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丹尼尔 我们从未参与

2014-11-20

艺术汇 2014年6期
关键词:参与性双年展丹尼尔

I ART:此次,由你策划的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展览主题定名为“我们从未参与”,这其中有何喻意?选定这样一个主题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马克·丹尼尔:本次展览的主题源自我对当代艺术领域长期的研究与从事。国际艺术实践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过去20年间,社会介入及参与性艺术实践已经越来越普遍。这里我想到了巴西的何里欧·奥迪塞卡(Hélio Oiticica)、黎加·克拉克(Lygia Clark),以及德国的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他们的风格各不相同,地位却同等重要。在过去20年间,他们的那种参与性或者说关联性的创作方式进入了主流。近来,这种创作方式变得更为普遍,并且被一些艺术院校、批评家及艺术家所推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本身成为了目的。我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艺术作品究竟如何、作为艺术作品其是否行得通,这些似乎都无关紧要了,只要它能够使公众参与进来就可以了。参与成为了衡量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参与是否有意义,作品是否优秀却不予考虑。然而,我的研究显示,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参与尚未进入到艺术语汇之中。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公众参与来完成一件艺术作品的实现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尽管我们总是在谈论全球化,但实际上地区与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们想借此机会进行评估,寻找其背后的一系列预设和思想价值。

I ART:本届双年展在艺术家及作品的选择上有哪些考虑?请具体谈谈遴选的标准、范围及方式。

马克·丹尼尔:对艺术家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我个人的研究,并有赖于我的联合策展人,以及OCAT的同事们的推荐。我用了大量时间拜访中国及国际艺术家的工作室。这是帮助我对艺术家做出选择的关键方式,并且对我非常重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我了解艺术家的品质及特点,还能够使我们针对主题展开与之相关的对话及讨论。另一方面,选出的艺术作品代表着与主题相呼应的不同个案。也就是说,在一个展览中,他们的作品构成了对展览主题复杂而多层面的呼应。我们针对“参与性”这个问题抛出了相当具有挑衅性的题目,任何作品都可以对此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令我欣喜的是,这次双年展本身以其丰富而微妙的方式开始形成并且开始超越我作为一个策展人所能够给出的任何一个单一的答案。新颖而有趣的关系出现在了不同的作品中,这些多样关系的出现使观众能够从不同层面理解作品及展览的意义。看到公众如何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对此做出理解与回应是一种莫大的收获。

I ART:据悉,本次展览将延续发展“社会雕塑”概念,如何理解这一概念?它在本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马克·丹尼尔:本届双年展我们坚持表达与严肃性的并重。一方面是社会层面。我们感兴趣于展出作品中那些与社会研究相关的创作方式;艺术家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对自身社会位置的思考;作为观察者对周遭世界的思考;以及作为更为活跃的人群介入到社会当中,从而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给予当代社会关系意义及形式的思考。这就将我们直接带入到严肃性的问题上。我们希望展出的作品是真正的艺术品。我们选择的人首先是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是艺术品。那么问题就是,这些作为艺术品的作品如何允许我们以不同的方式与之建立联系?它们如何使我们以新的眼光观看这个世界?它们如何使我们以任何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行动?答案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回应,以及在观看这些作品时的合作、参与交流与分享,无论是和朋友抑或是和陌生人。这既可以通过观察你自身的经验,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反映,或是通过参与讨论与对话来实现。对我们来说,一个关键的核心主题便是实现展览的多维性。艺术家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参与或非参与,观众以多种方式作出回应、互动及行动。

I ART:在你看来,参与性在包括雕塑在内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马克·丹尼尔:此次参展艺术家Meiro Koizumi将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晰。在他看来,绘画(无论是中国水墨还是西方传统绘画)和雕塑是参与性艺术的绝佳范例。他认为接触此类艺术作品时,是不可能不直接、不积极地参与进去的。它们需要时间认识,需要你作为一个观看者进入到作品中去,需要建立一个个人的、认知的、情感的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参与到了作品当中。通常,这种观看艺术的方式是非常当代的,并且与一些认为某些艺术作品的体验是瞬间或即刻的观点形成对照。英国哲学家Richard Wollheim曾写过一篇有关艺术的论述,其中他强调了对一件艺术品投入时间的观点。(Painting as an Art, 1987)我以此作为一个初步的评断并不是因为我想轻易指出所有艺术都是具有参与性的,而恰恰是为了避免削弱我们关于由具体参与方式所带来的特殊性的探讨。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参与性”是有关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使观众对其自身在艺术体验中所扮演角色进行思考,并且以此更为广泛地观察、思索自身与他人的联系及在社会中的位置。

I ART:物质媒介与艺术创作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联系,媒介在作品观念表达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你如何看待媒介在现今艺术生产中的意义与价值?请结合此次参展作品谈谈你对此的观点。

马克·丹尼尔:当代艺术批评存在着一个关于媒介中心性问题的激烈争论。美国艺术批评家Rosalind Krauss发表了具有深刻见解的评论。她谈到了当代艺术的后媒介环境。在这里,之前的评论家,比如Clement Greenberg所提出的现代主义原则已经不再适用了。其他人在谈论艺术的非物质化,他们所跟随的正是Lucy Lippard在其文章《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中的观点。近来,俄国哲学家Boris Groys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章进行反驳,他认为所有艺术在于其核心材料,甚至当我们面对的是从表面上看来极其非物质的、短暂的行为或纯粹的概念。我们所面对的总是由物质产生的东西,无论它是表演者的身体还是他们表演所处的物理空间,或者是互联网或其它数字格式的物质基础设施。尽管如此,我强烈认为对特殊材料及其固有性质,或者说对材料特殊的需要及要求的兴趣并非很多艺术家定义自身及其创作的核心方式之一。当绘画性的诉求,石头和青铜、电影和录像的本质问题依旧令艺术家们饶有兴致的时候,还有很多其它的思考促使艺术家们为一件作品选择正确的媒介。在我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的思考。即一个想法是如何通过媒介呈现的?艺术家如何能够给予他们所关注事物以意义及美学形式?什么才是实现这些最有效的方式?

I ART:从国际范围来看,当下的雕塑创作具有怎样的特点?雕塑创作的发展趋势是否有迹可循?

马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实践极为广泛多元。我认为此时的实践与“后参与”的概念有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点上,即艺术家、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处于无限的流变中。但是,这其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即观众的积极作用。当全世界的艺术家在探索创作方式的丰富与多元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尝试,从而建立起秩序与原则。然而,艺术保留了让我们惊奇的力量,这也正是艺术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也是令我作为当代的一分子而感到有趣、兴奋及愉悦的原因。

I ART:根据你的观察,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与国际领域的实践相比,呈现出怎样的状态?

马克·丹尼尔:即便单是参与本届双年展的艺术家都显现出了如此多元的面貌,这尚且误导了我对不同艺术家及作品的比较,更不要说将他们作为世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代表进行比较了。我在挑选艺术家的时候并不考虑他们所处的地缘,而是考虑它们作品形式的先进性。他们吸引我的恰恰是他们带给我惊奇的能力;挑战我对艺术是什么的预想的能力;艺术应当如何观察、反映、联结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思考。真正令人着迷的是你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最为复杂的,彻底而精心的物质化艺术形式。拥有这样一个探索中国当代艺术实践,并在本届双年展上将其完全融入到真正的国际背景中进行观看的机会是我最大的快乐。(采访/编辑:王薇)

猜你喜欢

参与性双年展丹尼尔
生命太短,没时间讨厌你(上)
有中国办展经验的,才能算国际化策展人
在感性消费时代的创意包装设计
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参与性对中职旅行社计调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复制人生
住在天使的隔壁
对48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划人哈若德.兹曼的访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