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14-11-17陈大伟
陈大伟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提问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教学艺术,它可以充分发挥激发情趣、集中指向、适当调控、启迪思维和培育心智等作用。从现实教学看,课堂提问看似传统朴实、简单易行,然而在某些教师身上,却存在“不会问、不善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模糊不清、抽象笼统、过于琐碎、浮光掠影、缺乏弹性、松散无序”等,也就是说,缺相应的乏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艺术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若熟谙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就能起到“须教有疑”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提问 艺术性运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读书无疑须教有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如此种种,都意在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巧妙地激疑设问,让学生产生各类疑问,从而促使他们在“动力性问题”的作用下自然地启迪思维、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产生宋代朱熹提倡的“须教有疑”的教学效应。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也是课程活动的核心,教师若熟练地把握课堂提问艺术,就能有效激发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轻松驾驭教学活动,实现师生良好互动,从中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善于把握全文大意,力求提纲挈领。什么是提纲挈领的问题呢?就是指能够综合性、立体式地体现整篇文章的中心和重点内容,具有统率全文的纲领性问题,也叫核心类问题,核心类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和红线。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并主导学生围绕核心类问题对全文进行欣赏、理解与探究,通过这一核心问题下设和解决各层面的子类问题。如此而为,一方面可以促使课堂提问之目的明确化、清晰化、梯次化,整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严谨有序,另一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培养学生着眼大局、善于抓大放小的能力素养。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提问:“身为皇帝他还愁没有新衣服穿吗?这件皇帝的新装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看似漫不经心的随口一问,却立意较高且内涵相当丰富,充满连绵的吸引力。在如此情趣问题的动力驱使下,学生们“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觉主动地投入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中。
其次,要善于把握学生个性,力求新颖有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时刻处于求新、求趣和求异的心态之中。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促教”的教学思想,通过课堂活动的艺术性提问,在激活学习心态的同时,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引发他们自觉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比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石壕吏》时,设计了如下提问:有人评价《石壕吏》算不上是一首好诗,因为作者杜甫在这首诗里以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身份,始终没有表态,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他针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一句,提出问题:“文中的这个遗男几岁了?”“小孩儿跟着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的爸爸能同意吗?”如此独特新颖的艺术性“曲问”,即使再无动于衷的学生也无法继续淡定下去,他们经过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和相互讨论,兴致勃勃地探求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巧妙设问既可激发学趣,又可给学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
再次,要善于把握综合学情,力求难易适度。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既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是为了启迪和引领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在充分把握综合性学情的基础上,因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定,务必遵循“具体准确、难易适度”的设计原则,切忌“无疑而问、广空深乏”,否则容易达到严重浪费、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有教师直接提出“问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这句话有什么含义?我们不难想象:初中学龄不仅与“文革”相距甚远,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花代表一种情趣,是浪漫心态的美好象征,与“生活腐化”实在不是一回事儿。设计并提出如此隔空穿越的问题,岂不是为难学生?如果教师把之转换成:“①那时,指什么时候?②那时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子?③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这种描写有什么意图?”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花的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正是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的象征”,以上问题则可迎刃而解。
最后,要善于把握过程动态,力求教学相长。“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课程活动”。由于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生超乎意料的情况,对教师的思维和能力不断地提出挑战。语文教师应本着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提问中不能只求“标准化答案”,而要注重艺术性原则,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努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比如在一节说明文练习评讲课上,有一道说明顺序的题目,就是由于“节外生枝”,师生之间展开了“追问”。师问:“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说明理由。”生答:“时间顺序。因为第二到五段写的是从1993到1995直到2005年。”“全文顺序呢?”“应是逻辑顺序。”“为什么这样认为?”“从整体来说,文中既没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又没有表示空间顺序的地点等词。”“你说得很好。本文先列举了目前地震预测的几种事例,接着揭示了地震预测技术未成熟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地震预测技术预测困难的原因。这是我们认知事物由现象到原因分析的一种逻辑方式,所以属于逻辑顺序。”通过对动态性过程的有效把握,教师获得相应的信息反馈,从而在及时调整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之,“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是陶行知对“问”的本质性概括,语文教学应当从中获得非常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