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演、训”一体化的中职艺术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14-11-19孙盛雅
孙盛雅
摘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表演实践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借鉴新加坡和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构建了“产、学、演、训”一体化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关键词:中职 双师型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240-02
我国的艺术教育起源于中等艺术职业教育,也壮大于中等艺术职业教育。中等艺术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艺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1 研究背景
笔者大学毕业就从事职业教育至今19年,经历了职业教育从高潮走向低谷,又迎来了大发展的今天。深深感到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与社会的需求的距离;感到教师队伍建设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职业教育教师素质问题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对新加坡和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产、学、演、训”一体化的中等艺术职业教育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2 概念界定
“产”,指艺术生产,是教师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生产,如节目创作、编导、排练等。
“学”,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教育办学要求,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演”,指教师参与艺术院团的舞台演出及节目编排等艺术实践形式。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有参与演出的研究和指导能力。通过本专业的艺术实践是促进教师研究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训”,指教师的培训。学校根据 “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针,组织教师观摩演出及比赛,开展实用的、多样化的、个性化的校本培训,请专家来校讲座,并定期指派教师到艺术院团实践,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从而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也密切了学校与艺术院团的联系,加强了团校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以上四方面,“产”是平台,“演和训”是手段是过程,“学”是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学生的学。
3 建设依据
3.1 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
“双师型”教师应该既有较高的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规范的专业技能培养指导能力,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而且,他们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及相应的能力。
在中等艺术职业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有良好基础的,比如北京市杂技学校的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兼职教师15人。这些教师都曾是中国杂技团或其他艺术团体的优秀演员,都持有演员资格证。不仅技艺高超、舞台经验丰富,而且教学实践水平高,创新意识强。
3.2 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借鉴
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促进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新加坡、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并且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师资的选聘高标准和培养培训的正规化、制度化等方面。
在中等艺术职业学校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有良好的实践,比如北京市杂技学校依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等方面严格要求,把师资队伍建设与中国杂技团发展相融合。根据中国杂技团实际演出节目的需要,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负责杂技团演员的日常节目排练,使教师、演员、学生融合在一起。而教师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定期参与剧场实习和各类演出,同时了解和管理学生演出过程。这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 运行机制与实践效果
4.1 运行机制与保障
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健全教师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艺术实践的制度,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在明确建设的目标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4.1.1 做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工作
这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及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关键。学校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严格对骨干教师的管理,支持骨干教师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为骨干教师进行教研、著作等工作及获取高级职称创造宽松的有力的条件。
4.1.2 切实抓好中青年教师的普遍提高问题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首先,从教学质量评估入手,通过教师互评、学生测评,重点抓青年教师的授课质量。进一步完善各项教学评估制度,使之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使青年教师真正感到有压力有动力;其次,严格试讲,帮教制度,逐步培养出严谨治学的作风;第三,对低学历的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在职深造,条件允许也可推荐他们脱产学习,不断充实、丰富、提高自己;第四,进一步完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助、指导、带动工作,通过骨干教师或老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第五,采用课内(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与课外(教学成果展示,实训课教学法观摩等)相结合的方法,在教研活动中对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倡导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自如,给予学生应有的知识启迪。
4.1.3 加强学术氛围,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弱项,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已成为区分一个教师是否是专业教师的根本标志;同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产、学、演、训”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要求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也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全校要营造职业教育学术氛围,让教师有自觉意识,积极开展研究,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及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endprint
4.1.4 完善奖励机制,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教育发展靠机制,学校发展靠教师,质量提高靠人才。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是促进“产、学、演、训”一体化的特色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保证。建立适合学校教育发展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改革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注重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实际贡献,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4.1.5 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工作
按照利用和培养现有的,挖掘和整合社会的,引进和稳定必须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工作,使专兼职教师比例合理,尽快达到国家的要求。
4.2 实践效果
4.2.1 专业示范作用显著
学校在全国同类艺术职业院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产、学、演、训”一体化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在行业办学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和实用性。2010年,学校被北京市文化局授予“杂技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被北京市文化局授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同年,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被教育部、文化部、民委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4.2.2 教师教学成果颇丰
近年来,学校培养的一批批优秀的学员被输送到中国杂技团,并成为杂技团金奖节目的主要演员。教师们参与中国杂技团编排的节目在国内外各类赛事中屡获大奖。其中,《圣斗·地圈》获得第三十七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等6项大奖,《蹦拐顶技》获第三十二届法国“明日”杂技节金奖等5项大奖,《俏花旦·空竹》获得第三十七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等。
4.2.3 参与演出实践机会众多
近年来,学校教师不断到中国杂技团演出实践,先后参与了《再见,飞碟》、《杂技魅影》、《天地宝藏》、《魔幻之旅》、《一品十三绝》、中国杂技团建团六十周年庆典演出《一封家书》、东方神话《哪吒》、《金小丑的梦》等节目及晚会的演出及编排工作,提高显著。
4.2.4 社会影响力日益显现
学校尤东升老师被评为北京市级优秀教师、刘勇老师曾多次被各地各单位邀请开展杂技艺术普及知识讲座、王晶敏老师被邀请赴台湾戏曲学校担任民俗技艺学系之杂技排练指导短期教授、王桂琴老师以“王氏空竹”杂技表演艺术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目代表性传承人。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有11位教师是中国杂技家协会或北京市杂技家协会会员。孙力力、张红等专家多次受邀在全国杂技艺术论坛做交流发言。
4.2.5 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自2010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课题,对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重点课题组织攻关。共确立课题46项,其中10项为校级重点课题。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题研究成果《“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在2012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产、学、演、训”一体化的中职艺术类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和《“团校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杂技专业文化课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两个课题被确立为市级课题;正式出版了《杂技教程》;完成了国家级课题《“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教学标准》的撰写工作。
总之,只有建设一支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表演实践的高素质教师,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产、学、演、训”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司.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09.
[2] 温寒江.现代教学论引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