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题:母猪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病防控:母猪的精细化饲养
2014-11-18付学平
付学平
(河北方田饲料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400)
1 影响养猪效益的关键点
1.1 猪价
猪价无可厚非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去年上半年猪价下跌长达5 个月之久,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又遇猪价下跌,许多养猪场束手无策,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
因此,要理性对待猪价下跌,认真分析导致猪价下跌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市场低迷期有多长,谷底有多深,搞好市场预测。再根据本养猪场存栏猪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例如这次猪价低迷期,有些养猪专家做了合理的分析预测,认为此次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阶段性产能过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近几年来政府对生猪生产实行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生猪生产发展迅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末,生猪存栏6.18 亿头,同比增长7.9%,出栏2.32 亿头,同比增长6.5%。当前,我国生猪存栏和出栏均处于较高水平。二是能繁母猪比重偏高,产能过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3月末,能繁母猪存栏8671 万头,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年底下降2.3%,能繁母猪占存栏猪比重达11%,高于9%左右的正常水平。三是去年上半年收储的猪肉已到保质期需投放市场;四是春节过后市场进入消费淡季,需求不旺。
1.2 资金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始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不难看出,目前众多猪场出现了资金压力问题,饲料、动保等一些企业也相应推出了短期资金扶持的业务,但是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1.3 猪病
疫病仍然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表明,呼吸系统疾病会降低生产和产肉量10%~50%。
目前,我国猪群中呼吸系统疾病依然占主要地位,猪病的原发性病原多集中在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和猪流感病毒;而继发性病原多集中在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上,原因可能是在大量使用药物后,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被控制了。伪狂犬病则由于广泛用疫苗得到一定控制,发病的机率也大为降低了。
1.4 生产指标
生产成绩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因素。要看一个猪场的生产成绩,重点看他每头母猪年均提供出栏猪数,他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生产指标,例如:母猪年产胎数、分娩率、胎均产活仔数、成活率等等。生产成绩的好坏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猪场的经济效益是猪场场长最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猪场的场长必须会科学的分析猪场经济效益,要搞清猪场盈利或亏损的真正原因,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拿出可行的措施方案。做到心中有数,工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2 后备母猪的饲养
2.1 存在的问题
淘汰率不断上升,性活动表现不明显,饲养培养的难度加大,抗应激能力下降,能量储备能力下降,与祖先比较背膘变薄。
2.2 培育优秀后备母猪的必备条件
丰满的肌肉、足够的脂肪、结实的骨骼、完善的生殖器官。
2.3 后备母猪培育阶段
150日龄时,体重100 千克;体重100 千克时,背膘12~14 毫米;体重在60 千克时饲喂后备日粮;达到100 千克体重后,轻微限饲。
2.4 后备母猪配种条件
220~240日龄;体重135 千克以上;背膘18~20 毫米;第二或者第三个情期再配种。
2.5 不发情原因
遗传因素、季节因素、营养太低、严重疥癣、没有发现、刺激不够、真菌毒素。
3 妊娠母猪的饲养
3.1 妊娠期决定了分娩及哺乳的成败
胎儿发育好,产仔多,活力好;泌乳多,保持繁殖寿命;合理的成本;达到目标增重,使所有母猪背膘在分娩时达到18~20 毫米。
3.2 配种后早期营养控制
美国堪萨斯大学动物营养组研究结果:母猪配种后的48~72 小时是胚胎死亡高峰期,过高的采食量和过高的日进食能量均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产仔数减少。过早大量采食会使血液中孕酮含量下降,胚胎死亡率升高。
3.3 配种后早期营养控制
配种后所有的母猪饲料全部换为妊娠母猪料。建议前7 天饲喂量:2.2 千克/头/天,日进食代谢能的上限:6750 卡路里/头/天。
4 哺乳母猪的饲养
4.1 哺乳母猪过度减重是造成连续性生产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目前大量的研究认为在哺乳期结束时如果母猪减重不超过15 千克最好在10%以内,尚可以接受。因为此时只动用了少量的体储,对母猪连续性的生产性能不会造成破坏。
4.2 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的后果
哺乳期失重每增加10 千克,仔猪断奶体重减少0.5 千克、下胎次活产仔数减少0.5 头、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增加3 天、母猪至少需要50 千克饲料来恢复体重、母猪的受胎率下降5%以上、小猪断奶前存活率下降5%以上、母猪的使用年限下降,淘汰率增加。
4.3 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
胃肠道热应激导致采食量下降,运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器官循环血量减少。延长了食物的停留时间,胃肠道充盈、兴奋饱中枢、抑制摄食中枢,动物采食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