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探讨

2014-11-17陈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数学教学

陈静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在动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兴趣化,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挖掘数学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和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而作出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18-01

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探索新知的前提,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小学生而言,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学习数学。

一、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的天堂,是孩子积极投身与学习的先决条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抓住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喜欢置身于卡通动画、童话等美妙、有趣、生动的情境中;也非常天真、可爱、稚气,只要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人、事、物以及场景,都能被深深地吸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伊始,精心创设孩子们喜爱的情境,让孩子们一上课就被深深吸引,自然融入其中,快乐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一课时,我创编了《三只小猪》的故事情境:三只小猪要盖新房子了,它们的好朋友知道了,来帮助小猪盖房,小猴、小羊、小马帮小猪搬木头,有四根木头,一只小动物搬一根;小猪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款待它们的朋友,它们准备了五个苹果,三个桃子,二个西瓜。它们把那些好吃的放在桌子上,还准备了四个凳子让好朋友休息。边讲故事边出示课件,让孩子们如临其境,这时便提出问题:小猪拿来款待朋友的东西那种最多?为什么?等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学生在思考、讨论、解决问题问题的同时,学习积极性极高。教学情境可以是故事、童话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还可以是现实情境,不过要牢记,不管什么样的情境,都应从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以让他们感兴趣为设计意图,从而激起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导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只要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素材,他们一定会很乐意地参与思考。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获取知识。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为了让学生加深体验,安排了两次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从探索中获得新知。第一次活动: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在摆小捧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够减要拆开一捆的道理。第二次活动:看算式,想一想。让学生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的已有经验,联系刚才摆小棒时形成的直观认识,想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其次,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如:口×口=12有几种填法,运用乘法口决,学生很快得到“2×6、4×3、12×l”等算式,并得到6种填法。在培养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练习效果,树立自信心,发展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观察中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师如父母,教师是孩子最信赖的人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并且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对他所教的科目丝毫不感兴趣。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教师应该具有服务精神,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多方面的服务。其次,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一定要高,有良好的任何和独特的魅力,并且要善于展现自己广博的知识,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一种崇拜感,继而对数学产生崇拜感。教学中只要教师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部奉献给学生,那么一定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强化,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

四、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广泛的,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学生在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并激发了学习兴趣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例如,在低年级组织全班性的数学表演会,通过讲数学故事、猜数学谜语、做数学游戏等活动,发展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小常识,出数学墙报等活动。为其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趣味化,实践化,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慢慢积累、总结,不断提高。

总结:以上是笔者对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小学的教学应是兴趣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找到不同的适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和积累,不断创新,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