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肉牛现状和形势分析
2014-11-18王银钱吴秀娟闫胜鸿刘会芳
王银钱,吴秀娟,闫胜鸿,刘会芳
(1.河北省畜牧业协会,河北石家庄050000;2.行唐中学,河北行唐050600;3.河北省动物卫生检验监督所,河北石家庄050081;4.石家庄神九动物疾病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00)
因肉牛牛源市场供求矛盾加剧和受国家可繁母牛补贴政策的影响,河北省农区和农牧交错带规模化母牛场和养殖户不断增加。河北省肉牛养殖增长迅速,存栏量比去年上升,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1 现状
据统计,2013年全省肉牛出栏325.3万头,存栏199.5万头,据测算能繁母牛存栏240.25万头,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5.52%、23.77%、3.39%;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4.42%,5.42%,2%。2014年估算新建规模肉牛场50个,新增母牛3万头,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借鉴奶牛养殖进行了技术改造,牛舍设计和规划有所超越,但由于全省面积大,环境气候不同,饲养模式差别很大,如坝上地区采用放牧和半舍饲模式、山区采用自由散栏式生态舍饲模式、平原农区采用自由散栏式生态舍饲模式等,差别很大。现将调研的重点市县肉牛养殖情况具体分述如下:
1.1 廊坊市
河北廊坊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小型养殖户较少,前几年一直是河北省的架子牛育肥大市,但随着牛源紧张和价格上涨,育肥存栏量在不断下降,但随之出现了规模母牛场数量增加。在充分与廊坊市畜牧局主管人员座谈交流的基础上,又一同走访调研了廊坊市文安县和三河市的两家规模化母牛养殖场。
1.1.1 文安县北方田园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牛场存栏西门塔尔肉牛800头,其中能繁母牛有500头,全部采用舍饲喂养,已经连续四年使用德系西门塔尔(弗莱维赫)进行改良,其中部分母牛产奶高峰期能达到25~30千克,但遗憾的是仅有十几头挤奶,供本场职工饮用,其他没能开发乳肉兼用性能。公司总经理刘永利介绍,由于公司自有土地4000亩,种植的玉米全部做青贮,种植和收购设备齐全,饲料成本较低,每头母牛每年饲养成本能够控制在3000元内,而犊牛由于使用西门塔尔和德系西门塔尔杂交,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并且母牛乳汁充裕,使得犊牛在7月龄体重可以达到200~250千克,出栏价格在8000元,因此通过几年运转,年年盈利,计划扩大规模,基础母牛800头,母牛存栏1200头。
1.1.2 三河市福成五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牛场是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三河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原来全部采用购入架子牛采用舍饲喂养进行短期育肥。但针对育肥牛源紧缺问题,该场已经改变传统架子牛饲养方式,目前存栏肉牛8000多头,繁殖母牛6000多头,并准备下一步建造母牛繁育舍、多购进能繁母牛,大力推进母牛繁育工作,提高后备屠宰牛存栏量。座谈中发现,由于规模化养殖,受饲料成本和繁殖率影响很大,使得养殖成本偏高,没有什么利润。
1.2 承德市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北部,属于农牧交错带及燕山山区,经济欠发达。该市是河北省肉牛养殖和母牛存栏大市,母牛存栏3万头以上的县有4个。其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隆化县母牛存栏在25万头左右,我们实地走访考察了5个家庭养牛户(存栏10~30头母牛)和围场县裕泰和养牛专业合作社(存栏母牛500多头)。
1.2.1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包括坝上和坝下两部分,肉牛育肥和母牛养殖基本以小型养殖户为主(5~30头),规模化牛场只有一家即围场县裕泰和养牛专业合作社(存栏母牛500多头),没有屠宰加工企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较低。饲养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饲养方式基本采取半放牧半舍饲的自繁自育模式,其中6~9月份放牧,其他时间舍饲;公牛采取放牧或集中育肥饲养,400千克左右出栏运往农区继续育肥。放牧期间2~3天补盐一次;舍饲期间每天每头牛补饲精料1~1.5千克,粗饲料一般是玉米干秸秆(坝下)或玉米青贮(坝上地区)。因此,一般舍饲期间饲料成本每天每头6~7元,放牧大部分采取集中专业放牧,4个月放牧时间每头牛只需交260~280元的管理费用。大多数养殖户估算母犊6月龄8000元,每头母牛每年可以有2000元左右的利润(人工费包括其中),育肥13个月龄出栏,价格10000元,利润2000元左右。
1.2.2 隆化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有十几家规模化育肥场,有一家屠宰加工企业,但没有规模化母牛场。母牛养殖基本以小型养殖户为主(5~30头),最大规模不超过100头母牛,养殖情况和围场相似。而部分舍饲养殖母牛的养殖户则表示利润很低,不足1000元。
1.3 秦皇岛市
抚宁县玉洁肉牛养殖有限公司母牛存栏350头,全部为和杂牛,采用生态舍饲养殖,周围果园,定期放音乐,除去牛舍折旧和饲料人工费用,每头牛每年利润估算3000元。
1.4 石家庄市和保定市
石家庄三县与保定阜平县地处太行山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当地农民历来具有养牛习惯,肉牛存栏总数约达20万头以上,在“小规模、大群体”和“西繁东育”的发展战略带动下,山区农民利用广阔山场家家户户从事“散养”形式的母牛繁育事业;丘陵、平原农民充分利用丰富秸秆资源进行架子牛育肥,从而涌现出大量养牛专业户、专业村,是全国重要的肉牛储备与生产基地。90年代中后期,当地养牛业出现滑坡,养牛数量和规模迅速减少。原因主要有:一是1996年水灾,造成粮食、饲料和饲草短缺。二是实行封山育林和禁牧政策,改为舍饲后的母牛养殖比较经济效益大幅降低。而近几年,当地养牛业又有所回温,能繁母牛养殖规模化比重逐渐加大,母牛养殖大户明显增多。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价格带动。在全国商品牛源持续紧张的影响下,架子牛价格节节攀升,目前市场价格约34.2元/千克,比3年前增长约一倍多,促使农户养牛积极性提升;二是社会资金推动。很多工商资本拥有者看到了母牛养殖业的商机和效益后迅速涌入,推动肉牛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5 衡水市
衡水市地处华北平原地带,当地牛业具有典型的农区养殖特点。该地区肉牛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三年之内已建成千头能繁母牛养殖场2个,其中衡水亿通养殖有限公司购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本地肉牛进行改良,并实现规模化饲养,现已存栏西门塔尔母牛5000头,并已筹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2 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基本特点
2.1.1 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业大部分为近3年内开始兴起
在几个调研地区内都能看到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从业者,存栏规模在100~5000头不等,养殖比重占到当地总存栏数的20%以上,但大部分为3年内开始投产,由于母牛养殖周期较长,因此大多尚未见到效益回报。而据阜平县腾达养殖公司负责人(矿产商)估测,在当地山区发展适度规模母牛养殖,存栏数保持在1000头左右,规模化效益最为理想。
2.1.2 肉牛养殖方式均为舍饲
本次调研地区无论是山区还是农区,在禁牧政策的限制下,肉牛饲喂方式均采取舍饲喂养,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平均养殖每头母牛带犊的成本约为5000~6000元/年,以元氏县永泽养殖有限公司为例,每头母牛带犊年均饲养成本明细如下。
每头母牛带犊年均饲养成本明细
2.1.3 产业利润呈现“倒挂”
据调查,目前在当地购进350千克架子牛的价格约为34.4元/千克,出售600千克的育肥牛价格约为25.6元/千克,价格差4.4元,呈明显的“倒挂”状态。因此,当地许多育肥专业户都逐渐转型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已成为当地肉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标志。
2.1.4 肉牛养殖零投保,企业普遍呼吁养牛保险扶持政策出台
规模化养牛企业均表示对投保肉牛养殖保险的需求迫切,但受限于当地饲养管理成本较高,如再增加投保成本,将会大大削减养殖效益,甚至导致无利可图,因此企业普遍呼吁养牛保险扶持政策出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风险,也可对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更多便利。
2.1.5 新兴规模化母牛养殖企业多为工商资本流转形成
本次调研走访的规模化母牛养殖企业如元氏县永泽养殖有限公司,元氏县嘉宏牧业有限公司,阜平县冀隆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阜平县腾达养殖公司,衡水亿通养殖集团等都是当地的肉牛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前身均为矿工及地产企业,显而易见,近年来国内肉牛业蕴含的巨大商机一直被社会资本所关注,他们也将成为未来肉牛业发展的主力军,引领中国肉牛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2.2 存在问题
2.2.1 牧区繁殖母牛本交比例较高
牧区繁殖母牛还存在季节发情明显的问题,多集中6~8月份。由于放牧时发情牛无法固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采取本交,而本交牛是未经选育的公牛或育肥用公牛,严重影响下一代肉牛品质。尽管主管部门想尽办法如放牧前诱导发情,集中配种,但受母牛体况较差(补饲不到位)的影响,还是有一部分会在牧草丰盛季节发情,导致本交比例较高,品种退化。
2.2.2 小型养殖户没有育种记录和生产档案
调研的小型养殖户中的母牛基本没有系谱或配种记录,更没有选育方向。盲目选择公牛,甚至出现近亲。规模肉牛养殖场对饲养什么品种母牛,怎样进行育种和品种改良,定位在什么档次和发展方向等目标均不明确。
2.2.3 繁殖成活率较低
调研中发现无论是规模牛场还是养殖户,繁殖成活率普遍较低,有的甚至不足70%,个别能够达到80%~85%,舍饲养殖牛的体况普遍偏胖,而半放牧半舍饲牛的体况普遍偏差。
2.2.4 舍饲养殖母牛利润较低
无论是家庭养殖户还是规模化母牛场,由于养殖过程饲料成本较高,特别是规模化牛场管理和人工投入较高,普遍利润较低,甚至有的赔钱。
3 形势分析
3.1 母牛存栏量短期内增幅不大,牛源始终短缺状态,再加上生产周期长、饲料费、人工费上涨等原因,肉牛价格长期处于高价运行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3.2 犊牛价格高于育肥牛价格,产业利润“倒挂”现象将长期存在,育肥专业场(户)都逐渐转型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已成为当地肉牛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标志。
3.3 近年来国内肉牛业蕴含的巨大商机一直被社会资本所关注,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转入肉牛养殖行业将越来越多,投资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养牛水平和标准增高,将严重冲击原来的养牛观念和思维模式,各种先进的设备和经验(TMR的应用等)将充分应用于肉牛产业,肉牛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速度加快。
3.4 各种肉牛合作组织的合作形式由原来的松散型向密集型、利益均衡型转化,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
3.5 高档肉牛养殖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将长期处于盈利状态。
3.6 随着政府对母牛繁育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舆论引导,肉乳兼用牛品种的乳用性能充分利用将提上日程,德系西门塔尔牛价格将处于高位运行,选种选育工作将在规模养殖场逐渐展开。
4 建议
4.1 加强对标准化规模母牛养殖场建设的引导
各级政府应当对母牛养殖进一步规范,细化母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技术要求。在牛场项目审批过程和审批后,各地职能部门应当对本地区养殖场进行区域规划,对新建规模化母牛场的布局和牛场的实用性进行跟踪和引导,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牛舍安全、标准和实用。减少建设后不符合生产工艺和防疫要求而进行改造,造成重复建设致使投资费用增加和浪费等。
4.2 对繁殖母牛进行良种登记,加强人工授精普及力度
在实施母牛养殖风险补贴的同时进行良种登记和生产档案记录,加快人工授精普及力度,通过选种选育,提高母牛的良种化水平,提高个体的综合生产性能,杜绝本交和近亲交配现象。
4.3 加强繁殖母牛技术研究与培训
针对目前繁殖母牛养殖技术落后、繁殖率较低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繁殖母牛按照不同生理阶段分群饲养,日粮配方优化技术,TMR饲喂技术、良繁技术等新技术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肉牛养殖的整体水平。
4.4 设立母牛保险扶持政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规模化养殖所带来的风险,也可对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提供更多便利。
4.5 政府舆论应对肉牛养殖向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引导,鼓励山区尾矿改造后进行肉牛生产,对周围栽果树和防护林、种植牧草、加固梯田、道路修整、水电配套上进行补贴,既促进了肉牛生产,又杜绝山区泥石流的发生,减少了原来尾矿对周围村庄的危害隐患,同时又减少大型养殖场占用平原农田对粮食种植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