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罗汉寺石刻造像文化及其保护
2014-11-17权小芹
权小芹
摘 要:重庆石刻文化丰富,除了著名的大足石刻造像以外,还有很多寺庙的石刻也值得关注,这些寺庙的石刻造像文化与大足石刻有着某种关联,其摹仿、延续和传承性也不容忽视,从而应引起广大人士对重庆罗汉寺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重庆;罗汉寺;石刻;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018-03
一、重庆罗汉寺历史背景及现状
(一)重庆罗汉寺历史背景
罗汉寺的建成时期,曾有唐代建寺说和宋代建寺说,从所留遗物来看,唐代建寺的可能性不大,不管因为是年代久远,还是由于毁坏等其它原因,虽然文献中也有提及,但现今尚未找到保留的遗物等证据来证明;至于保存有宋代的部分文物的古佛岩,就足以证明宋代建寺之说。罗汉寺的得名也由来已久,罗汉寺原名治平寺,源于北宋治平年前建寺说,在《蜀中名胜记》当中也有记载:“治平寺有石刻,‘西三佛三字,旁刻开山祖月名,祖月宋治平时僧也,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清代有罗汉寺、古佛岩等称谓。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何元普在《德泉禅师重建古佛岩纪略》中称:“古佛岩者,涪(陵)之德泉禅师卓锡道场也。在渝城内,旧名罗汉寺,寺门幽邃,峭石夹壁,壁立丈许,云罗汉洞。”“罗汉寺”正式得名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当时的方丈隆法和尚仿效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堂的形式在寺内建造了五百阿罗汉堂,方才用名至今。
重庆罗汉寺历史相当悠久,该寺所在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罗汉寺街1号。1983年,重庆罗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目前是重庆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属于重庆市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宋代,明朝、清朝时期达到鼎盛,在当时扩建改建规模达到六千多亩,现在占地却只有5160平方米。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前殿坍塌,改建龙神祠,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轰炸,后部分文物得到修复,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除大雄宝殿及里面文物和古佛岩保存完好以外,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直到1984年政府才拨专款建罗汉堂、大三门,制作了千手观音、孔雀明王、天冠弥勒等塑像,由四川美术学院师生重塑五百罗汉放于罗汉堂。
(二)重庆罗汉寺现状
罗汉寺经过几朝几代的兴衰与交替,又先后遭到日机的轰炸和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在此期间又经历了多次的重建重修,导致大量古代文物遭到破坏和古建筑的残破不堪。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罗汉寺比起其繁荣时期面积缩小了一些,商业气息浓郁了,石刻造像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破坏还在进一步的扩大,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得到了修复,又新修了许多建筑与造像,但早已是今非昔比。
罗汉寺现在的主要建筑结构是由大山门、济公殿、明碑亭、古佛岩、大雄宝殿、五百阿罗汉堂、藏经楼、禅堂、妙香餐厅等组成。文物除了两尊缅甸赠送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唐明两代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之外还有就是石刻造像。石刻造像主要是石碑、塑像和古佛岩,石碑在门前的明碑亭,上面是明朝天启三年(1623年)刻的“西湖古迹”四字石碑。罗汉堂内造像泥塑像和铜铸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主要塑像有十六尊者塑像和铜铸像,还有清代罗汉堂五百罗汉,这些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幸存下来的,嘉庆年间木刻的释迦牟尼说法的图案,此图属于常州天童寺五百罗汉浮雕的仿制品,是存于大雄宝殿中的珍贵文物;铜铸像是明代的“西方三圣”。古佛岩,于罗汉寺大门内通道两旁排列,此处也称罗汉洞,7尊佛象也称为古佛崖,该佛岩石刻东壁长24.45米,高3.52米,有佛窟龛7个,造像25尊;窟龛造像最大者高1.5米,最小者高0.12米。西壁长21.5米,高约3.5米,有佛窟3个,佛龛12个,造像269尊;龛造像最大者高1.4米,最小者高0.26米。在古佛岩石刻造像中,佛涅槃像(俗称“睡佛”)、菩萨、罗汉、观音等大小四百余尊以及龙、虎、象等石刻造型的艺术风格与大足宝顶山石刻相类似,其时代也大略相近[1]。
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政治经济中心,人口密集,古代也属于经济政治的中心。通常寺庙都建于山上,远离喧嚣,但罗汉寺却建于闹市,从历史记载来看,占地面积较小,古代建寺的地势也非常险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建设是非常困难的,它的存在必定是当时政治经济衍化而生的产物。罗汉寺内石刻浮雕的建筑模式,说明以前该寺是靠山岩体而建的寺庙,不然,在以前也不会称其为罗汉洞。罗汉寺现处市中心闹市区,方园百里都是平地,平地建寺之所以会有大量的岩石进行雕刻,是由重庆的地形所决定的,重庆在秦之前属巴,乃蛮夷之地,所处渝中半岛,山高平地少,而现在的平坝也多因人为原因才变为平地,如今所修的公路大都是沿山开凿出来。根据重庆的地理情况,当时此地背靠山岩,和重庆的许多其他寺庙一样依山而建,所以有石料可供石匠们进行雕刻,当时大足石刻对其影响也颇大,当地人也由此受到了启发,就近进行石雕,便于祭拜。
二、罗汉寺石刻造像的文化特征
在隋唐时期,文字传播主要靠的是石刻,到了宋明时期,石刻已不是传播的唯一途径,纸的普遍应用和印刷术的改进都使得石刻的意义更深层次化了。石刻更深层的意义还在于给工匠们创造了造型艺术的舞台,实现了工匠的梦想,使得佛教艺术在重庆得到了更高的提炼和升华。石刻造像作为艺术化的宗教是形象传播佛教教义的有效途径,佛教正是利用石刻造像这一工具在中国的大地上传播开来。
重庆石料丰富,地质坚硬,岩石主要由花岗岩、沙岩和石灰岩构成,为石刻雕刻提供了优良的场所,同时也为雕刻工匠提供了很好的发挥场地。罗汉寺就是重庆石刻造像的场地之一,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通过调查发现,罗汉寺石刻的主要类型有石碑、塑像和浮雕等。石碑文字字体多由书法家先书写在石岩上,再由石工照着打出来,从字体可以知道是哪个时代的书法,引升出时代气息,如“西湖古迹”明代碑亭这一四字石碑就体现出明代书法艺术。
罗汉寺造像也有泥塑和铜塑,分别有十六尊者塑像和“西方三圣”铜铸像,这些造像有它的功利目的和艺术审美价值,还有其娱乐性;佛教经典是塑造者的创作起点及灵感,展现了工匠们为突出主题而使用的一些夸张手法,当然也受到工匠审美局限和文字描述与现实表现存在差距等问题的影响,但工匠们通过运用华丽服饰装饰佛像弥补了这一遗憾,让整个作品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产生崇拜之情。雕塑审美从客观直观表现艺术形式到抽象思维能力到实用功能再到玩赏功能的演变,技法在提高,意识在进一步的有深意。根据罗汉寺造像雕塑的年代,结合本地的文献资料、题材内容以及重庆罗汉寺佛像与周围文物相互印证的关系可知,罗汉寺的造像通过其内容属性和史料价值证明了它的历史地位,反映出了重庆佛教界造像在当时那个年代的一系列历史问题。
由于日机轰炸及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剩下最具考古价值的是古佛岩上的石刻浮雕,古佛岩建立时间有明嘉靖元年之说,也有说风格特点时代接近于宋代之说。通过调查发现,古佛岩有独立的构图思想,有创新独一无二的雕塑特征,继承前代雕塑艺术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反映了渝中区的佛教石刻造像艺术水平。其构造是上面观音菩萨等后有罗汉陪衬浮雕,下半部分存有卧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造型。
古佛岩的菩萨像多以坐像为主,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且趋于平缓,呈螺式发型,身材匀称,服饰单薄,衣褶飘逸,凹凸有致,坐姿随意生动,不呆板;其它罗汉等人物以阴刻线条为主要的表现手法,多站立形象,表情似有微笑感,这种形象更能融入世俗。其身材比例,头大身短,表现的又是中国绘画中对人物的写意特点。从规模上看,古佛岩的石刻规模较小,造像布局设计风格却别具一格,设计构图上独树一帜,有浅浮雕也有高浮雕,有佛龛相结合的石刻浮雕群,佛龛旁都由女性人物形象做柱边,像是侍奉在佛旁边的侍者,整个浮雕群展现了观音、罗汉、菩萨各种悠然自在的形象,他们多是手藏于袖中,没有佛像手势的展现;从题材看,此浮雕不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佛教教义和内容,主要刻划的是菩萨和罗汉,以菩萨为中心,众多罗汉围在身旁。从以上特征发现,罗汉寺古佛岩类似于宋代,还兼杂着明代的特点。古佛岩时代和特点与大足石刻相近是受到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也说明雕塑艺术发展的连续性,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时期重庆地区的石刻造像技艺水平在重庆的各个地区生花,使佛教浮雕和佛龛石雕像体态姿势更加丰富。罗汉寺古佛岩的造像类似于大足石刻造像,但又有着许多的不同,大足石刻拥有三教合一的石刻造像特征,而且是由代表密教的赵智凤所建[2]。密教是在乘佛教、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的混合物,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化、俗信为特征,宣扬三密相应,即身成佛[3]。密教造像是佛教受印度教的影响所致,印度教造像的特点追求巴洛克风格,夸张、威严、愤怒且取代凡人造型,多面多臂、持各种兵器、突出女神崇拜等特点,显然大足石刻佛像特点受到密教影响,而罗汉寺古佛岩并没有这些特点,这便是罗汉寺的古佛岩石刻造像有别于大足石刻造像的特征。
罗汉寺石刻造像在吸收了同一时期大足石刻的石窟艺术精华的同时,又结合了古代的石刻艺术传统特点,创立了自身独特的题材、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审美情趣等模式。它遵循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审美的特点,体现了四川一带石刻传统模式的延续,并运用了独特构图形式来展现宗教力量。罗汉寺的石刻造像最能代表重庆市区佛教石刻造像文化的文化特征,它是重庆石刻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重庆人民的宝贵财富,是重庆佛教石刻造像研究活的文献依据。
三、罗汉寺石刻在重庆石刻中的历史地位及保护措施
(一)罗汉寺石刻在重庆石刻中的历史地位
在宗教石刻造像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佛教石刻造像尤为突出,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石刻造像以另外一种形式在传播着佛教的教义,它利用偶像崇拜的模式和佛教经典故事的形式,使其信奉者更容易接受和明白其中的道理,让他们有实物进行膜拜,拉近神与人的距离。宗教石刻造像一直在延续着它特殊的作用,在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有利条件,石刻造像有了更多的发挥机会,罗汉寺石刻造像艺术是西南地区宗教石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石刻造像艺术的补充,是中国石刻造像从造型、雕刻和艺术等方面的演变的轨迹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
罗汉寺是重庆市闹市区中的一片宁静之地,和周围的环境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罗汉寺的石刻造像为重庆市区商业气息增添了些许宗教文化氛围,并与重庆一起成长、和谐发展。在重庆石刻文化中,罗汉寺石刻造像是重庆重要旅游资源之一,特别是电影《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它在发挥旅游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给作为背景的罗汉寺石刻造像保护带来了新生机,引起了更多的学者和专家们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从而更加重视它的历史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罗汉寺石刻造像保护措施及建议
目前罗汉寺石刻造像特别是古佛岩基本上看不到有持续维护的痕迹,看到的却是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从前后二十多年的照片对比来看,它的破坏除了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有风化破坏和水的浸蚀,虽然建有遮挡古佛岩的建筑物,但并未能防止水的浸湿,很多人物面部的石料已经掉落;人为损害也很严重,如在距离石刻较近的位置放置香炉,石刻表面被香严重熏黑,而且这种情况还在持续;商业化对文物的影响,如长期对外开放,曾用于拍摄电影等;市区的嘈杂环境,周围房屋建设中放炮震动等影响都是对石刻造像的破坏,似乎这些现象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罗汉寺石刻造像其原始性和完整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首先应减少自然风化问题和人为破坏。人为因素是可控制的,如周边环境污染、建房等问题;自然因素还可以采用物理化学环境等方法得以改善。做了一个基本的维护之后,还需要维持对其进行长期的保护措施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规律的变化,石刻造像还会出现一系列不可估计的变化,所以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检查是否有漏雨、渗透情况的发生。其次,结合国内外科学方法进行保护。保护修复都是一个复合的过程,首先减少雨水对石刻的侵蚀,然后对岩石成分进行研究,整理分析报告,之后对石刻进行表面清理,采用脱盐、防风化、加固、封护、复制补缺等方法进行维护。第三,目前罗汉寺石刻造像还没有完整的文物档案,也没有人对其进行整理,还没有系统的对照片、绘画、详细记录进行备份,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整理出版一套完成的石刻图集。第四,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进行有力的宣传和教育,吸纳各种资金,合理运作一个可持续的保护模式。保护意识的建立,首先要提高的就是文物所在地工作人员的素质,他们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其次就是对大众的宣传教育问题,这个工作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需要长期的文物保护教育、宣传工作;最后,文物保护基金的建立直接影响文物保护的延续性,目前大多的资金都用于其它商业及建筑物的修缮,而真正有价值的文物正在被忽视。
如何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可持续性的保护措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个保护措施需要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以及运用多个学科如考古学、建筑学、宗教等结合自然科学手段进行文物保护。同时经济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虽然文物部门对文物保护是大力的支持和重视,但当地政府经济是放在第一位的,有的时候文物要让步于经济,怎样协调这种矛盾以实现双赢,都需要大家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渝中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渝中区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渝中文物史话》.2007.35.
〔2〕陈明光.大足石刻考释与研究.重庆出版社,2001.33.
〔3〕黄心川.中国密教史序.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