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红嘴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2014-11-17宫春光
宫春光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养殖水温超过18 ℃时更易发生。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个别鱼发病,如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疾病会迅速传播,造成全池甚至整个养殖车间的鱼在短时间内发病;同时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力,日死亡率可达0.1%~02%,累计死亡率可达2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
目前对该病研究报道不多,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高晓田研究认为,该病的病原菌为希瓦氏菌属的种类;华南理工大学的陈丽芸研究了利用蛭弧菌预防该病。但是对于红嘴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研究力求通过对具有典型红嘴病外观症状的病鱼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研究,阐明该病的致病机理,为寻找该病的致病因子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病鱼样品
研究用大菱鲆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分批采自位于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唐山、沧州、天津汉沽和辽宁兴城等地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每家取病鱼5尾,病鱼体长在21.4~29.7 cm范围内,聚乙烯薄膜袋盛水并充氧运输至秦皇岛河北农大海洋学院实验室。
1.2病鱼检查
观察病鱼的外观症状并拍照,解剖观察并拍照;取病鱼体表粘液、鳃丝及粘液、内脏各器官组织,制成水浸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3组织制片
每个养殖场取病鱼3条进行解剖, 分别取其骨骼肌、鳃、心脏、肾脏、脾脏、肝脏和消化道等组织,Bouin氏液固定24 h,自来水冲洗24 h,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5~6 μm),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照。
2结果
2.1病鱼的临床症状及水浸片检查结果
病鱼的主要症状为吻端及上下颌充血、发红,故名“红嘴病”;部分病鱼眼部肿大突出;病鱼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红,鳃丝呈粉红色,有明显贫血症状,部分病鱼鳃丝末端溃烂(图1);病鱼肾脏颜色明显变淡(图2),有贫血症状;病鱼肠道有线状充血且无食物(图3),肠道末端有少量粘稠液体(图3);肝脏色泽暗淡(图3);脾脏肿大发红(图3)。
对病鱼体表、鳃和内脏各器官组织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未发现有致病性寄生虫,仅在个别病鱼鳃上见到极少量车轮虫;暗视野显微观察,在溃烂鳃丝、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处发现大量细菌游动,种类未知。
2.2病鱼组织病理变化
2.2.1鳃组织病理变化从鳃丝切片上可见,部分鳃丝鳃小片上皮组织出现明显增生;病变严重位置,鳃丝溃烂,鳃小片崩解、分离(图4)。
2.2.2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骨骼肌组织没有明显病理变化,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图5)。
2.2.3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病鱼心脏没有明显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
2.2.4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发生肿大、界限模糊,肝脏出现广泛脂肪变性(图6)。
2.2.5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颗粒变性,上皮细胞间隙不清,部分胞核不清晰,出现广泛的红染;肾小球囊腔间隙明显变大,毛细血管有萎缩现象;肾间质明显坏死(图7)。
2.2.6脾脏组织病理变化脾脏整体结构完整,略微有萎缩现象;但有明显溶血现象(图8)。
2.2.7消化道组织病理变化胃组织结构非常完整,黏膜层(包括其上的胃小凹)、黏膜下层以及肌肉层都未出现任何组织结构异常(图9);中后肠基本结构完整,部分粘膜下层出现脱离现象(图10)。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菱鲆红嘴病病鱼的肾脏和鳃组织病变最为严重,推测该病可能是致病菌侵染肾脏,进而影响鳃部;也可能是病原菌由鳃进入,导致肾脏病变,其具体发病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从肾脏变化看,该病对鱼的肾脏,尤其是肾间质有极明显影响,从而对造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引起鱼体贫血;同时,肾小管变性、肾小体血管萎缩会导致鱼的体液循环障碍,但在解剖病鱼的过程中,没有发现病鱼腹腔有大量腹水的情况,由此见该病为急性型,鱼染病后会迅速死亡,体液尚未在体内大量聚集,这也是该病死亡率高,不易治疗的一个原因。从肝脏的组织切片中发现,肝脏存在广泛的脂肪变性,这会影响鱼的肝脏脂肪代谢能力,造成饵料中脂类利用率下降及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进一步会影响鱼的解毒功能;因此建议在大菱鲆患此病时,尽量少投喂脂肪含量高的冰鲜饵料(如玉筋鱼、鯷鱼等),可用脂肪含量较低的冰鲜饵料(如云鳚,蝦鯱鱼等)替代,以缓解病鱼对脂肪的代谢压力;如投喂配合饵料的养殖场,因饲料成分无法改变,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于红嘴病对病鱼鳃的影响较大,会引起鱼鳃局部溃烂和增生,同时对肾间质的破坏会造成鱼体贫血,这些病理变化均会降低鱼体的氧交换能力,造成鱼体缺氧,更进一步导致鱼体质下降,加速病鱼死亡。因此在发现此病时,应注意鱼池的增氧,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大菱鲆红嘴病与消化系统关联不高,消化道未发现明显病变,因此病由口入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可以间接判断该病不是通过饵料进行传播的;再进一步推测,该病应该主要通过养殖用水进行传播。因此,对养殖用水及养殖设施进行严格消毒是防控此病的关键;当然也有可能该病发病极为迅速,尚未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就已经死亡。现场观察发现,发病大菱鲆会明显减少摄食或不摄食,这对治疗疾病时给药造成一定难度,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并积极寻找其他的给药治疗方式。
( 收稿日期:2014-08-0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养殖水温超过18 ℃时更易发生。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个别鱼发病,如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疾病会迅速传播,造成全池甚至整个养殖车间的鱼在短时间内发病;同时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力,日死亡率可达0.1%~02%,累计死亡率可达2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
目前对该病研究报道不多,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高晓田研究认为,该病的病原菌为希瓦氏菌属的种类;华南理工大学的陈丽芸研究了利用蛭弧菌预防该病。但是对于红嘴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研究力求通过对具有典型红嘴病外观症状的病鱼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研究,阐明该病的致病机理,为寻找该病的致病因子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病鱼样品
研究用大菱鲆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分批采自位于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唐山、沧州、天津汉沽和辽宁兴城等地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每家取病鱼5尾,病鱼体长在21.4~29.7 cm范围内,聚乙烯薄膜袋盛水并充氧运输至秦皇岛河北农大海洋学院实验室。
1.2病鱼检查
观察病鱼的外观症状并拍照,解剖观察并拍照;取病鱼体表粘液、鳃丝及粘液、内脏各器官组织,制成水浸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3组织制片
每个养殖场取病鱼3条进行解剖, 分别取其骨骼肌、鳃、心脏、肾脏、脾脏、肝脏和消化道等组织,Bouin氏液固定24 h,自来水冲洗24 h,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5~6 μm),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照。
2结果
2.1病鱼的临床症状及水浸片检查结果
病鱼的主要症状为吻端及上下颌充血、发红,故名“红嘴病”;部分病鱼眼部肿大突出;病鱼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红,鳃丝呈粉红色,有明显贫血症状,部分病鱼鳃丝末端溃烂(图1);病鱼肾脏颜色明显变淡(图2),有贫血症状;病鱼肠道有线状充血且无食物(图3),肠道末端有少量粘稠液体(图3);肝脏色泽暗淡(图3);脾脏肿大发红(图3)。
对病鱼体表、鳃和内脏各器官组织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未发现有致病性寄生虫,仅在个别病鱼鳃上见到极少量车轮虫;暗视野显微观察,在溃烂鳃丝、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处发现大量细菌游动,种类未知。
2.2病鱼组织病理变化
2.2.1鳃组织病理变化从鳃丝切片上可见,部分鳃丝鳃小片上皮组织出现明显增生;病变严重位置,鳃丝溃烂,鳃小片崩解、分离(图4)。
2.2.2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骨骼肌组织没有明显病理变化,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图5)。
2.2.3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病鱼心脏没有明显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
2.2.4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发生肿大、界限模糊,肝脏出现广泛脂肪变性(图6)。
2.2.5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颗粒变性,上皮细胞间隙不清,部分胞核不清晰,出现广泛的红染;肾小球囊腔间隙明显变大,毛细血管有萎缩现象;肾间质明显坏死(图7)。
2.2.6脾脏组织病理变化脾脏整体结构完整,略微有萎缩现象;但有明显溶血现象(图8)。
2.2.7消化道组织病理变化胃组织结构非常完整,黏膜层(包括其上的胃小凹)、黏膜下层以及肌肉层都未出现任何组织结构异常(图9);中后肠基本结构完整,部分粘膜下层出现脱离现象(图10)。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菱鲆红嘴病病鱼的肾脏和鳃组织病变最为严重,推测该病可能是致病菌侵染肾脏,进而影响鳃部;也可能是病原菌由鳃进入,导致肾脏病变,其具体发病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从肾脏变化看,该病对鱼的肾脏,尤其是肾间质有极明显影响,从而对造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引起鱼体贫血;同时,肾小管变性、肾小体血管萎缩会导致鱼的体液循环障碍,但在解剖病鱼的过程中,没有发现病鱼腹腔有大量腹水的情况,由此见该病为急性型,鱼染病后会迅速死亡,体液尚未在体内大量聚集,这也是该病死亡率高,不易治疗的一个原因。从肝脏的组织切片中发现,肝脏存在广泛的脂肪变性,这会影响鱼的肝脏脂肪代谢能力,造成饵料中脂类利用率下降及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进一步会影响鱼的解毒功能;因此建议在大菱鲆患此病时,尽量少投喂脂肪含量高的冰鲜饵料(如玉筋鱼、鯷鱼等),可用脂肪含量较低的冰鲜饵料(如云鳚,蝦鯱鱼等)替代,以缓解病鱼对脂肪的代谢压力;如投喂配合饵料的养殖场,因饲料成分无法改变,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于红嘴病对病鱼鳃的影响较大,会引起鱼鳃局部溃烂和增生,同时对肾间质的破坏会造成鱼体贫血,这些病理变化均会降低鱼体的氧交换能力,造成鱼体缺氧,更进一步导致鱼体质下降,加速病鱼死亡。因此在发现此病时,应注意鱼池的增氧,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大菱鲆红嘴病与消化系统关联不高,消化道未发现明显病变,因此病由口入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可以间接判断该病不是通过饵料进行传播的;再进一步推测,该病应该主要通过养殖用水进行传播。因此,对养殖用水及养殖设施进行严格消毒是防控此病的关键;当然也有可能该病发病极为迅速,尚未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就已经死亡。现场观察发现,发病大菱鲆会明显减少摄食或不摄食,这对治疗疾病时给药造成一定难度,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并积极寻找其他的给药治疗方式。
( 收稿日期:2014-08-0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优质的冷水性海水养殖鱼类,自1992年引入我国以来,其养殖规模不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大菱鲆养殖时间的延长,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种质退化、管理混乱、病害频发等,其中病害问题是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大菱鲆的各种病害中,红嘴病是对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在河北省各养殖场频发,尤其在每年的6-10月养殖水温超过18 ℃时更易发生。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个别鱼发病,如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疾病会迅速传播,造成全池甚至整个养殖车间的鱼在短时间内发病;同时该病的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控制不力,日死亡率可达0.1%~02%,累计死亡率可达2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
目前对该病研究报道不多,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高晓田研究认为,该病的病原菌为希瓦氏菌属的种类;华南理工大学的陈丽芸研究了利用蛭弧菌预防该病。但是对于红嘴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研究力求通过对具有典型红嘴病外观症状的病鱼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学研究,阐明该病的致病机理,为寻找该病的致病因子和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病鱼样品
研究用大菱鲆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分批采自位于河北秦皇岛(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唐山、沧州、天津汉沽和辽宁兴城等地的六家大菱鲆养殖场。每家取病鱼5尾,病鱼体长在21.4~29.7 cm范围内,聚乙烯薄膜袋盛水并充氧运输至秦皇岛河北农大海洋学院实验室。
1.2病鱼检查
观察病鱼的外观症状并拍照,解剖观察并拍照;取病鱼体表粘液、鳃丝及粘液、内脏各器官组织,制成水浸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3组织制片
每个养殖场取病鱼3条进行解剖, 分别取其骨骼肌、鳃、心脏、肾脏、脾脏、肝脏和消化道等组织,Bouin氏液固定24 h,自来水冲洗24 h,酒精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5~6 μm),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拍照。
2结果
2.1病鱼的临床症状及水浸片检查结果
病鱼的主要症状为吻端及上下颌充血、发红,故名“红嘴病”;部分病鱼眼部肿大突出;病鱼鳃盖内表面充血发红,鳃丝呈粉红色,有明显贫血症状,部分病鱼鳃丝末端溃烂(图1);病鱼肾脏颜色明显变淡(图2),有贫血症状;病鱼肠道有线状充血且无食物(图3),肠道末端有少量粘稠液体(图3);肝脏色泽暗淡(图3);脾脏肿大发红(图3)。
对病鱼体表、鳃和内脏各器官组织进行水浸片显微观察,未发现有致病性寄生虫,仅在个别病鱼鳃上见到极少量车轮虫;暗视野显微观察,在溃烂鳃丝、肝脏及肾脏等组织处发现大量细菌游动,种类未知。
2.2病鱼组织病理变化
2.2.1鳃组织病理变化从鳃丝切片上可见,部分鳃丝鳃小片上皮组织出现明显增生;病变严重位置,鳃丝溃烂,鳃小片崩解、分离(图4)。
2.2.2骨骼肌组织病理变化骨骼肌组织没有明显病理变化,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图5)。
2.2.3心脏组织病理变化病鱼心脏没有明显病理变化,心肌纤维完整,肌束之间结缔组织正常。
2.2.4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发生肿大、界限模糊,肝脏出现广泛脂肪变性(图6)。
2.2.5肾脏组织病理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颗粒变性,上皮细胞间隙不清,部分胞核不清晰,出现广泛的红染;肾小球囊腔间隙明显变大,毛细血管有萎缩现象;肾间质明显坏死(图7)。
2.2.6脾脏组织病理变化脾脏整体结构完整,略微有萎缩现象;但有明显溶血现象(图8)。
2.2.7消化道组织病理变化胃组织结构非常完整,黏膜层(包括其上的胃小凹)、黏膜下层以及肌肉层都未出现任何组织结构异常(图9);中后肠基本结构完整,部分粘膜下层出现脱离现象(图10)。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菱鲆红嘴病病鱼的肾脏和鳃组织病变最为严重,推测该病可能是致病菌侵染肾脏,进而影响鳃部;也可能是病原菌由鳃进入,导致肾脏病变,其具体发病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从肾脏变化看,该病对鱼的肾脏,尤其是肾间质有极明显影响,从而对造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引起鱼体贫血;同时,肾小管变性、肾小体血管萎缩会导致鱼的体液循环障碍,但在解剖病鱼的过程中,没有发现病鱼腹腔有大量腹水的情况,由此见该病为急性型,鱼染病后会迅速死亡,体液尚未在体内大量聚集,这也是该病死亡率高,不易治疗的一个原因。从肝脏的组织切片中发现,肝脏存在广泛的脂肪变性,这会影响鱼的肝脏脂肪代谢能力,造成饵料中脂类利用率下降及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进一步会影响鱼的解毒功能;因此建议在大菱鲆患此病时,尽量少投喂脂肪含量高的冰鲜饵料(如玉筋鱼、鯷鱼等),可用脂肪含量较低的冰鲜饵料(如云鳚,蝦鯱鱼等)替代,以缓解病鱼对脂肪的代谢压力;如投喂配合饵料的养殖场,因饲料成分无法改变,应适当减少投喂量。由于红嘴病对病鱼鳃的影响较大,会引起鱼鳃局部溃烂和增生,同时对肾间质的破坏会造成鱼体贫血,这些病理变化均会降低鱼体的氧交换能力,造成鱼体缺氧,更进一步导致鱼体质下降,加速病鱼死亡。因此在发现此病时,应注意鱼池的增氧,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大菱鲆红嘴病与消化系统关联不高,消化道未发现明显病变,因此病由口入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可以间接判断该病不是通过饵料进行传播的;再进一步推测,该病应该主要通过养殖用水进行传播。因此,对养殖用水及养殖设施进行严格消毒是防控此病的关键;当然也有可能该病发病极为迅速,尚未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就已经死亡。现场观察发现,发病大菱鲆会明显减少摄食或不摄食,这对治疗疾病时给药造成一定难度,因此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并积极寻找其他的给药治疗方式。
( 收稿日期: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