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模式研究

2014-11-17吴晓杨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20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

吴晓+杨成

摘 要:文章首先阐明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深度学习的五个学习模式,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深度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移动学习 深度学习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0-00-02

1 前言

移动网络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技术更新的速度也非常快,网络资源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为人们投供非常大的信息量,而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校园引入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把移动网络与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教育科研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在移动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高校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的占有率,使大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模式走出传统的课堂,充分利用各种模式开发移动网络资源,扩大眼界,接触到更多的、更广泛的知识,增加知识的积累,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做准备。

2 深度学习的含义以及特点

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指对所学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解或者是记忆的基础之上,还要形成自己的理解与分析,能够对学习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所学知识想成一定的评价,并且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重组,与新知识进行很好地衔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是在传统学习基础上的一种进步,通过深度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与灵活的运用。

2.1 深度学习的特点

(1)联系与构建是深度学习具备的特点之一,学习者通过深度学习,在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通过内在的逻辑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使所学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2)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批判。深度学习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学习者主动对知识的探索,丰富了学习者的知识积累,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加工、思考,并且批判性的吸收知识。

(3)学习者在对知识掌握与贯通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应用,还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使自身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 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深度学习分析

3.1 关于移动学习特点的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移动学习还没有形成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维基百科网站对移动学习的定义是:能够跨越各种情境、地点以及手持式移动技术支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说移动学习不仅包括移动与固定技术相结合的,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进行学习的方式,同时也包括个人或者是移动设备作为教学或者是学习手段的课堂学习以及扩增实境学习。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学习方式主动化、学习时间随意化、相互交流快捷化。

3.2 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分析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其学习模式也比较多,但是目前为止主要的研究模式是情境认知模式,下面我们就看一看这种模式的具体研究过程。

所谓的情境认知应用模式就是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这个问题情境需要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终端设备才可以真实的再现问题发生的情境。然后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个情境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理解。这种应用模式根据其研究主攻方向的差别,又可以细化为参与模拟的体验式学习、情境感知学习、移动探究性学习以及基于问题解决的移动学习这几种学习范式。这些范式为学习者更好的参与到深度学习中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移动环境下的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移动环境中是否具备实现基于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详细的分析一下:

3.3.1 硬件平台的发展程度

在移动环境下高校大学生进行高效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硬件支撑平台,而我国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满足高效学习的这个要求。目前我国的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网络技术逐步提高,无线网络遍布到全国各地,使无线网络的使用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畅通无阻的使用它。多种社会性的软件为高校大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提供了比较便利的条件,如QQ聊天、微博以及谷歌地图等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研究观点等。

3.3.2 丰富的网络资源

除了具有良好的硬件条件以外,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也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提供信息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网络世界里有着大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资源,通过这些资源,大学生可以就研究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从而扩大自身的知识含量。

3.3.3 应用与迁移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得到发展

移动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最大不同点就是“情境”,其他的学习方式是使用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描绘出一个真实的情境,但是移动学习可以在移动设备及其网络的帮助之下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可以用我们的视觉看到的情境,移动网络的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模式。使知识融合在情境之中,与传统的采用书本进行学习的方法相比,这种模式显然更加适合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做到了学以致用,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在移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深度学习可以构建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上。大学生可以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观点与感悟共同协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把这个模式具体划分为五个模块。endprint

首先提出索要结局的问题,然后建立学习小组或者是一个人为单位进行个别化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行为、总结研究的经验,并且分享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研究学习的展开。

4.1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块

启动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大学身带着问题的紧迫感去展开学习,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社会性的新学习软件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组成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协作、群策群力、共同交流各自的观点,在讨论中总结经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4.2 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块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采用个人单独学习的方法与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方法一起协同合作完成问题的解答。这就是这个模块的两种学习方式:协作与个别化学习。其中个别化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网络上获取知识,获得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但是由于其学习过程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所以获得的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协作学习就可以完全弥补个别化学习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协作学习方式不仅从网络获得必要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借助的对象可以是学习伙伴,也可以是教师,其形式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写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与交流交换彼此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通过协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精神,减少个人学习的孤独感,激发学习的热情,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为学习增添强劲的动力。不仅如此,不同人、不同视角的阐释,便于学习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内容,还有助于人们从历史维度、时代高度、专业角度全面辩证的考虑问题。从下面的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图中我们可以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4.3 移动条件下的实时交流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作用是为大学生提供在移动网络学习与交流的方式,它扩大了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展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主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移动技术的支撑下使用微信、短信以及QQ聊天等方式实现研究信息的交流,高校还可以搭建一些网络交流平台,如专家在线、在线答题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这个模块的作用,如,通过移动QQ可以实现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在线视频聊天,还可以充分利用移动QQ的空间日志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个软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交流研究成果、学习资料,使交流的方式不仅限于简单的交谈,还可以实现文件的传递。

4.4 实际应用模块

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深度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设置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促进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实际应用模块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改进,使他们通过检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深度学习中。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对研究的问题给予彻底的解决,则要重新收集资料、积累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则又需要查询资料、互相交流,如此往复循环,最终使问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决。至于学生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可以通过教师为学生设定。

4.5 反思与总结分享模块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只有不断反思与总结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反思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把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反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既是探究与评价,也是自省与思考。可见反思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学习的反思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的工具——空间日志以及微博等形式予以表现。通过反思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避免。使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发展,更深一步的促进深度学习模式的发展。

5 结语

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高校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模式的研究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的方便条件,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与知识的实际用能力,为大学生们今后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参考文献:

[1]张珑.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6).

[2]张钰梅.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

[3]陈金灿.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陈意.基于移动学习的深度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4—26.

[5]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011(12).endprint

首先提出索要结局的问题,然后建立学习小组或者是一个人为单位进行个别化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行为、总结研究的经验,并且分享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研究学习的展开。

4.1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块

启动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大学身带着问题的紧迫感去展开学习,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社会性的新学习软件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组成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协作、群策群力、共同交流各自的观点,在讨论中总结经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4.2 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块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采用个人单独学习的方法与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方法一起协同合作完成问题的解答。这就是这个模块的两种学习方式:协作与个别化学习。其中个别化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网络上获取知识,获得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但是由于其学习过程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所以获得的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协作学习就可以完全弥补个别化学习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协作学习方式不仅从网络获得必要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借助的对象可以是学习伙伴,也可以是教师,其形式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写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与交流交换彼此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通过协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精神,减少个人学习的孤独感,激发学习的热情,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为学习增添强劲的动力。不仅如此,不同人、不同视角的阐释,便于学习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内容,还有助于人们从历史维度、时代高度、专业角度全面辩证的考虑问题。从下面的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图中我们可以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4.3 移动条件下的实时交流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作用是为大学生提供在移动网络学习与交流的方式,它扩大了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展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主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移动技术的支撑下使用微信、短信以及QQ聊天等方式实现研究信息的交流,高校还可以搭建一些网络交流平台,如专家在线、在线答题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这个模块的作用,如,通过移动QQ可以实现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在线视频聊天,还可以充分利用移动QQ的空间日志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个软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交流研究成果、学习资料,使交流的方式不仅限于简单的交谈,还可以实现文件的传递。

4.4 实际应用模块

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深度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设置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促进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实际应用模块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改进,使他们通过检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深度学习中。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对研究的问题给予彻底的解决,则要重新收集资料、积累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则又需要查询资料、互相交流,如此往复循环,最终使问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决。至于学生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可以通过教师为学生设定。

4.5 反思与总结分享模块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只有不断反思与总结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反思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把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反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既是探究与评价,也是自省与思考。可见反思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学习的反思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的工具——空间日志以及微博等形式予以表现。通过反思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避免。使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发展,更深一步的促进深度学习模式的发展。

5 结语

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高校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模式的研究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的方便条件,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与知识的实际用能力,为大学生们今后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参考文献:

[1]张珑.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6).

[2]张钰梅.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

[3]陈金灿.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陈意.基于移动学习的深度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4—26.

[5]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011(12).endprint

首先提出索要结局的问题,然后建立学习小组或者是一个人为单位进行个别化的学习,在学习中通过在网上查询资料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行为、总结研究的经验,并且分享在研究中获得的成果,进一步促进研究学习的展开。

4.1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块

启动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使大学身带着问题的紧迫感去展开学习,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社会性的新学习软件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组成学习小组,大家共同协作、群策群力、共同交流各自的观点,在讨论中总结经验交流、分享研究成果。

4.2 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块

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采用个人单独学习的方法与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方法一起协同合作完成问题的解答。这就是这个模块的两种学习方式:协作与个别化学习。其中个别化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从网络上获取知识,获得对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但是由于其学习过程是由一个人完成的,所以获得的知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协作学习就可以完全弥补个别化学习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局限性,协作学习方式不仅从网络获得必要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他人进行知识的交流,借助的对象可以是学习伙伴,也可以是教师,其形式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写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与交流交换彼此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通过协作学习还可以增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精神,减少个人学习的孤独感,激发学习的热情,进一步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为学习增添强劲的动力。不仅如此,不同人、不同视角的阐释,便于学习者全面准确的理解内容,还有助于人们从历史维度、时代高度、专业角度全面辩证的考虑问题。从下面的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模式图中我们可以对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4.3 移动条件下的实时交流模块

这个模块的主要作用是为大学生提供在移动网络学习与交流的方式,它扩大了大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展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主阵地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在移动技术的支撑下使用微信、短信以及QQ聊天等方式实现研究信息的交流,高校还可以搭建一些网络交流平台,如专家在线、在线答题等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这个模块的作用,如,通过移动QQ可以实现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在线视频聊天,还可以充分利用移动QQ的空间日志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这个软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的特点;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交流研究成果、学习资料,使交流的方式不仅限于简单的交谈,还可以实现文件的传递。

4.4 实际应用模块

知识的灵活应用是深度学习区别于传统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在设置的特定情境中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以此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促进深度学习的进一步开展。实际应用模块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检验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改进,使他们通过检验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更加积极的投身到深度学习中。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对研究的问题给予彻底的解决,则要重新收集资料、积累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则又需要查询资料、互相交流,如此往复循环,最终使问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决。至于学生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则可以通过教师为学生设定。

4.5 反思与总结分享模块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只有不断反思与总结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反思可以把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使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把这种良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反思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既是探究与评价,也是自省与思考。可见反思对学习的重要作用,对于学习的反思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的工具——空间日志以及微博等形式予以表现。通过反思可以使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总结,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予以避免。使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发展,更深一步的促进深度学习模式的发展。

5 结语

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高校大学生的深度学习模式的研究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的方便条件,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们的自主探索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与知识的实际用能力,为大学生们今后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贡献打下良好的基础。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参考文献:

[1]张珑.移动学习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6).

[2]张钰梅.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5).

[3]陈金灿.大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环境进行学习的探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

[4]陈意.基于移动学习的深度学习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4—26.

[5]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01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