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正性思维在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干预作用
2014-11-18杜晓红郭晓玉邹丰彦
杜晓红+郭晓玉+邹丰彦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加正性思维在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干预作用。 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的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增加患者正性思维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采用汉密尔顿评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60天进行评分。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天干预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第60天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增加抑郁症患者的正性思维,可有效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
[关键词] 抑郁症;正性思维;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139-03
抑郁症患者常有情绪悲观、自责自罪观念,焦虑,睡眠障碍,对生活无信心,定向困难,食欲不振和有死亡或自伤自杀行为。其他症状包括思维过程改变,应对功能障碍,行为反应迟缓,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营养失调等多方面异常表现。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70%的自杀患者为抑郁症患者[1]。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成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2],常不自觉对自己或事物保持否定的看法,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增加正性思维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回顾其优点、长处和过去取得的成就,增加患者对自身或外界的正向认识,培养正性的认知方式,打断患者的负性思维[3],使患者从负性情绪中摆脱出来,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护理抑郁症患者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增加正性思维心理护理措施,能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获得较明显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71例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3例,女性48例,年龄16~67岁,文化程度:小学31例,小学以上大学以下32例,大学8例。均无严重躯体疾病,无神经系统疾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干预组,其中干预组37例,男性12例,女性25例;对照组34例,男性11例,女性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医嘱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安全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止患者自伤自杀,积极改善睡眠,保证营养摄入等抑郁症常规护理措施。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抑郁程度及思维情绪进行评价,具体措施如下。①增加正性思维是指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共同回顾其优点、长处和过去取得的成就,增加患者对自身或外界的正向认识,培养正性的认知方式,打断患者的负性思维,使患者从负性情绪中摆脱出来,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②运用正性感染力:医护人员应以饱满的精神去感染患者,要防止抑郁症患者之间的交往;③激励患者调动自身的潜能,改变患者的不良自我认知,对患者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④设置目标行为,督促患者作出积极抉择和行动,充分发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4];⑤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亲人间的情感支持,有效促进患者正性情绪的提高,正性思维决定或影响患者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从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后的行为表现。
1.3 疗效评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5]减分率进行评定,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HAMD减分率<75%为显著进步,25%≤HAMD减分率<50%为进步,HAMD减分率<25%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例数/总例数×100%。HAMD分别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于治疗前、治疗第30、60天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天干预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第60天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心理疾病之一[6]。现代护理学要求,在护理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7],尤其要关注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同于一般人群,他们有着较为特殊的心理需求及心理反应,并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与预后。护理人员详细准确地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规律并实施有效的身心护理,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8]。
HAMD评分从症状学角度反映了抑郁症患者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症状密切相关[9]。增加患者的正性思维,能有效减少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正能量,能使患者在行动中培养积极的态度,并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有正能量的人能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正性情绪越高,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有负性情绪的人则在与环境作用时,过多想到自己的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困难更严重。因此正性思维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10];与抑郁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抑郁症患者因对疾病不能坦然面对而感到悲观失望、焦虑烦躁、缺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11],仅靠药物疗效不够理想。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增加正性思维的方法能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是对抑郁症治疗方法的新尝试。endprint
在护理过程中促发患者自身潜能,协助患者维护自己的权利,树立自我决定意识,帮助他们作出决定,以减轻其精神负担;鼓励患者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与病友的接触中,建立相互关怀和友谊,从中获得成就与满足;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活动,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患者的诸多心理问题,以更好地调整好家庭的适应能力,以发挥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增加正性思维能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认知观念,以及处理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减轻、提早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总之,增加正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可应用于抑郁症等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中,对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辉,杨平,张广.抑郁症康复期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特色及持续心理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2):56-57.
[2] 倪爱华,肖向健.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2):157.
[3] 王金爱.临床实用精神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5.
[5]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4-138.
[6] Zimovetz EA,Wolowacz SE,Classi PM,et al.Methodologies used in cost-effectiveness model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J].Cost Eff Resour Alloc,2012,10(1):1.
[7] 李萍.心理卫生与心理学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25-927.
[8]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227-228.
[9] 杜颖莹,欧红霞.抑郁症睡眠障碍、负性自动思维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43-646.
[10] 王纯.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1] 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435.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在护理过程中促发患者自身潜能,协助患者维护自己的权利,树立自我决定意识,帮助他们作出决定,以减轻其精神负担;鼓励患者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与病友的接触中,建立相互关怀和友谊,从中获得成就与满足;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活动,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患者的诸多心理问题,以更好地调整好家庭的适应能力,以发挥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增加正性思维能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认知观念,以及处理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减轻、提早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总之,增加正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可应用于抑郁症等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中,对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辉,杨平,张广.抑郁症康复期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特色及持续心理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2):56-57.
[2] 倪爱华,肖向健.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2):157.
[3] 王金爱.临床实用精神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5.
[5]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4-138.
[6] Zimovetz EA,Wolowacz SE,Classi PM,et al.Methodologies used in cost-effectiveness model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J].Cost Eff Resour Alloc,2012,10(1):1.
[7] 李萍.心理卫生与心理学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25-927.
[8]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227-228.
[9] 杜颖莹,欧红霞.抑郁症睡眠障碍、负性自动思维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43-646.
[10] 王纯.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1] 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435.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
在护理过程中促发患者自身潜能,协助患者维护自己的权利,树立自我决定意识,帮助他们作出决定,以减轻其精神负担;鼓励患者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与病友的接触中,建立相互关怀和友谊,从中获得成就与满足;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活动,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患者的诸多心理问题,以更好地调整好家庭的适应能力,以发挥在治疗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取得较好的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增加正性思维能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认知观念,以及处理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减轻、提早康复,减少了复发率。
总之,增加正性思维的护理干预可应用于抑郁症等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中,对促进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辉,杨平,张广.抑郁症康复期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特色及持续心理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12):56-57.
[2] 倪爱华,肖向健.抑郁症患者SPECT研究进展[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2):157.
[3] 王金爱.临床实用精神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杨廷忠,施卫星,许亮文.自我效能增强:临床护理的一种思路和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3-395.
[5]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34-138.
[6] Zimovetz EA,Wolowacz SE,Classi PM,et al.Methodologies used in cost-effectiveness models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systematic review[J].Cost Eff Resour Alloc,2012,10(1):1.
[7] 李萍.心理卫生与心理学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925-927.
[8] 陈淑清,王述彭,刘静芬.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227-228.
[9] 杜颖莹,欧红霞.抑郁症睡眠障碍、负性自动思维对疗效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43-646.
[10] 王纯.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心身作用及神经生物学机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1] 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34-435.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编辑:郭静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