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旧址安阳旧事
2014-11-18林迪
林迪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1956年写下的诗句。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安阳殷都区小屯一带,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之久,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这里出土了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古都安阳
要想认识古都安阳,先从解读安阳古都入手。查古志,读记载,寻遗迹,再对照新安阳城,或许使人们多几分收获。国人对于“城”的概念,一般是按四周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军事防守意义的特点理解的。安阳城池出现很早,其城址曾有过多次变迁。能够确定城址所在地的安阳老城,最早的是3300 年前位于洹河北岸的董王度村一带的“洹北商城”。据《邺乘》引宋《相台志》记载,战国至秦的安阳城,在“州东南四十三里,近内黄县”。州即相州,宋朝的相州城已在今安阳市区,“后魏天兴元年筑,宋景德三年增筑,周十九里”。明、清时的安阳老城为彰德府治所,系明洪武年间重修古城时“裁得其半”而改建的一座城池,周长九里一百一十三步,四周开四门:东“永和”,西“大定”,南“镇远”,北“拱辰”。中轴线上建有鼓楼和钟楼,从西到东有天宁寺塔与大士阁遥遥相望。降至民国,又辟新安门于大院街西端,俗称“小西门”。
安阳城历史悠久,正史之外还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传说。比如“洛阳府”街名来历的故事,大意是:有位洛阳才子赴京赶考,行至安阳城南,仆人将他的银子偷走逃跑了。当他沿路乞讨走到安阳南门西街路北一个巷口时,昏倒在地,幸得一位富商资助,才得以养好身体,继续上路。后来,这位洛阳才子做了官,借回乡探亲之机过安阳拜谢恩人,却看到一片瓦砾,原来恩人家不久前遭遇到了一场火灾。他让人把住在破庙里的恩人找回来,送钱数千让他重建家园。为了不忘洛阳才子的资助之恩,主人特将住宅取名为“ 洛阳府”,后来那条小巷也因此而得到“洛阳府”这个象征恩义的称号。
囚禁在羑里城的周文王
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城北4 公里107 国道东汤河与羑河之间,建于高出地面丈余的土台上,座北朝南,南北长106 米,东西宽103 米,面积达一万余平方米。这里是《周易》的发祥地,也是有史可考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国家监狱。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羑里城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证实,远古时期羑里城一带就已有人类生存。自商纣王将周文王姬昌囚禁于此而文王演易之后,羑里城在人们的心目中才享有经久不衰的盛誉。
周文王姬昌在羑里城被囚禁长达7 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姬昌凭着坚强的毅力,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演并排列64 卦384 爻,定64 卦以乾卦为首,进行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解释。这样便产生了为后世所称道的《周易》。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对周文王在囚禁羑里期间奋发有为的精神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为儒学五经之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元代诗人王磐在《文王庙诗》中说:“若无羑里拘,易经何由成。易经在所重,羑里哪可轻?”有力地说明了产生《周易》的羑里城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王庙建于羑里城内,始建年代失考,唐代已有纪念性的建筑物,元大德年间重修,后历经明成化、嘉靖、天启,清顺治、雍正以及民国初年多次修葺。现在文王庙内有演易台、演易坊、文王碑等建筑物。现存演易坊和演易台为明嘉靖年间所建。镌刻楷书“演易坊”的石坊东西两侧,各有碑石一通。西侧碑石刻有“周文王羑里城”几个大字,东侧为著名的“禹碑”,其上书体奇特,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立。巡抚魏有本、知县张应吉也在明嘉靖年间将文王64 卦刻碑于此。清康熙三年(1664 年)汤阴县知县魏师段在文王庙将文王64 卦重刻碑文。清乾隆年间,清高宗弘历也亲自到文王庙拜谒,对文王忠厚仁德的品德进行褒扬,并作《演易台谒文王祠》诗。
西门豹治邺
继殷都之后,邺都随即兴起。邺都所在地为春秋时期齐桓公始建。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故里在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生卒年不详。而时任邺令的魏文侯,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战功。
西门豹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是为“河伯娶妇”所困扰。魏国邺郡屡遭水患,女巫勾结群丞等,假借河伯娶妇,榨取民财,百姓困苦不堪。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遂颁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西门豹治邺,清廉刻苦,不谋私利,可对魏文侯身边的近臣很简慢,君主左右的人就联合起来,说西门豹的坏话。任官一年后,西门豹去首都汇报工作时,魏文侯要收回西门豹的印信,西门豹说,“我过去不知道如何治理邺,现在知道了,请大王再给我一次机会,如果再治不好,愿意接受死刑” 。魏文侯听西门豹说的恳切,不忍心收回印信,就再给他一年时间。这次西门豹上任后就加紧搜刮百姓,讨好魏文侯左右的人。一年之后,西门豹再去汇报工作,魏文侯亲自出来迎接他,并向他致谢。西门豹说:“往年我替君主治邺,君主要收回印信,今年我换了个方法治邺,君主向我致谢,我不能再治理下去了,请允许我辞职。”魏文侯听了这句话,幡然醒悟,说:“过去我不了解你,现在了解了,请你继续替我治邺。谢谢。”
曹操选邺城为魏都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绍领兵十余万人欲攻曹操的大本营许,曹操遂迎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一举击败袁绍。建安七年,袁绍连气带病,一命呜呼。建安九年,曹操乘袁谭和袁尚相互攻伐,于八月攻克邺城,袁尚败走中山,曹操占据了邺城,遂代替袁氏成了冀州牧。曹操本于兴平二年十月被汉献帝拜为兖州牧,但看到冀州土地广阔,粮多物丰,加之袁绍经营多年,政治、军事地位远比兖州强得多,自然喜要冀州,让还了兖州。endprint
曹操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军事家,虽为汉臣,但绝不会让汉献帝束缚自己的手脚,所以一切官职任免和政令发布必须由自己决定,汉献帝只能当个傀儡。这不只是曹操,恐怕孙权、刘备亦不会任由汉帝摆布的。曹操本为汉朝司空,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汉献帝拜曹操为丞相,有的书上说曹操“自为丞相”,不管是否为“自”,按程序亦须由汉帝下诏书。
曹操为丞相后,遂建丞相府于邺。这里还有个故事,说曹操诙谐,好隐语。有一天正在建相国府,已架起梁檩、斗拱。当曹操出来看时,不太满意,但二话没说,只叫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便走开了。在场的工匠及所有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正冥思苦想,杨修走过来了,见状立即叫人把门拆了,对众人说:“门中间写个‘活字,这是‘阔字,丞相是嫌门大了,应改小一些。”
丞相府为什么不建在汉都许而要建在邺呢?一方面曹操为冀州牧,常住邺城,丞相府当然要建在邺城。另一方面曹操必须远离汉献帝,如果丞相府建在许,曹操必须在许办公。在天子脚下,为臣者有大事需向皇帝请示,皇帝应允还好说,不应允而行,难免有轻君之嫌。为避免皇帝干涉,曹操就必须离开许。这里用袁绍谋士的一次对话就可知不能离天子太近。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袁绍的谋士沮授曾力劝袁绍迎汉献帝于邺城,以便挟天子令诸侯。而谋士郭图、大将淳于琼却说:“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今迎天子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曹操虽迎汉帝于许,但当有了邺城为根据地后,就要想法离开汉献帝了。
曹操为何选邺为魏都,而不选洛阳或其他城市?原因之一是曹操为魏公时在邺城已居住9年,对邺城的经营已经有了基础。二是洛阳虽为东汉170年的国都,但经董卓焚烧已残破不堪,曹操要为都,须耗费巨大财力重建。其三,建安十八年前后,韩遂、马超等敌对势力占据关中、潼关一带,离洛阳较近,不安全,故不能以洛阳为都。至于河北其他城市,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条件恐怕都不及邺。
甲骨文的偶然发现
清朝翰林院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它是现代汉字的滥觞。它彰显了被掩埋了三千多年的一个社会,再现了中国的上古文明,使中国的信史上推了一千年。
1899 年夏季的一天,居住在北京东安锡拉胡同的王懿荣,身患了疟疾。一位老中医为他开的处方中有一味“龙骨”。家人到菜市口达仁堂药店抓药回来,把药递给他看。他打开药包后惊奇地发现,那味所谓的“龙骨”上竟然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些符号,不免引起了他的极大注意,这上面怎么会有这些符号呢?他长期从事金石学的研究,职业的敏感提醒了他,他断定这其中定有文章。于是,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了达仁堂药店,问药店老板“龙骨”的来历。老板说这“龙骨”是从山东潍县人范春清那里购买的,据说范春清是从河南某地购进的,以名贵药材卖给达仁堂药店。王懿荣要求药店老板再约范春清带药到店里相见。几天以后,范春清果然携带十二片“龙骨”到了药店,对此,王懿荣喜出望外。他仔细观看十二片“龙骨”上面的契刻符号,很像我国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再细看,还有些似乎是商代的“卜骨”文字,这些文字比钟鼎文还要古老。他当即以二两纹银一片的价格将十二片“龙骨”全部买下,并要求范春清继续收购“龙骨”转卖给他,有多少要多少。他回家后派人到京城各大药店出高价收购“龙骨”。一段时间后,他竟收集了1500 多片。王懿荣不惜重金收买“龙骨”的事,迅速传遍了京城。一些达官文人纷纷仿效,“龙骨”的价格节节飙升,就连《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也加入到购买、收藏“龙骨”的行列。“一片甲骨惊世界”。王懿荣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毛主席视察安阳
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之后,回京途中,视察了古城安阳。
进入小屯村后,毛主席发现与他同行的两位考古工作者不停地弯腰捡拾些东西往背包里装,也从地上捡起几块陶片和甲骨片对考古工作者说:“这些碎片倒是古的,拿回去你们研究研究。”接着,毛主席又向安阳地、市领导详细了解了殷墟的面积、范围和附近的地理情况等。毛主席兴致很高,他凭借自己渊博的历史知识向随行人员谈论着殷纣王的历史功过,盘庚迁都安阳的原因,曹操在漳河一带练兵、打仗的情节等。
安阳是殷王朝宫寝、宗庙、祭祀的地方,古物很多,出土了大量的甲骨片、青铜器、骨器、陶器、玉雕等古物,解放后当地农民觉悟很高,主动将挖掘到的古物无偿地献给国家。当毛主席得知后,面带笑容,不住地点头表示赞扬。
下午1时,毛主席一行来到袁林(袁世凯墓地)。穿过牌楼,缓步进入宁静的庭院。看着神道两侧栩栩如生的文武石人、石狮、石马等雕像,毛主席走近雕像,来到石狮跟前,手扶石狮赞叹道:“这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毛主席沿着神道来到袁林中典型的建筑——碑亭,亭内有一巨大的石雕山赑屃卧伏在亭中央,背驮一块巨大石碑。毛主席围着“赑屃驮碑”石雕转了一圈,然后站在碑前,凝视着碑上镌刻着袁世凯的谋士、盟友徐世昌题写的“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的碑文,静静地走出碑亭。
绕过飨堂院来到袁世凯的墓茔处,登上平旷庐的台阶,小山包似的袁世凯坟冢出现在眼前。毛主席绕巨大的坟墓走了一圈后拾级而上,登上袁坟的顶端,神情庄重地环视四周景色。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毛主席缓步走下墓冢,来到平旷庐台阶下,坐在一块条石上,点燃一支香烟,边抽烟边凝视着墓冢。稍事休息后,毛主席开始给大家讲述袁世凯的兴衰史,最后指示说,“要把袁坟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 。
下午2时,毛主席结束了在安阳的视察。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安阳是个好地方,是盘庚迁殷的帝都,又是曹操发家的地方,连袁世凯也看中这个地方,其战略地位很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你们要好好地工作,把安阳建设得更美好!”
从周文王到西门豹,从曹孟德到王懿荣,这些人虽都已作古,我们仍能从历史的缝隙中窥见安阳这座城市的古风古韵。古安阳的文化遗存与古迹遗址,依然在新安阳城里藏龙卧虎,呼唤人们去聆听它的动人历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