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可能性有多大
2014-11-20文尹玉
文 尹 玉
作者系北京地理学会副会长
今天,又有某社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引渤海之水,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设想,其胆识不可谓不大。然而,面对上述的种种设想,我们又不能不沉下心来,仔细地深入考察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前不久,首都某报在头版头条报道了某社会科学院发布北京蓝皮书建议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消息。该“建议”提出在北京通州到渤海之间开凿“京津陆海运河”。其总体设想是:西起北京通州宋庄,东至天津滨海新区蔡家堡,经河北香河,天津宝坻区大口屯、大唐庄,再经宁河县乐善庄,最后到达滨海新区,在蔡家堡入海,全长约160公里,运河平均宽度1公里,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京津陆海运河”的主要功能设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通过海水淡化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二是改善京津大气环境;三是打开北京的直接出海口,发展北京及周边地区的航运;四是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发展海洋经济。
此前,也曾有人提出设想,在喜马拉雅山打开一个缺口,把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引入,以祈增加内陆的降水。后来,又有人设想拟将渤海水引入内蒙古,再由内蒙古引入新疆,以祈改变上述两地干旱的沙漠气候。今天,又有某社科院的科学家们提出引渤海之水,开凿“京津陆海运河”的设想,其胆识不可谓不大。然而,面对上述的种种设想,我们又不能不沉下心来,仔细地深入考察其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渤海,古名沧海,是我国的内海,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通常把渤海分为四个部分,即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以及介于其间的渤海中央盆地。由于其三面均为陆地所包围,水文特性深受大陆的影响。注入渤海的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等河流含沙量都相当的高。大量的泥沙不断地在海底沉积,遂使渤海中央盆地日渐淤浅、缩小。不仅如此,渤海还接纳了上述河流排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使渤海深受其害。渤海的水污染相当严重,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那么,我们又将以多大的海水净化能力,方能满足一条长约160公里、宽约1公里的运河和30万吨级轮船的正常运行?提出该设想的学者不知是否算过这笔账?
海水倒灌可能造成生态破坏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的升降或涨落运动。其涨落现象平均以24小时50分(即一个太阴日)为一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最常见到的是两涨两落。我们把它称之为正规半日潮。中国近海的潮汐,主要是因太平洋的潮汐波传入而产生的。潮汐波经渤海海峡进入渤海湾和辽东湾,分别构成了两个渤海潮汐系统。随着潮汐波推进所引起的潮汐升降幅度的大小,即潮差的大小,与海底地形、海岸线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在海区中央潮差较小,愈近海岸,潮差愈大。海湾内,尤其是海湾的顶端,潮差最大。渤海潮差虽然较小,但近岸地带也在3米左右。潮差所引起的潮波便可随河流上溯。未经净化的海水,便由此上溯倒灌。沿河两岸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也必然会受到污染。“京津陆海运河”如果开凿成功,当也不会例外,而由其引发的生态破坏,恐怕亦是难以预料的。至于“通过运河引入海水,发展海洋经济”一类的设想,就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无稽之谈。
“改善京津大气环境”未必可行
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海陆物理性质的不同所导致的地面热量状况的不同,使得冬夏两季在大陆和海洋上形成不同的温压场,从而产生了明显的季风环流。京津地区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岸,其气候强烈地受到蒙古高压和太平洋高压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特征:冬季干旱多风,气候寒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风沙;秋季温和凉爽,晴朗天高,是一年之中气候最好的季节,但又较短促。就目前的大气环境而言,京津两市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且时有雾霾出现,严重地影响了交通出行和居民的身体健康。一条长约160公里、宽约1公里的人凿运河,到底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改善京津大气环境”,恐怕还是属于“纸上谈兵”,远远谈不上实际的可能效益。如果未经净化的海水倒灌,只会加剧京津地区的环境污染。
“通航30万吨级轮船”困难重重
开凿一条长约160公里、宽约1公里的运河(“蓝皮书”并没有讲运河的深度)到底有多大的土方量?其投资究竟需要几何?更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蓝皮书”还说“京津陆海运河”“可以通航30万吨级轮船”。
为此,笔者特地请教了有关造船专家。专家认为,一艘30万吨级的轮船,其吃水深度大概是22至24米。若要维持正常的运行,“京津陆海运河”的深度至少也要凿到30米左右,方能保证无虞。而人工河流要达到这个深度,先不说其土方量是多少,这简直是不可能的。
科学,揭示的是事物的本真及其发展的规律,尊崇的是实事求是。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当同此理。近些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京津地区的经济发展甚为迅猛。然而,由于连续多年的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京津两市至为突出的问题。而且由于地表水的常年供给严重不足,又不得不超采地下水。长期的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亏损严重,地下漏斗不断增多,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才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从长江调水,以解燃眉之急。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10亿立方米/年的清水从汉江流进北京。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得人心的好事。然而,人们也知道,这项工程是经过了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持续关注,多少次专家的论证之后才付诸实施的。
我相信,某社科院“蓝皮书”所说的“开凿京津陆海运河”也只不过是一个建议,尚待有关专家作进一步的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