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空军珠海航展记

2014-11-18山旭张汨汨齐岳峰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43期
关键词:前哨珠海航展表演队

山旭+张汨汨+齐岳峰

自1996年开始举办的珠海航展,全称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是中国目前举办的影响最大、唯一带飞行表演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会。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航空事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珠海航展成为近距离观察、了解中国航空航天成就的窗口。

对此,一直参与空军珠海航展布展的空军装备专家傅前哨评价说:“可以强烈感受到十几年来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跳动的脉搏,可以明显观察到跨世纪的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在装备技术方面不断前进、超越的步伐。”

在10届珠海航展中,中国空军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从推动者、参与者到主办者和主角,“可以看到空军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航空博物馆原馆长、研究员齐贤德大校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很长时间里,由于空军参展受限于现役装备——它们往往在航空工业部门展出后若干年才会成为空军现役武器——珠海航展上最引人注目的中国展品并非来自中国空军。更不用说最早的几届珠海航展中,中国人只能拿出二代机展示。

18年、10届航展,在人们一次又一次聚集于珠海之时,中国空军蓄积、勃发,终于在今天使珠海航展成为它展现力量和自信的舞台。

中国要有自己的国际航展

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1996年11月在珠海举行。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厂商参展,有96架中外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和直升机参加了实物展示和飞行表演,最终签订16个合作协议和商贸项目,交易额近20亿美元。这届航展接待的国内外观众高达70多万人次。

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1987年他率队到加拿大苏里市访问期间,苏里市议员、国际航展成员马文建议珠海修建机场时应该把航展功能考虑进去。

在此之前,梁广大只通过香港电视新闻看过巴黎航展、范保罗航展和俄罗斯航展“万人空巷的盛况”。经过市委、市政府讨论,决定实施这个建议。

于是,珠海三灶机场的跑道从原方案的3200米扩大到4000米,以满足各型飞机起降的需求。

对于最终航展得以举办,用梁广大的话说,“空军态度很积极,部队对特区改革开放很支持”。

要举办国际航展,除国务院各部委支持外,还有空域开放、国外武器进出等难关。最终,在军委领导的批示下,领空开放、航空管制、中方武器参展等关键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中央将航展“定为国家行为”,成立了航展组委会,由时任副总理吴邦国任组委会主任,梁广大任常务副主任。

此后,空军和总参开始帮助组委会与国外相关机构联系,邀请外国飞行表演队等来华。梁广大记得,第二届珠海航展筹备时,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飞行表演队曾答应参加,但最终未能实现。

然而,在梁广大主持珠海航展的年代,中国空军最好的装备是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至于歼8等国产飞机,“很多展品不如人家。”梁广大说。

“前五届珠海航展还是以民机为主。第六届开始,国产军机、高技术产品增多,神舟、卫星的分量加重,国际上的参与度也有很大提高。”齐贤德说,珠海航展也从此走上成熟。

傅前哨则解释说,一般衡量国际航展水平,主要看参展厂商数量、质量以及贸易成交数额,珠海航展因具有国防、航天科普性质,也很重视普通观众的数量。

从1998年第二届珠海航展开始,到2004年第五届珠海航展,参展国家和地区一直稳定在20多个、参展厂商300多家。

2006年第六届珠海航展达到33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家航空航天厂商;2008年第七届是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个厂商。前七届航展,虽然交易额也曾达到60亿美元之上,但大多数时候,交易额在50亿美元以下。

工业部门的精彩

前七届珠海航展,中国空军一直受邀以参展单位的身份亮相。比较而言,除了八一飞行表演队,航空工业部门更能吸引目光。

第二届是通过换装俄罗斯的航电设备改型而成的歼8IIM战斗机,以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FBC—1“飞豹”战斗轰炸机第一次公开露面。

2002年中国航空、航天企业发布了一些处于研制阶段的新型航空器发展计划,包括“枭龙”全尺寸模型、北京超翼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CY—1新技术概念机缩比模型,等等。

2004年第五届珠海航展则有歼8D—ACT主动控制战斗机模型、LFC—16战斗机方案模型、“天狼”战斗机方案模型、L—15“猎鹰”高级教练机全尺寸模型等。

2006年第六届珠海航展是“山鹰”、“猎鹰”两款高级教练机进行飞行表演和原型机展示,以及航空、航天企业展示的多款无人机方案。

傅前哨说:“如此众多的自行研制的军用飞行器,在设计阶段、试飞阶段就同步向全球发布消息,这与过去的做法迥然不同,说明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部门更加自信、开放与透明。”

两年后的第七届珠海航展,不但全球航空航天界巨头云集,印度、泰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国都是首次参展。

“空军全面参与。”齐贤德说,中国空军和陆军航空兵的歼8D、歼10、“飞豹”、轰油6、直8、直9、直11武装型等现役和即将装备部队的军机,以及新研制成功的L15高教机等,一同出现在这一届航展上,“更有看头”。

那一年刚刚结束四川抗震救灾,三架来自空军、陆航和地方参与过救灾的直升机,在最后时刻被调往航展现场。

“时间不够,临时在三号馆西面用军用帐篷搭了3个展棚。”齐贤德回忆,它们成为空中力量支持中国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最好体现,“开幕式结束后,国务院领导和军委首长首先就来参观这些帐篷。”

“它们虽然不是我军装备的全部机型,但足以代表中国航空工业的当代水平,表明我国航空技术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傅前哨说,空军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还共同举办了“中国航空日”,通过集中展示国产作战飞机、发布军工科研成果、进行飞行表演和跳伞表演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成就。endprint

外刊当时评论说,中国在自己举办的重要航展上,史无前例地展示了本国的军事装备。

“其实在2004年、2006年,大家一直期待歼10的出现。但是作为部队装备的飞机,一般都是在全面换装、成熟后才会拿出来。”傅前哨解释说,在之前的相当长时期里,二代战机是中国空军在珠海航展的主力展品,远逊色于工业部门的精彩。

果然,在2008年首次公开展示歼10之后,2010年八一飞行表演队就用歼10进行了表演。

“2008年,第三代战机装备时间不长,显示了我们的自信。”齐贤德总结。

中国空军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上的表现,也成为两年后“全面进军”珠海航展的前奏。

重现与告别

2010年第八届珠海航展,中国空军首次以主办单位的身份参展,共派出11型近20架飞机和直升机在珠海集体亮相。

这被齐贤德解释为将装备“成体系”地参与珠海航展。

“以强大的阵式、威武的阵容向观众展示我军近年来在航空装备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出人民空军综合作战能力的快速提升和捍卫祖国领陆、领海、领空的坚定信心。”傅前哨认为。

与过去仅携带装备参展不同,2010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空军首次设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展台”,以“开放、自信、合作” 的主题,通过图片、多媒体以及各种高科技手段,宣传、介绍空军的发展历程、武器装备、组织结构、使命任务和建设成就。

“装备不是空军的全部。”傅前哨说。

空军展台用电子屏展示红蓝对抗、展示先进战机的作战能力,还有招飞局发放的《招飞宣传海报》、《2010年招飞简章》等材料,飞行员的成长历程也被详细描述出来。

除了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表演,令人记忆犹新的是空军三款老飞机:初教5、歼教5、歼6。它们也成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三型飞机均由中国航空博物馆修复,重新飞上天空,与八一飞行表演队的歼10交相辉映。

“历史氛围、文化氛围得到了充分展现。”齐贤德说,他们还参与了空军展台历史部分的制作,第一次在国际航展上展示了中国空军孕育、诞生、发展、成长的全过程。

1954年诞生的初教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的第一种飞机,虽然极具意义但早已停产。中国航空博物馆最后在新疆的航空运动体育学校找到了几架残缺不全的初教5,从中选择了两架情况稍好的带回,“那里竟然还有几台没开封的发动机。”他回忆。

军用运输机先将这些“老家伙”带到成都的发动机厂,卸下发动机修复;然后将飞机带到当初制造它们的南昌飞机制造厂,用两架的零件以及新造零件最终修复了一架。

相比起最早的几届珠海航展——那时强5等国产飞机还以现役的姿态出现——到2010年,中国空军已经成为一支“三代机空军”。

新机型拉开了中国空军的“装备空间”,使它能够从容地回首自己的过去。一些装备正是因为被彻底告别,才得以重现。

比如就在大约10年前,歼6还是中国空军最主要的作战力量。

第八届珠海航展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厂商参展,仅美国就有42家企业布展。专业日结束时,签署协议金额超过130亿美元,是上届航展总成交额的两倍以上。

傅前哨对于这届航展印象深刻的是,展出的战斗入门型教练机L15“猎鹰”LIFT和轻型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海鸥”300,均在航展开幕前不到一个月才首飞成功。

“纵观世界各国的航空航天博览会,这样的情况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非常少见的。它说明中国航空人对采用新技术发展先进国产飞机已成竹在胸。”傅前哨说。

装备为轴,文化为魂

到2012年第九届珠海航展,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50家厂商参展,交易额大约为110亿美元。

这一届航展上的中国空军展台,以“宣传使命任务,展示良好形象”为主题,出现了展板、视频、动画、模型、实物等展示手段。

从上届航展开始的空军参展模式,则被齐贤德总结为:装备为轴、文化为魂。

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就是“金头盔”。它的出现似乎一下将中国空军带入前卫与现代。“其实它是飞行员装具展品中的一个,我们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装具组成了一个展览,让观众看到人民空军成立60多年来,在武器装备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与变化。”傅前哨说,“金头盔”本身就是空军现役飞行员头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即使没有“金头盔”涂装,也足以成为一件重要展品。

招飞内容继续出现在航展现场,并摆放了招飞模拟检测装置。空军展台的外墙主题宣传片是《梦想、责任、荣誉》。

中国空军也派出13型20架飞机、特别是新一代空军现役装备参加航展。

其中,中国航空博物馆又带来了五架老飞机或全尺寸模型:中国航空之父冯如于100多年前研制并试飞成功的“冯如2”号飞机、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米格15、初教5以及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屡立战功的歼6等。

不过此次珠海航展上最受追捧的却是“先进战斗机概念”缩比飞机模型。

两年后,2014年第十届珠海航展,歼31已经确定亮相。endprint

猜你喜欢

前哨珠海航展表演队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鹰击长空
胡盛海
发挥派驻优势强化“前哨”作用
从“文艺讲座”到“前哨”
珠海航展上动态表演的VT5轻型坦克
珠海航展·EOS航空摄影
歼-10歼-20惊艳珠海航展
飞跃吧,天空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