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国际态度
2014-11-18姚玮洁
姚玮洁
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起,了解这一构想并提出参与方案,已成为在华外交官的首要任务。
如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文化教育科技参赞侯赛因·伊卜拉欣,刚到中国三个月,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
“除了对外交官、企业家举办类似活动,也希望能够为普通老百姓举办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尽管主要负责文化事务,但他仍对《瞭望东方周刊》强调,“一带一路”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全面。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它们也普遍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具有广阔的互利合作空间。
作为发起国,2014年起的五年内,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将超过五亿人次。
对于世界最大经济走廊计划,以及来自中国的利好,沿途国家普遍持欢迎态度。外交官们还希望,利用更好的沟通和了解,消弭客观存在的担心和利益冲突。
“丝绸之路投资带”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裴礼康·朱佩塞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现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他的国家,丝绸之路耳熟能详,而“新丝绸之路”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学术名词,远远超越了“路”的地理学范畴。它在同纬度上扩展,“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焕发出生机”。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3年,中意贸易额已达437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中国也是意大利第八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在欧洲久久笼罩于经济衰退阴影之下时,中国外管局已斥资逾25亿欧元,分别购入意大利五家最大企业约2%股权,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意大利电信以及国家控股的能源集团埃尼等。
2013年至今,中国在意大利的投资已经接近60亿欧元,意大利已成为中国在法英之后的第三大欧洲投资目的国。截至2009年,这个数字还不到五亿美元。
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2014年6月访华时,曾向中国领导人提出加大对意大利投资。
裴礼康·朱佩塞正希望将更多的投资者带到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中国将会有三个展馆——中国国家馆、中国企业联合馆、万科馆。中国国家馆将会是第二大场馆。我非常希望中国人能够来参加这场盛宴。”
意大利只是“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代表。
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说,中国是不少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9%,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均明显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年均增速。
2013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6%,承包工程营业额占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一半。如果不考虑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项目,“一带一路”也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最集中的区域。
与过去单纯承包工程不同,目前中国的直接投资正与工程建设结合,中国的发展经验也正在为沿途国家复制——比如开发区。
侯赛因·伊卜拉欣提到:“我们正在推进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大项目,将为来往船只提供服务。在苏伊士运河西北部由天津泰达公司投资了新的开发区,那里已经有200个中国工厂,希望有朝一日能达到500个。此外,埃及也在规划核电建设。”
但在埃及方面看来,如果对相关提议深入探讨,仍然需要解决许多细节问题。
比如,如果中国建成了通往沿线国家的铁路、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沿途国家如何“掌控”这些线路?
“需要从细节层面展开协作。虽然‘一带一路十分诱人,我们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此项倡议。”一位外交官说。
在2014年6月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上,包括埃及在内的22个阿拉伯国家表示非常支持“一带一路”。不过,许多阿拉伯国家也提出,中方需要更为详尽地阐述此项倡议。
需要更好的沟通
多位外交官提到,作为世界最大经济走廊,“一带一路”需要注意与沿途现有合作机制的关系,特别是地区大国和外部大国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
“比如在中亚,除了俄罗斯的传统角色,美国也在依托阿富汗建立贸易和能源走廊。包括在欧洲,西欧、中欧、东欧都有自己的考虑。”一位外交官说,中国需要为“一带一路”建立更为便捷和通畅的沟通渠道。
应该说,与迫切需要中国发展经验的第三世界国家不同,位于“一带一路”另一端的欧洲以积极而审慎的眼光看待来自中国的投资和贸易。
西班牙投资局局长何塞·卡洛斯·加西亚·德·格维多·路易斯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中国对西班牙近期有很重要的投资。在过去18个月,来自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一亿美元。
“我们也跟欧盟商量过,在西班牙的中国投资者可以长期居住在西班牙,而且有更加宽松的移民政策。”他说。
希腊驻华经济商务公使善德思·恩马努尔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虽然华为和中兴已在比雷埃夫斯港建立物流中心,并计划进一步扩大业务,但来自中国的投资中最有益的是中远集团,他们的业务涵盖了很多港口。
“一年前,当我们处在衰退期时,中远项目一直有盈利。中希两国之间基础设施相互关联,中国对希腊运输、铁路、机场方面也都非常感兴趣,相信会有更多成果。”他说。
希腊驻华大使瓦西里奥斯·科斯蒂斯则对本刊记者表示,比雷埃夫斯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而在希腊,类似这样的港口还有许多。
然而,欧盟毕竟有着几乎全球最高的投资门槛。早在2011年,随着新兴国家投资不断涌入,欧盟委员会就准备建立投资统一监管体系。
当时有欧盟委员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写信认为,一些外国投资者来到欧洲,是为了带走欧洲的知识产权并将其转移到国外。
“我们仍然需要足够的沟通。”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他们一直努力使欧盟国家了解中国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但也希望中国特别是媒体理解欧盟的考虑。
比如,国有企业目前是中国对欧盟的主要投资者,无论在投资金额和交易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但是按照欧盟的企业并购监管体系,如果一些企业具有同一股东,就要防止它们串谋或以其他手段破坏市场竞争。“中国国有企业在欧洲市场的行为,比如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是否会形成某种垄断或同盟,一直是欧盟对中国投资的关注重点。”
长久以来,欧盟委员会都在考虑将中国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企业单独列为一个公司实体。
在他们看来,虽然中国存在特殊性,但如何因此改变欧洲大陆的惯例,是个大难题。
“我们不是单独针对中国,也需要考虑美国在欧洲经济安全的影响,过去也这样考虑过和日本的关系。但几十年里,欧洲、美国、日本都是在这样的摩擦和交流中一同发展。”一位驻华商务参赞说,“很多人寄希望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才是根本性的解决之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