原因。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限时讲授的目的在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不同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各异,此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研讨,能够弥补思维上的片面性,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再组间交流,这不仅仅是展示,更是一种反思与学习。
三、围绕中心,科学设问
每一节课都有重点,也就是课堂的中心,对于习题课教学也是如此,而且重点应该突出,明确。例如,“求最值的方法”这样一节习题课,我们教师都知道方法有很多,那我们是不是全面突破、系统复习呢?笔者一节课45分钟是有限的,如果不断启发,在学生积极配合的状态下,师生合作也许能够归纳全面,不过求广必然导致流于思路表面,学生根本不可能将每个方法都动手做一遍,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看到了很多方法,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印象不深刻,在遇到问题时该用什么方法呢?还得再一一过一遍吗?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习题课,应该事先明确重点,如何明确?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调研学生熟悉的求最值的方法是哪一种,比较生疏的是哪一种,考试经常用到的是哪一种,和其他数学知识联系比较密切的方法是什么,通过调研和反思,结合高考的重点和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地教学。
生本教学理念下的习题教学,离不开“问题”,优效的习题教学离不开有效的问题设计。我们老师首先本人必须要有设计问题的意识与素养:提问的频次、难度、对象都要有思考,借助于问答与学生交流,触动学生的思维,同时整节课几个问题要密切联系,构成问题锁链,问题与习题环环相扣,推动思维的进程,在提问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反映、态度,以便随时调整。
例如,“均值定理”习题课,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时,设计了如下问题,逐步深化学生的认知。问题1: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2:已知x<0,求函数y=x+的最大值;问题3:已知x≥4,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4:求函数y=x+(x>3)的最小值;问题5:求函数y=x+(x<3)的最大值;问题6:求函数y=x++的最小值;问题7:求函数y=的最小值。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总结,在体验中获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生成经验和方法:均值定理不是万能的,少了条件是万万不行的;对勾函数挺好的,最低点是必须要注意的;式子形式不一定是理想的,换元转化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桂秋.有效教学的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课程·教材·教法[J]2008(9).
[2]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周荣伟.运用学习的迁移原理,优化数学习题课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01(5).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