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党群关系嬗变对当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启示
2014-11-17李航
李航
摘 要:党群关系对于执政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戈尔巴乔夫执政下的苏联其党群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加速了自身的灭亡。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共放弃马克思主义,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的改革遭受严重挫折,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另外,在改革的过程中,特权横行,腐败泛滥,背离了人民群众利益。当前,我党正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吸取苏共党群关系恶化的教训对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共产党;党群关系;改革;腐败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93-02
党群关系对于执政党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权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的问题。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刻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对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等有着重大的意义。二十三年前,戈尔巴乔夫执政下的苏联同样处于全面改革的拐点。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苏联党群关系不断恶化,最终加速了其灭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深刻总结苏联党群关系嬗变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下如何深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警醒和启迪作用。
一、苏共党群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翻开苏共历史,可以看出,苏共党群关系经历了一个由方兴未艾到和谐相处、矛盾凸显到分崩离析、极度恶化的过程。
列宁十分重视群众的作用,他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核心,营造了较为和谐的党群关系。斯大林前期秉承列宁思想,党群关系较为融洽。但是后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开始凸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主监督机制遭到破坏,党群关系开始出现裂痕。苏共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进行频繁的官员调动,官员的腐败现象呈现蔓延态势,群众极为不满,党群关系的裂痕也日益明显。但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党群关系跌到了谷底,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丧失殆尽,已失去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的号召力、影响力、凝聚力。
二、苏共党群关系恶化原因
放弃马克思主义,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宇宙观,是共产党决定政策和各种行动的指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灵魂。在共产党执政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随之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 而在苏联解体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却不断地批判、怀疑自身的指导思想,反而主张多元化和民主化,以代替马列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直至全党思想混乱,最终丧失了人民群众。
1987年戈尔巴乔夫发布《改革与新思维》,书中宣扬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大力鼓吹无原则的公开性和民主化,放弃马克思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里的指导地位。“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成人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因此,不能再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视为“阶级斗争的特殊形式了”[2]。这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
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上通过的纲领性声明和1991年苏共中央七月全会通过的新党纲草案,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放在与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与民主思想并列的地位。戈尔巴乔夫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诋毁为“教条主义”和“过时的模式”,标志着其领导的苏共党中央彻底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公开性、民主化指导下走向私有化和多党制的道路,与马列主义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的共产党执政和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相背离。这割裂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之与人民的关系渐行渐远,成为失去群众支持的无源之水。
体制改革受挫,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经在苏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后期其弊端逐渐暴露,各种矛盾不断加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全党全社会开展了一场全面深入的改革。但是,改革并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实施,而是导致了更多的问题和矛盾,最终加速了苏共党群关系的恶化。
经济上,戈尔巴乔夫开始实施“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但是事实上经济形势不仅没有改善,群众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不满情绪强烈,积怨甚深,加速了苏共党群关系的恶化。
究其经济体制改革引发苏共党群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私有化。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人们物质利益的大小取决于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因而私有者普遍具有扩大所占有生产资料的规模和竭力聚敛财富的欲望。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种欲望必然表现为市场上的竞争,从而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不断增大,引发了群众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强烈不满。其次,“加速发展战略”并没有根除固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戈尔巴乔夫将重点放在重工业的发展上,而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这不仅导致了产业结构的畸形,更加剧了群众生活消费品尤其是食品供应的紧张,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另外,戈尔巴乔夫改革在处理民族冲突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失误。苏联历史上错误的民族政策曾严重影响了民族间的和睦相处,不仅使各族民众对共产党失去信任,而且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和仇视。但是戈尔巴乔夫在执行改革的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在二十七大的报告中认为,苏联已“一劳永逸地消灭了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的各种形式和表现。各族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对各民族民族文化和民族尊严的尊重,已进入亿万人的意识之中。”①民族冲突和民族分立使得苏共失去了执政的民族团结基础和群众支持。
最后,戈尔巴乔夫实施的政治体制改革使得苏共放弃了执政地位,无力维护和代表群众的利益,最终失去群众的拥护。斯大林曾经就无产阶级专政发表这样的看法:“无产阶级专政专政并不是自流地实行的,它首先依靠党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苏维埃国家制定内外政策‘一切基本问题的时候,其领导作用的也是党。”[3]但是戈尔巴乔夫却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专政,将其称之为“独裁专制”[4]。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在戈尔巴乔夫的推动下,决定贯彻民主化的纲领,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以自由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苏维埃权力机关,声称苏共放弃对政权的垄断,还给苏维埃以全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苏共政治体制改革正迎合了资本主义势力复辟的要求。通过政治改革,自由化思潮的代表者以合法的形式登上了全国最高权力机关。至此,苏共再无力代表苏联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想取得群众拥护更是无稽之谈。
特权横行,腐败泛滥,背离人民群众利益。苏共早期高层领导内特权阶级和官僚主义日渐膨胀,严重脱离实际和人民群众利益,形成牢不可破的官僚体制,权力在握和利益诱惑相结合的结果是腐败盛行,激起群众的严重不满。
官僚主义的出现不仅是党的思想作风问题,而且是体制问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党内外的监督机制缺位,监察部门无法有效监督和制约高层领导,反腐斗争难见成效。官僚主义和腐败同苏联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和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背道而驰,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立。戈尔巴乔夫错误地提出民主化、多元化、公开性和多党制之后,整个局势为党内外官僚集团的反共势力所控,曾为万民拥护的党,在此情形下威望和地位逐渐削弱,背弃人民群众利益的苏共最终为群众所抛弃,以至于从中央到基层纷纷瓦解。
三、苏共党群关系嬗变对我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启示
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而苏共党群关系的恶化对于我们深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共产党员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并发展马列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始终做到执政为民。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党要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列主义的党群关系理论。具体来讲,我党的群众路线是由两个部分有机构成的,第一部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第二部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讲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我党必须坚决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以之指导党的群众工作,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审时度势推进改革,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维护群众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利益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群众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要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就要牢牢把握群众利益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一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切实改善民生。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影响群众利益实现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促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调控好群众利益之间的差距。四是积极维持民族稳定与推动民族繁荣,确保党和政府各项改革政策受到各个民族拥护。
反对官僚主义,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深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在新形势下把反对官僚主义作为改善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3]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 周新城.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一颗灿烂红星的陨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 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