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唱腔的语言艺术浅议

2014-11-18杨小平

戏剧之家 2014年19期
关键词:唱腔戏曲分析

杨小平

摘 要:说起戏曲,人们首先想到唱,唱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因此,老百姓习惯把戏曲演员称为 “唱”戏的。中国戏曲有几百个剧种,每个剧种都各有各的腔调,可见“唱”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从古至今,无论曲牌体还是板腔体,不同剧种,各类声腔,都有各自的代表作品和经典唱腔。

关键词:戏曲;唱腔;分析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010-01

许多从事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对戏曲语言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例如,李渔所提出的“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还有“说何人”、“肖河人”、“议某事”、“切某事”以及“景书所睹,情发欲言”等等,都是我们今天戏曲创作仍然要遵循的原则。

今天戏曲语言的实际状况,对照古人提出的要求,应该说是有距离的。至于像今人所要求的诸如性格化、哲理化等高标准,一般说能够达到的就更少了。当前戏曲剧本普遍存在的语言上的毛病,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陈俗腔

在戏曲语言中有大量的陈词滥调,似通非通,词不达意,泛语水词,随处可见。像什么“听一言不由人七窍生火”、“心肺炸”、“珠泪滚”等唱词成了一个俗而滥的套子,它已无法成为人物思想感情的真正表叙,自然也就无从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二、文人腔

文人作戏,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免不了酸溜溜、文诌诌,不易写出人物的神韵,以古文上的词藻代替生活的语言去写戏。所以,写出来的唱词死气沉沉。有的竟云天雾地,不知所云。

产生上述这两种腔调的原因,其实质就是四个字:“空洞无物”。而空洞无物的根源就是生活贫乏,对社会、对事情、对人生缺乏了解。这无须多做论证。因为对社会、人生缺乏了解,自然也不可能会有生动活泼的语言贮藏在胸中。因此在唱词写作上除了陈腔俗套、寻章摘句、敷衍成篇,别无他法。

三、唱词是唱腔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水断,勉强挤出几滴来,也是烂泥浆。生活就是源头活水,生动充实,生活语言丰富,写起来自然会滔滔滚滚,淋漓酣畅。写戏曲唱词如此,写其他文章亦如此。可以这样说:一个戏曲作者,如果生活底子厚,对人的了解深,他的剧本语言至少不会是空洞无物的。即或是音律上、音韵上有值得推敲之处,但总会比满纸陈词俗调,堆砌陈腐字句要强得多。因此,生活是写好戏曲唱词的基础。那些好的、成功的唱词绝不是作者关起门来冥思苦想而编造出来的,它必须是那些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在作者的头脑中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出来的。没有深厚的生活基础,怎么会了解人?不了解人,如何熟悉人物的性格?如何会有生动的性格化语言?至于哲理性的语言,那更是非得从生活中提炼不可。这种高标准的语言,凡是搞创作的人,无不以其要求自己,但真正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应该提倡戏曲作者首先努力向生活语言的目标靠近。当然,这不如性格化、哲理化的提法动人,但这样的唱词一目了然,不拐弯,不生涩。它要求作者必须到生活中去淘金。我想,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好,性格化、哲理化的东西就会不求自来,就会在你的胸中笔下逐渐显现。这种必须从人物身上迸发出来的东西,不是一个作者冥思苦想所能够得到的。

戏曲演员都知道,要想更好的表达剧意,必须有好的唱词做基础。当你沉浸在人物的感情深处,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在翻腾起伏的感情浪潮中,凝练出一句精美、准确的语言时,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创作境界啊!在传统的戏曲唱词中,很多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宝贵经验。例如关汉卿的《单刀会》的第四折:关羽乘着小舟,单刀赴会,船到中流,周仓说:“来到大江中流也!”关羽说:“看了,这大江是一派好水也!”随即唱出了[新水令]第一句:“大江东去浪千叠。”这一句把关羽的英雄气概融进了万顷波涛的东去大江之中,接着作者就写下了“无数吊古伤今”这充满对汉家山河破灭的惨切情怀的词句。当周仓说:“好一江水”时,关羽说:“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眼前的“大江东去浪千叠”,竟全是英雄眼中的英雄血!这种豪迈悲壮的语言,如果不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的感情与精力,怎么会迸发出来?

此外,戏曲演唱的语言要精炼简洁,观众容易听懂,因此,要求唱词做到惜墨如金。可有可无的唱词,坚决不写。凝炼是写好戏曲唱词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戏曲完成舞台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唱腔的语言文字部分。担负着介绍剧情、描写环境……戏曲唱词是传统诗词曲的继承与发展,有比较固定的韵律与格式。

猜你喜欢

唱腔戏曲分析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