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小学数学教法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14-11-17刘三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新课程创新

刘三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越来越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代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遵循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对新课标的研究,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如小组合作、情景模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38-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掌握这些新理念,打破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应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生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小组学习是一种集体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上《统计》这一课时,老师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自主进行分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如统计班里的同学年龄,首先需要分工,需要有人调查,有人记录,通过分工让同学们共同合作完成统计的任务,这样可以让同学从小学就培养团队合作的理念。同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到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模拟实际生活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学会采用数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使数学走进生活。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我们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设置两个的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

通过模拟情景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可以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三、适度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动力技能的重要动力”。依据这一理论,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谓事半功倍。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以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的动感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数学学习中,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如果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够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课堂效率;从多种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乔 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4).

[2] 杨海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

[3] 孙李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浅析[J].吉林教育,2009(29).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新课程创新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