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2014-11-18周毅张小斌杜强余燕傧赵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8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内镜

周毅+张小斌+杜强+余燕傧+赵俊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行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内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35-03

胆囊结石是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成年人,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且女性多于男性[1-2]。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最为常见的继发性结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微创是现代外科的必然趋势,是无菌术后人类医学界又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创新。随着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逐渐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方法[3-6]。本文对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均经ERCP、CT及B超确诊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35例,女43例;年龄35~76岁,平均(46.4±5.3)岁;病程0.6~8年,平均(4.1±1.6)年;结石直径7.4~17.3 mm,平均(11.9±3.6) mm;发热41例,腹痛69例,黄疸43例。观察组:男37例,女41例;年龄36~76岁,平均(46.7±5.2)岁;病程0.8~7年,平均(4.3±1.4)年;结石直径7.6~17.8 mm,平均(12.1±3.3) mm;发热43例,腹痛70例,黄疸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全麻,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探查胆囊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后,分离胆囊三角,切开胆总管,石钳取出胆总管结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探查胆道,确证无结石,置T管引流,再行胆囊切除术。

1.2.2 观察组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局麻,胆管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网篮取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确证无结石,病情稳定一周后,取头高足低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结石复发、胆漏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结石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7-9]。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源于其手术方式直观,手术成功率高,但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大,术后恢复较为困难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主要源于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0-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陈喜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08-109.

[2] 张德重.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5-1038.

[3] 王天游,王卫军,孙金兵.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 18(26):68-69.

[4] 闫永堂.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84-85.

[5] 刘金有.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2-3593.

[6] 吕志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43-44.

[7] 肖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40-141.

[8] 柳再奎.腹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 14(3):171-173.

[9] 何光平.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1998-1999.

[10] 张延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9-40.

[11] 林雍熙,梁智强,杜国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2009,4(15):33.

[12] 徐文华.腹腔镜联合内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61-62.

[13] 陆军,童宗培,潘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 4(1):192-193,196.

(收稿日期:2014-08-05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行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内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35-03

胆囊结石是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成年人,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且女性多于男性[1-2]。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最为常见的继发性结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微创是现代外科的必然趋势,是无菌术后人类医学界又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创新。随着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逐渐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方法[3-6]。本文对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均经ERCP、CT及B超确诊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35例,女43例;年龄35~76岁,平均(46.4±5.3)岁;病程0.6~8年,平均(4.1±1.6)年;结石直径7.4~17.3 mm,平均(11.9±3.6) mm;发热41例,腹痛69例,黄疸43例。观察组:男37例,女41例;年龄36~76岁,平均(46.7±5.2)岁;病程0.8~7年,平均(4.3±1.4)年;结石直径7.6~17.8 mm,平均(12.1±3.3) mm;发热43例,腹痛70例,黄疸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全麻,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探查胆囊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后,分离胆囊三角,切开胆总管,石钳取出胆总管结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探查胆道,确证无结石,置T管引流,再行胆囊切除术。

1.2.2 观察组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局麻,胆管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网篮取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确证无结石,病情稳定一周后,取头高足低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结石复发、胆漏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结石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7-9]。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源于其手术方式直观,手术成功率高,但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大,术后恢复较为困难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主要源于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0-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陈喜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08-109.

[2] 张德重.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5-1038.

[3] 王天游,王卫军,孙金兵.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 18(26):68-69.

[4] 闫永堂.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84-85.

[5] 刘金有.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2-3593.

[6] 吕志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43-44.

[7] 肖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40-141.

[8] 柳再奎.腹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 14(3):171-173.

[9] 何光平.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1998-1999.

[10] 张延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9-40.

[11] 林雍熙,梁智强,杜国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2009,4(15):33.

[12] 徐文华.腹腔镜联合内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61-62.

[13] 陆军,童宗培,潘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 4(1):192-193,196.

(收稿日期:2014-08-05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行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腹腔镜;内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5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a)-0035-03

胆囊结石是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成年人,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且女性多于男性[1-2]。胆总管结石是一种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最为常见的继发性结石,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微创是现代外科的必然趋势,是无菌术后人类医学界又一次里程碑意义的创新。随着腹腔镜及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逐渐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方法[3-6]。本文对本院治疗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156例均经ERCP、CT及B超确诊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35例,女43例;年龄35~76岁,平均(46.4±5.3)岁;病程0.6~8年,平均(4.1±1.6)年;结石直径7.4~17.3 mm,平均(11.9±3.6) mm;发热41例,腹痛69例,黄疸43例。观察组:男37例,女41例;年龄36~76岁,平均(46.7±5.2)岁;病程0.8~7年,平均(4.3±1.4)年;结石直径7.6~17.8 mm,平均(12.1±3.3) mm;发热43例,腹痛70例,黄疸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结石直径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全麻,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探查胆囊和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后,分离胆囊三角,切开胆总管,石钳取出胆总管结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探查胆道,确证无结石,置T管引流,再行胆囊切除术。

1.2.2 观察组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局麻,胆管造影,确定结石位置及大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网篮取石,生理盐水冲洗胆总管,确证无结石,病情稳定一周后,取头高足低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结石复发、胆漏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结石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7-9]。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与胆囊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源于其手术方式直观,手术成功率高,但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包括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大,术后恢复较为困难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不断完善与广泛应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取石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主要源于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及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0-13]。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排便、排气、禁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胆漏、结石复发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红卫,陈喜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1):108-109.

[2] 张德重.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5-1038.

[3] 王天游,王卫军,孙金兵.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 18(26):68-69.

[4] 闫永堂.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12):84-85.

[5] 刘金有.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2-3593.

[6] 吕志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43-44.

[7] 肖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140-141.

[8] 柳再奎.腹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 14(3):171-173.

[9] 何光平.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8):1998-1999.

[10] 张延科.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6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9-40.

[11] 林雍熙,梁智强,杜国平.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2009,4(15):33.

[12] 徐文华.腹腔镜联合内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61-62.

[13] 陆军,童宗培,潘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 4(1):192-193,196.

(收稿日期:2014-08-05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内镜下电灼术治疗梨状窝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