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2014-11-17顾阳
顾阳
摘 要: 素质教育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智力对一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家都有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一直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对非智力因素,多数人都忽视或轻视它们。为什么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因为学校的宗旨是育人,而育人既要育体,又要育心、育情,只有使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身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学生 非智力因素
1.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学校体育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的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五个方面。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可以帮助人们确定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对人的学习具有不断强化的作用。
2.2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他不仅决定学生学习的目的、态度,而且决定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个人只有动机明确了,有了学习的目标,才会有内在动力。
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渴望探求某一事物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当某一个人对某一事物发生强烈兴趣时,他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学得好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
情感: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并不是无动于衷的,总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主观体验就是情感。情感能直接转化为人们的学习动机,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意志:意志是坚持、自信、精益求精等优良品质的总称。意志是构成思想品德的重要成分,是一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是人们遇到各种困难时,对待困难的态度及克服困难的行动。
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他在学生的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具体表现在对学习充满信心,有进取心、事业心、创造性。在学习中对学习成绩的提高起推动的作用。
2.3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2.3.1通过体育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良好的师生感情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对许多没有体育基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完成动作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不应蔑视,更不能表示厌烦,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多加辅导,积极鼓励。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尤其应关注那些基础差,又缺乏锻炼的学生。当他们经过努力、获得微小的进步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赞许,使之产生增力现象,这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并从成功与进步中看到希望,得到自尊、自信,从而产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智力的发展。
2.3.2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健全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技能、素质、自信心等综合能力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把握机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
2.3.3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体育教学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体育运动是对人体的磨炼。在体育运动中,人要奔跑、腾挪、跳跃,这些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需要消耗许多能量,需要顽强的意志。通过体育教学,尤其像支撑跳跃、跨栏跑、耐力跑及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十分有益的。
2.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2.4.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能驱使个体为了达到某一目标而主动参与,并克服困难,身体力行。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完善品格的重要条件,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根据体育知识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索,并且努力实现目标,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培养的目的。
创设成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进行的身体练习,通过正确的评价,创设成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产生成功的体验,形成成就动机,使学生的体育动机得到培养。
2.4.2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诱导学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即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想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必须从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态方面改进。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
2.4.3通过新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4.4良好的情绪对体育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的重要条件是教会他们如何自我调节情绪,使他们服从于理性和意志,教会他们调节情绪、控制心境的方法,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激活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练习中达到适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以激起学生积极、深刻的情绪体验,以此培养学生适宜的情绪。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体育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克服消极的情绪体验,激发积极的情绪。
注意教师自身仪表的影响:教师的仪表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是无声的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仪表美能给学生以美的熏陶,为体育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反之,就会给学生产生不好的甚至厌恶情绪,不利于教学。譬如,同是一位老师身穿体操服给学生上体操课和穿着普通制服上体操课,学生的情绪大不一样,前者学生会全神贯注,意气风发;后者,学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2.5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法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6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意志是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能动性的突出表现。部分体育学习项目是充满单调、枯燥和困难的,是艰苦复杂的体力劳动。各种问题无时不有,各种困难无时不在,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退却、缺乏信心等心理现象。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要求,要知道,培养学生的信心,不只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有的学生学习有障碍,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他们就沾沾自喜,愉悦的心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要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综合效益,不仅需要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而且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的心理品质及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使体育教学适应现代“育人”宗旨。
3.2建议。
3.2.1体育教学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具体对象采用适宜的练习内容和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2.2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公正、诚实、谦虚、礼貌、朝气蓬勃、团结、友爱、机智勇敢、通力协作、勇于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3.2.3体育教学应融知识、技能、素质、能力、道德、意志、情感等于一体,它比其他科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竞技性,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