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4-11-19梁子阳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7期
关键词:合作创新探究

梁子阳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教育 创新 探究 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b)-0101-0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从世界的发展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知识经济时代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应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有创新才有腾飞。“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该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谈几点体会。

1 保护好奇,引发生疑,萌发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乐于深入思索事物的奥妙,善于观察特殊事物的现象,发现其中的奇异。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问题可以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认知矛盾”,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景中,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创新做好心理准备。

2 参与活动,主动探究,激发创新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这是皮亚杰的名言。把活动原则实施于教学过程,就应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发现。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操作过程,要与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3 运用变式,沟通纵横,引发创新

变式是认识某一数学知识的非本质属性,而不改变其本质属性,运用变式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纵横沟通,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时,在掌握顺向思路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逆向思路。如“红花比黄花多4朵”,引学生不改变题意说出:“黄花比红花少4朵”,“红花减少4朵和黄花同样多”,“黄花增加4朵和红花同样多”等。

开放性题目的条件相对于结论而言不充分,结论未定或未知,从而包含多种结果,具有一定神秘色彩,这种题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探索、创新能力。如:﹙8–□﹚×□﹦8,要确定□中应填哪些数,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发现□里填的数是不确定的。第一个□内的数应是比8小的自然数,第二个□内的数应是8的约数。进而得到答案:第一个□可填7、6、4、0,对应的第二个□填空8、4、2、1。上述探索过程也可相反,先获得具体解,再反思悟出两个□的取数规律,以确定答案的完整性。

4 营造氛围,激励成功,培养创新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趣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心理情绪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的功能。情绪与认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纯情感的认知,也没有纯认知的情感,二者协调,相互作用。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四个要素:一是师生都有愉悦的心理体验;二是教师发出的信息在学生中产生积极的反响;三是教与学双方都能输出有效信息;四是师生间的情感能互相促进。

在教学中,营造氛围,激励成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使学生创新,数学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三个自由”,即使学生能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学生沟通各种信息。二是要使学生创新,数学教师必须让学生具有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

5 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谈谈数学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学习更多更全面的数学知识,为将来的创新活动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在接受教育和攻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第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创新思维。数学可以说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巧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以探索者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三,培养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中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扩。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学生能自己得到的,教师绝不要代替。这样的教学,教师虽然只教一点,甚至在某些方面失去一点,学生在其他方面却得到很多。

参考文献

[1] 温寒江.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程方平.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与实践[M].中央编辑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创新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