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背景下的文化市场建设
2014-11-20李小牧李嘉珊
文 李小牧 李嘉珊
作者李小牧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兼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
作者李嘉珊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其建设文化市场的真正比较优势在于北京拥有的巨大文化消费潜力,这是北京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实现自己价值定位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北京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活动参与人次不断增加,演艺、广播影视、图书出版等主要行业收益持续增长,不断有国际文化企业与北京文化企业开展文化贸易,北京文化产品与服务走出国门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明显提高。然而,面对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中央对发挥首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的要求,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文化需求,北京文化产业仍存在文化发展政策目标模糊、文化市场主体不健全、公共文化资源分配失衡、文化消费市场尚未成熟、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欠缺等问题。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导向下,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应率先建设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为首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化发展政策与市场的实际有效对接
文化发展政策不是越多越好。政策过多而缺乏条理性容易模糊文化发展政策目标,导致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截至目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已出台56项,涵盖演艺、动漫、游戏等各行业以及投融资、税收等各领域,然而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在文化发展政策上应更多地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简政放权,由中央出台框架性的支持政策以把握文化发展的宏观方向,北京则根据自身经济状况、文化特点出台符合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政策,保证文化发展道路,也避免同质化低效率的发展模式。
如果政策目标不明确,执行过程越严密,结果与目标往往差距越远,对政策的误解也会对文化企业产生误导。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要以有效对接市场为前提,保证政策支持目标单一、清楚,服务于建设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使北京处于文化贸易的结点和市场中心,方能实现和发挥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在文化发展政策内容上,应关注市场诉求,减少以财政补贴为主的简单的拨款措施,采用多渠道支持政策。政策着力于企业发展,同时关注企业所在环境,关注企业与当地政府、人民的依存状况,协调文化企业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满足文化企业对交通、房屋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避免过度的商业化和旅游开发,保护文化企业、机构、个人形成的聚集群落,保护其艺术上的生态关系。
财政补贴不是唯一的资金支持途径,应利用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通过提供担保、利用政府财政帮助企业还本付息等方式,分担文化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建立健全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为文化企业尤其是轻资产文化企业取得贷款支持提供保障;完善行业协会、基金建设,充分发挥其融资与资金调配功能,实现资金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按需分配;建立融资平台,强化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的联系,建立文化发展资金的长效支持机制和反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为支持文化产业的企业提供优惠;鼓励银行放宽贷款条件,优先为文化企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鼓励有能力的文化企业参与上市,推动股权融资。
文化发展政策不代表特惠政策。文化发展政策保证的是文化产业与文化贸易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发展,作为文化市场主体的文化企业,其运营应依照市场化的自由竞争模式,逐渐摆脱过度依赖文化政策的状况,而不应由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给予其持久的或特殊的优惠政策。应依据文化企业的发展阶段逐步从制定专门、专项政策向鼓励引导文化企业自主发展的方向过渡,避免文化企业成为“长胡子的婴儿”。
吸引中央、地方优质文化企业
尽量避免“任务”式的文化发展指令与指标,抛开单纯的行政干预方式,更多地以政府采购的形式参与到文化市场当中,通过文化市场的供求调节,采用招投标等方式,切实依据政府需要和企业质量进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选择。
北京文化市场的持续发展主要由中央在京文化企业与北京市属文化企业构成。应利用“超市民”待遇留住文化央企,不仅将中央在京文化企业全面纳入市级相关各类奖励扶持政策范围,使其享有与北京市属文化企业相同的优惠,还应给予文化央企更多政策优惠,深挖财税优惠政策使用潜力,以税收返还等形式,鼓励场馆经营方向中央在京文化企业提供演出场地,避免其外流带来的文化市场供给短缺。同时,资助北京市属文化企业与中央在京文化企业的合作及共建项目,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实施“文化之都”计划,引进外省市文化企业,充分利用北京的剧场资源,让各省市文化精华常留北京,完善国内市场机制,进一步吸引国际文化公司入驻北京。积极发展文化市场中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国有文化企业与政府财政相剥离,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文化市场中的灵活性,推动改制国有企业与非营利机构、民营文化企业合作,以项目公司、协议合作、文化团体、文化企业集团等形式将民营资本引入国有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项目,激发国有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明确文化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同层次,削减仅能勉强维持生存的文化企业,整合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业,鼓励支持自主盈利文化企业的发展,盘活文化市场流动性。
北京独特的消费需求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其建设文化市场的真正比较优势在于北京拥有的巨大文化消费潜力,这是北京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实现自己价值定位的重要基础。要利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吸引国内外文化资源的汇入,而非以现有文化资源圈定文化市场。利用票价补贴、惠民卡等惠民政策吸引和培育潜在消费市场,同时将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相结合,吸收旅游市场的广大旅游消费者成为文化消费者,形成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的良性循环和互补,为北京文化市场创造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培育消费市场的同时更要注重对现有文化消费市场的保护,以北京独有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留住文化消费者。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文化服务的提供要关注文化市场需求,防止对于文化资源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开发带来的文化发展失焦,避免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反成为文化市场繁荣的包袱。建设成熟的国内文化市场,平衡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成本,利用经济外溢效应有效开展对外文化贸易。
培养创新型经管人才
我国高校在文化贸易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当中发挥了部分作用,但与英国高校在英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要改善文化产品与服务相关的创作人才、演艺人才和营销人才“两头小、中间大” 的不合理结构,继续加强创作人才特别是外向型、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高校为主阵地,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高校文化贸易专业人才联动机制。积极鼓励、扶持高校开设文化贸易专业,聚焦专业课程,形成特色化的课程体系,牢牢把握经济学核心,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风格;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奠定厚实的专业发展基础;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打造开放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科研项目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并利用政、产、学、研各方资源为推动文化贸易人才的合作培养模式建立平台,加大实践课程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以包括企业实习等在内的综合形式,实现校园教育和行业实践的无缝对接。以应用型为目标,以国际化的视野,努力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力求打造熟悉文化贸易的全方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