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至1990邓小平的六欢辽宁之行
2014-11-19王全有
王全有
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1978年到1990年,邓小平曾先后6次来到辽宁,为辽宁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78年的辽宁之行:必须发展生产力
1978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在这一年,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性转折正在到来,经历了阵痛的中国正大步走向历史新时期的起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邓小平理论正在奠基。在这个重要时刻,邓小平来到了辽宁。
9月13日,访朝归来的中国党政代表团专列途经丹东和本溪,邓小平在丹东车站和本溪车站作短暂停留,接见了丹东、本溪党政军的负责同志及本溪钢铁公司和本溪矿务局负责人,并发表了简短讲话。在谈到本溪、本钢的发展时,邓小平说:“现在要同国外的水平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现在就是要好好向世界先进经验学习,不然,总是跟在人家后面爬行。”“在国内你们搞得不错,但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你们还是落后的。”“你们本溪、本钢企业的潜力很大。不仅你们这里潜力大,全国各个地方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各个方面的潜力都很大。要挖掘潜力,改变落后面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了解外界,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9月14日至16日,邓小平先后到大庆、哈尔滨、长春等地视察。9月16日晚,抵达沈阳。
9月17日上午,邓小平在中共辽宁省委会议室听取了省委常委曾绍山、任仲夷、胡亦民等人的汇报。他指出:全党全国范围的问题,昨天在长春概括地讲了一下。中心讲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恢复毛主席树立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敢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不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一个公社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一个大队有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情况。有一般,也有特殊,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考虑问题。东北三省情况大体相同,但也都有不同。你们辽宁省几个地区、几个市。每一个都有不同。鞍钢改造以后,必须是按照经济规律来管理。市政府是不是要考虑变成为它服务。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怎样高举,一个是怎样发展生产力。我们的思想开始活跃,现在只能说革,也要给他这个权。所谓考核,第一就是考核这个问题。凡是能够这样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肯定会大有好处,当然也会出现瞎指挥。但总的来说会好一些。这是全国性的问题,是政治问题,也是思想问题,也是实际问题。
针对辽宁工业腿长、农业腿短的情况,邓小平指出: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工业支援农业要具体化。所谓农业走工业化道路,就是本身要搞很多新的行业。
在谈到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不能孤立地摘引毛泽东的话时,邓小平指出:这一句,那一句,有些还是假的。即使是真的,还应看是在什么条件、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的,随便用到别的地方也是不对的。
9月17日下午,邓小平接见了沈阳军区机关及师以上干部,并听取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的汇报。邓小平说:我是到处点火,在这里点一把火,在广州点—把火,在成都也点了一把火。批林彪也好,批“四人帮”也好,怎样才叫搞好了,要有几条标准。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恢复我们军队的传统。我们的传统就是老老实实,说通俗一点。就是不看风使舵,不投机取巧,忠诚老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第二,消除派性,根除派性影响。林彪、“四人帮”把军队搞分裂了,派性侵入到部队,把思想搞乱,把组织搞分裂了。第三,现在军队在地方在人民中的印象改变了,名誉坏了。什么时候地方和老百姓看军队像老八路,像老红军,这样就行了。第四,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五,干部队伍整顿好。同“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都要搞清楚。对搞运动,你们可以研究,什么叫底?永远没有彻底的事。上述问题的解决,也不能只是靠运动,还要靠日常教育,靠干部的领导。通过运动主要是把班子搞好,把作风搞好,有半年时间就可以了……提拔干部,要注意人的品质,注意思想,宁肯笨点,朴实一点,不要只看他会说会写。一定要注意干部路线。
邓小平上述讲话的很多内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铺垫和准备。
9月18日上午8点30分左右,邓小平在辽宁省委负责人曾绍山、任仲夷、黄欧东、陈璞如、王光中、张铁军等同志的陪同下乘专列来到鞍山,对鞍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鞍钢发展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一到鞍山,就受到鞍山市、鞍钢等领导及十几万职工的热烈欢迎。邓小平没有休息,直接来到鞍山钢铁公司炼铁厂进行视察。他边走边同鞍钢的同志进行交谈,询问有几座高炉,年产规模是多少,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并特别强调指出,要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下午三点,邓小平来到胜利宾馆八楼会议室,听取了鞍山市委和鞍钢党委负责同志沈越、马宾、李东冶等人关于鞍钢改造问题所作的汇报。随后,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鞍钢如何改造。许多工作从现在就要着手,如培训工人、干部,不然许多外国技术不能掌握。全国6000万吨钢,你们这里到1985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改造成为1500万吨的规模。”他接着说:“全国准备引进几百上千个项目,你们算是个大项目,六十亿美金。总计冶金系统一共是一百三十亿美金,你们这里是重点。但是有一点,凡是引进的必须是革命,不是改良。所谓革命。就是不要修修补补,要把真正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即使是国内配套也必须是先进水平。引进技术必须是70年代的,配套也要70年代的。”
邓小平突然问道:“美国矿山技术,年产一亿吨矿石,要用多少人?”
马宾答道:“不到一万人。”
邓小平诙谐地说:“我再加一个,一万零一个人。怎么样?引进先进技术,一定要按照他们先进管理方法,先进经营方法,先进定额,总之按照经济规律管理经济。要减人,减机构。你们有个初步设想,我看设想是好的。现代化、自动化,人多不行,管理不好。”
“俐门矿山六万人,如照美国的技术,只须一万人。多五万,怎么办?同样,钢铁公司引进先进技术后,只需十万人,多七、八万人,怎么办?”对于困扰着大家的富余人员的安排问题,邓小平接着说:“有一些可以转到别的行业,宁肯编外处理,也不要和稀泥。技术越发展,越会感到劳动力不够。服务行业多得很,你们要多想办法开辟新的领域。鞍钢的修理行业也可以为其它冶金基地服务、为全国服务。还可以养猪、养牛、建立饲料公司、种子公司、肥料公司,搞综合利用。”
邓小平还讲了提高工人素质的重要性。他指出,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工人起码应该是4级工。现在鞍钢工人平均是3.5级,在全国还不算低,可是实际上应该有大量的7、8级工。现在平均工资是58元。大庆才40元。鞍钢在全国也算最高了。可在改造后,比如用5万人,工资平均80元。用人时不按工龄按本事,严格考核,可以刺激工人向上,努力学习,掌握新技术。工人拿到80元,就要有新的要求,向国家要供应,吃的好一点,穿的好一点,住的好一点,用的好一点。看看电影,看看戏剧,看看打球,迫使国家开辟新的行业,增加服务行业。总之,穷不能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工人要增加收入,反过来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邓小平再次强调:“鞍钢改造,要革命,不要改良,要以70年代先进水平为起点,采用当代世界最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改造和建设鞍钢,使鞍钢成为老企业改造的样板。你们研究这个问题,要把指导思想搞清楚。总之,要革命,不要改良。”
邓小平指出的鞍钢发展前景,使在场的人都听得入了迷。不觉中已过去了4个小时,直到晚7点左右,会议才结束。晚9点30分,邓小平乘专列离开鞍山。
邓小平离开辽宁后不到三个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党从此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转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的主题报告,很多观点都在“北方谈话”中阐述过。邓小平此次来辽宁的谈话和指示不但解决了辽宁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和紧迫的问题,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辽宁各方面工作创造出崭新局面。这一时期的辽宁,在思想理论上的探索解放,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改革方面发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1981年的辽宁之行:找些年轻人慢慢带出来
1981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经历曲折和阵痛的共和国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这年4月17日至19日,邓小平又一次来到辽宁。他此次到辽宁的主要目的是接待对中国进行内部访问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金日成。
4月19日上午10时,邓小平接见了中共辽宁省委常委郭峰、黄欧东、白潜、徐少甫、胡亦民、沈越、张正德、张新村、李涛、王光中、朱川、刘异云、罗定枫、杨大易、陈素芝等同志。省委第一书记郭峰向邓小平作了工作汇报。随后,邓小平就培养接班人问题和当前形势发表了重要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说:我要说—个问题,就是找些年轻人慢慢带出来。这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是关键性问题。省委的各部门、省政府的厅局可以先找些年轻同志当二把手、三把手,省委常委会也要增加四五十岁的年轻干部,不能摘论资排辈。现在选拔年轻干部的条件比鞍好,政抬面貌比较清楚,可选拔的人很多。年轻干部选拔上来后,开始时工作可能不太熟悉,干一两年就会熟悉。不把他们放到领导岗位上,他们自己没有办法锻炼。我们全党对这个问题在认识上还没有统一。这个问题比较大,如果在三年内不能逐步解决,再过五年,我们的干部队伍就要发生很大的危机。因此,对待这项工作不能光讲,要见诸行动。最好搞个规划,有意识地去做。邓小平此次讲话的内容非常重要,5月2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召开电话会议,宋任穷传达了邓小平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
4月19日下午,邓小平又专门听取了沈阳军区常委的汇报,晚上乘专列离开沈阳。
1989年4月的辽宁之行:下决心把污染治理好
1982年4月26日,邓小平访问朝鲜,专列途经沈阳、本溪、丹东车站时,他和胡耀邦分别接见了中共辽宁省委、本溪市委、丹东市委的同志。在沈阳车站,邓小平饶有兴致地询问了站台售货亭商品销售情况,同时提出希望:要把站台商品销售搞得繁荣一点。
4月30日,邓小平一行访朝归来,途经本溪。邓小平下车接见了本溪市的领导班子。据时任本溪市长的连承智回忆说:“1982年,邓小平访问朝鲜,在4月30日路过本溪的时候。我们市里的领导班子都到火车站上去看邓小平。邓小平下了火车以后,非常高兴,接见了我们市里的领导班子,并且对我们进行了鼓励,说你们本溪工作做得不错,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说你们本溪污染比较重,希望下决心把污染治理好。”本溪曾经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在卫星上都看不到。本溪人民牢记邓小平的教诲和嘱托,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本溪呈现水碧天清的美丽景象。
1983年8月的辽宁之行:军队要服从地方的建设规划
1983年8月14日到20日,邓小平专程到美丽的海滨之城——大连疗养。这是邓小平惟一一次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来到辽宁。8月14日下午,邓小平乘坐的专列抵达大连,住进了棒槌岛宾馆。他一下火车就对迎接的人说:“我这次来主要是休息,没有事不麻烦大家,你们也不要麻烦我,我不听你们的汇报。”
说是休息,但邓小平仍然坚持工作。他住在棒槌岛宾馆5号楼,每天看书和批阅文件都到深夜。休息的时候,他不是和孩子们一块散步,就是在大海里游泳。—般情况下,每天上午10点,邓小平都在棒槌岛海滨浴场游泳一小时。邓小平非常喜爱大海,对大海有着特殊的感精。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海。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它。是大海磨练了他的意志。是大海坚定了他的信念。在大海的怀抱中,邓小平时而畅游,时而深潜,时而悠然地睬着水,指点流云飞鸥……人们很难相信,当时已经79岁的邓小平,依然能在大海中劈水击浪,从容不迫。他常说:“我能游泳,证明我的身体还行;我能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散步也是邓小平休闲和锻炼的一种方式。在棒棰岛休息的这几天,每天晨起他都照例散步片刻。不用人搀扶,也不用人相陪,常见他穿着一双布托鞋,漫步在林荫道上,有时他牵着外孙女—起走。散步对于邓小平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休闲和锻炼,在面对一些困难和问题时,他往往一个^静静地走着,边走边思考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有—天,邓小平—边散步—边对身边的人说:大连这座贼市很好!你们绿化得也很好,房前屋后的花园很漂亮。身边的人员告诉他:您1955年来大连的时候,指示我们搞好绿化,我们这是响应您的号召啊!邓小平高兴地点点头。
一天,邓楠告诉邓小平,大连正在修一条滨海路,沿滨海路景色优美,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可是其中有一段路要经过部队的驻地,一直通不了车,很可惜。邓小平听罢,说:“我本来是来休息的,听说有一个路的问题,我去看看。”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邓小平实地看了一番。对有关同志说:“军队营房建设不服从地方的规划是不对的。军队要支持地方工作,地方也要支持军队的工作。”不久,军队和地方按照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妥善解决了问题,开通了滨海路。
1983年9月的辽宁之行:中美两国关系最根本的问题是台湾问题
时隔一个月,9月22日,邓小平又一次来到辽宁,仍然下榻在棒棰岛宾馆。此次来辽宁,邓小平主要是为迎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一行,并与之会谈。9月22日下午,邓小平和胡耀邦等在大连火车站迎接金日成。晚上,出席欢迎宴会。23日上午和24日下午,邓小平与金日成进行了两次会谈。25日,为金日成送行后,邓小平一行乘专列返回北京。
在与金日成会谈中,邓小平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情况,并谈论到中美关系、中苏关系问题。邓小平说:中美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台湾问题,一个是技术转让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尽管我们这个时期关系好起来了,而且我们希望关系发展,但是《与台湾关系法》存在的本身就会带来危机。美国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这就是对中国实行霸权主义,那不行。
1990年的辽宁之行:要冷静地对待变化
1990年9月11日,邓小平又一次来到辽宁,来到沈阳。这是邓小平生前最后一次来辽宁。陪他一起来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这是江泽民第一次来辽宁。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在考察辽宁这件事上实现了“无缝交接”。邓小平此次来辽宁的主要目的仍是会见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9月12日和13日,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结束后,邓小平即乘专列离开了沈阳,离开了辽宁。
在与金日成谈论国际局势时,邓小平说:这一年来变化很大,但这个变化才开始,旧的秩序彻底打破,新的秩序还未露端倪。现在我们要冷静地对待变化,要耐心一些。处理所有的国际问题,都要采取这样的冷静态度,这一点对中国特别重要。观察世界的变化,争取向好的方面变化,向有利于我们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面变化,需要采取这样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绝不会放弃。四项基本原则核心问题有两个,坚持社会主义和坚持党的领导。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失误,比如腐败现象、官僚主义等等,要认真纠正。前一段我们忙于搞四化建设,发展经济,政治思想工作薄弱了。现在是个棚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振奋人心。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对于西方的那些“反响”,我们不在乎。
1990年9月的辽宁之行是邓小平最后一次来辽宁,此后直到1997年邓小平逝世,他再也没有踏上辽宁的土地。但他已把心血灌注在这片黑土地上,滋养和鼓励无数辽宁建设者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