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集团军:彭德怀嘉奖电中的“万岁军”
2014-11-17董保存
董保存
驻河北保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集团军,真可谓声名显赫,号称“万岁军”。20世纪80年代,为了搞清这一说法的由来,笔者采访了洪学智上将。他说“万岁军”这个提法,是被彭德怀骂出来的,也是被彭德怀叫响的。
彭德怀怒骂老部队,骂出一个“万岁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很快发起了第一次战役。彭德怀的设想是想用三十八军和四十军的两个师再加上四十二军的一二五师,重点攻击熙川之敌。
然而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三十八军未能按计划插到指定位置。彭德怀在作战室发了火:“三十八军梁兴初怎么这样慢慢腾腾的?”
参谋长说:“三个方向的敌人正向温井运动,想合击我温井部队,熙川的敌人好像已撤出了。”
彭德怀的眼睛瞪得老大:“你看看,要跑了不是?”
副司令员洪学智正盯着地图,他意识到如果不随机应变,很可能会造成军事上的被动。他说:“彭德怀,我们的计划要马上改变。”
“怎么个变法?”
“放弃先打熙川之敌的计划,用四十军坚决阻住向温井进攻的敌人,把伪六师七团围住,诱使熙川、云山的敌人出来,我们集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军吃它六七个团。”
彭德怀思忖了一下,问副司令员邓华和韩先楚:“你们二位的意见呢?”
“老洪的主意好!”邓华和韩先楚都表了态。
彭德怀一锤定音:“就这样定了,马上给各军师发报!”
……
然而,三十八军还是没有按时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在总结经验教训的会上,彭德怀指着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问:“梁兴初,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插不下去,你是怎么搞的?”
梁兴初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你还是主力呢,什么主力?这是第一仗,三十九军在云山打美军骑兵第一师打得好,四十军包围伪六师也不错,你三十八军怎么就不给我插下去?你说,为什么?”
梁兴初只好低着头挨骂。
彭德怀怒骂:“都说梁大牙是打铁的,一员虎将,我看是鼠将,你三十八军是什么鸟主力部队!”
彭德怀之所以能这么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十八军的主力一一二师是他带出来的老部队。一一二师是1928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后创建的工农红军第五军改编来的。1930年,以红五军为主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克长沙,这也是10年内战时期红军攻下的最大城市。抗战中这支部队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梁兴初被骂急了,说:“你骂我可以,不要骂三十八军嘛!”
洪学智知道,当领导的有时候唱黑脸,有时候要唱红脸。吃饭时,他见梁兴初看着饭碗发愁,就主动和他说别的。梁兴初说:“洪副司令,我们三十八军可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呀!我们是往前插了,确实插不动啊!”
洪学智说:“老梁,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这次没有打好还有下一次嘛!“
梁兴初攥了攥拳头,说:“下一次!”
在第二次战役发起后,三十八军受领的任务是一定要插到三所里,切断平壤与价川的联系。梁兴初动员部队时就强调:“要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一切困难,保证完成迂回任务。”
战役打响后,洪学智、邓华跟彭德怀守在作战室,等着他们的消息。别的部队不断有消息传来,唯独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一直没有音讯。
参谋长和通信处长盯在电台前,不停地呼叫一一三师,就是不回话。三十八军前指也没有一点消息。
彭德怀倒背着手,在作战室转圈子:“这个一一三师怎么搞的,跑到哪儿去了呢?”
洪学智和邓华先后都到了电台前。洪学智说:“这回梁兴初可是要打翻身仗的。”邓华说:“再等等……”
好不容易和三十八军前指联系上了,他们也不知道一一三师的具体位置。大家急得团团转。邓华等领导人一夜没有睡,一直等着一一三师的消息。直到第二天清晨,电台里才传来了一一三师的信号。作战室一对坐标,发现他们已经到了指定地点——三所里。大家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彭德怀也长出了一口气说:“总算是出来了,总算是到了。”
原来,一一三师为了保证插到预定地点,大胆冒充李伪军溃退部队,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实行了无线电静默,赶在了全机械化的美军之前,成功穿插三所里与龙源里。
他们的电台一打开,美军就知道了,刚刚展开没有几分钟,敌人的骑一师一个团就赶到了,激战马上开始了。一一三师击退了敌人的10多次冲击,牢牢地守住了三所里,切断了敌人的退路。这时,敌人又想从北面的龙源里退走。一一三师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先敌占领了龙源里,保证了战役的全面胜利。
战斗中,三三七团三连以果敢动作抢占松骨峰,一举切断了美第八集团军南撤退路。他们激战两昼夜,不顾敌疯狂反扑,死守阵地,打退美军多次进攻,使敌南北两部相距不到1公里却始终无法会师,迫使其大部转道新义州才避免了全军覆灭的下场。此役,三十八军共歼敌1.1万余人,缴获坦克14辆,大炮200余门,汽车300余辆……
战报送到了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只说了三个字:“打得好!”
洪学智对他说:“老总啊,他们上次没打好,受到了批评,这次就是要打出样子来。他们就是有股不服输的劲!”
彭德怀说:“要嘉奖他们!我来写嘉奖令!”
彭德怀挥笔写道:
梁、刘并转三十八军全体同志:
此役克服了上次战役中个别同志的某些顾虑,发挥了三十八军优良的战斗作风。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至昨(30日)战果辉煌,计缴坦克汽车即近千辆。被围之敌尚多,望克服困难,鼓起勇气,继续全歼被围之敌,并注意阻敌北援。特通令嘉奖并祝你们继续胜利!
彭邓洪韩解杜
写完,彭德怀问:你们看怎么样?
洪学智说:“很好!”邓华说:“同意!”
“那就发出去吧!”
参谋刚刚走,彭德怀又喊:“拿回来,拿回来!”
他接过电报,大笔一挥写下一行大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这就是彭德怀的风格,没有完成任务,他骂你;完成任务好,他就这样奖励你!
不过这个评价还是出乎邓华和洪学智的预料,还从来没有人说过一个军万岁啊,彭德怀就这么写了。
“怎么样?”他问邓华和洪学智。
他俩都不好表态,他们都曾经当过这支部队的领导,不好说自己的部队好话呀!
彭德怀说:“不表态就是同意了,马上通报全军,上报军委!”
随后,《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发表了长篇通讯《被人们欢呼“万岁”的部队》。三十八军“万岁军”的美誉由此传遍全国。
著名作家魏巍当时正随该军采访,他把松骨峰战斗中的英雄事迹写成了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也在《人民日报》发表。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也从这里开始叫响。
敢打硬仗的首任军长李天佑
我们说三十八军的战斗历程,就不能不说首任军长、开国上将李天佑。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打的几场大仗、硬仗都是在他的指挥下打的。
这里也有一个错觉,人们以为,三十八军是四野第一军,那他一定是四野的老人,也一定是林、罗的老部下,恰恰不是。他应该说是邓小平的老部下。
15岁时,李天佑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明瑞部当兵,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领导百色武装起义时,他在教导总队参加了扫平百色警察局的战斗。起义的当天,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小平任命李天佑为红七军特务连副连长。
1930年红七军攻打榕江城时,李天佑带领12名战士组成突击队。枪林弹雨中,他带头跃出掩体,肩扛竹梯,飞奔墙下。架起竹梯,爬到梯顶,仍有几米高才能上墙,李天佑拿出一根竹竿,攀援而上。很快爬上城垛,战士们相继上了城墙。李明瑞和张云逸在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幕,连声说:“这真是个小老虎连长!”
他负伤后,邓小平到医院看望时,还对医务人员说,他可是我们的“小老虎连长”!
在三十八军的军史馆里,我们能看到李天佑带队参加平型关大战时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那天,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奉命到一一五师师部去受领任务。
林彪见他们来了,说:“你们来了。我们要在平型关这一带打一个大仗,给日军一个打击!给友军(指国民党军队)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兴奋!”
正说着,电话响了,林彪接了电话。电话是国民党军方面打来的,说日军的先头部队已进到平型关附近了。林彪放下电话,说:“我们要在敌人进攻平型关的时候,从侧后给它狠狠的一拳!”
林彪的部署是,六八五团在平型关东侧,六八六团在平型关西侧,伏击沟里的日军。
当天黄昏,两个主攻团趁夜出发,赶到了离平型关30余里的冉庄。
第二天傍晚,师部命令到了:“今晚12时部队出发,开往平型关。”
天公不作美,此时下起了倾盆大雨。参谋问李天佑:“团长,雨这么大,还走吗?”李天佑回答:“前进!下刀子也要前进!”
天亮了,雨也停了,六八六团准时抵达了预定位置。
平型关方向的炮声一阵紧似一阵。李天佑和杨勇在前线指挥所用望远镜观察部队隐蔽情况,发现很难被发现,他们很满意。
这时,山沟里传来了汽车的马达声。日军车队浩浩荡荡开往平型关。夜里下了雨,公路上十分泥泞,几百辆汽车在兴庄至老爷庙之间的公路上走走停停。人、马、车拥挤到一起,真是一个好时机。李天佑用电话询问瞭望哨:“敌人全进伏击圈了吗?”
“通往灵丘的公路上已不见敌人了。”
李天佑派参谋去报告林彪。
突然,日军向两侧山上开枪扫射。李天佑和杨勇都紧张起来:莫非被日军发觉了?他们交换一下意见,拿起电话机,命令担任突击的一营:“攻击开始,打!”
这时,去师部的参谋也带回了林彪一个字的命令:“打!”
顿时,公路上爆炸声连成了一片,手榴弹、机枪、迫击炮的响声搅成一团。公路上的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这时,作战参谋朝李天佑喊道:“团长,师长叫你到他那里去一趟!”
李天佑急奔师指挥所。林彪披着雨衣,正在观察前面的战斗情况。看到李天佑,他说:“沉着些。还怕没仗打?战斗不会马上结束的。”
林彪指着公路对李天佑说:“看到了吗?敌人很顽强。公路上的敌人正在抢占地形和利用汽车顽抗。我们现在包围了敌人一个旅团,大块不好吃掉,必须把它切成几段。你们一定要冲上公路,把公路上的敌人切成几段!用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这个制高点,我们就可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沟里……”
李天佑跑回指挥所,马上命令右侧山上的三营向老爷庙冲击。这时,六八五团也发起了攻击。
巨大的冲杀声震撼山谷,战马惊鸣。战士们勇猛地向公路冲去。日本鬼子东奔西窜,一些鬼子利用汽车和公路旁的沟坎顽抗……李天佑看到:我们的火力压不住日军的火力,冲上去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去。六八六团伤亡在不断增加,部队还没有冲上公路。一部分日军已经爬到半山,占领了老爷庙,情况对六八六团十分紧急。李天佑命令:“三营长!不要怕伤亡!冲!冲上公路就好啦!”
三营长杨国夫说“是!坚决完成任务!”
“用什么保证?”
“完不成任务不回来见你!”
“不对!我要你拿下老爷庙!”李天佑吼道,“我马上命令侧翼部队加紧攻击,吸引敌人的火力,你营趁机冲过去!”
杨国夫放下电话,与教导员刘西元率领三营指战员进入烟雾里,往前跑,往前爬,往前冲!战士们用鲜血和身体填平了冲击的道路,终于冲上了公路,同日军展开了白刃肉搏战。公路上枪托飞舞,马刀刺刀闪光……
战斗异常激烈,三营伤亡很大。为了切断日军汽车兵与骑兵的联系,三营九连差不多打光了,只剩下10多个人。
这支日军队伍似乎不懂得山地战术,除一小股日军占领了老爷庙外,其余的均在公路上顽抗。三营冲过了公路,直奔老爷庙。营长杨国夫负伤了,教导员刘西元接着指挥。很快,二营增援的队伍也上来了。他们很快攻上了老爷庙。
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八路军居高临下,狠揍山沟里的日军。日军乱喊乱叫着,企图夺回这个小山头。显然,已不可能,日军败局已定。
据统计,平型关战役,八路军以伤亡千人的代价(六八六团伤亡300多人),消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多辆,缴获92式野战炮一门,炮弹2000多发,机枪20多挺,步枪1000余支,战马53匹,日币30万元。
平型关战役之后,李天佑升任八路军第三四三旅副旅长、代理旅长,转战吕梁山地区,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杀。
李天佑带队和日军打硬仗出了名,东北战场上打国军也不含糊。1947年4月,李天佑从苏联回国后,调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一纵队的前身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李天佑可说是回老部队任职了。
上任伊始,就是血战四平。
1947年6月5日,东总发布命令,三打四平(此前,四平已打过两次)。由李天佑指挥的第一纵队、邓华指挥的第七纵队和第六纵队十七师组成四平攻城部队,李天佑担任攻城总指挥。
战前,李天佑将指挥所设在离敌前沿阵地最近处。工兵排挖指挥所时,敌一发炮弹落下,牺牲了一名战士,伤数人。参谋长建议转移他处,李天佑问:“观察视野怎么样?”
“好!能直接看到一师、二师的突击地段。”
李天佑说:“那就放在这里嘛,不改了。”
后又伤亡几个士兵。参谋长再次询问:是否继续挖下去?
李天佑毫不动摇:“继续挖,一切要从便于指挥出发。”
指挥工事刚修好,他就进了指挥所。
三打四平并不顺利,10天激战,只攻占四平街西半部,歼敌6000余人。这时,国民党军从沈阳等地抽调了10个师增援四平。在敌增援部队逼近四平时,林彪下达了撤出战斗的命令。
三战四平未果,林彪做了自我批评,李天佑也主动作了检讨。
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已改称东北野战军,他们集中了第一纵队、第三纵队和第七纵队三大主力,“四战四平”。这一次,攻城总指挥仍是李天佑。
李天佑吸取了三战四平时战术呆板的教训,采取多点突破,他命令:第一纵队为主攻部队,从西北和正北两个方向突击;第三纵队和第七纵队为助攻部队,从西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突击。
3月12日7时30分,李天佑下令:炮火急袭!20分钟后,5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了,各个方向的突击队勇猛地向四平城内冲去。
部队进展迅速,第一纵队4个团仅用了几分钟就冲过了铁路桥桥头堡,从北面突破进城;独立师1个团从城西北角突入国民党军主阵地;第三纵队和第七纵队也分别突入城内。李天佑对参谋人员说:“指挥所前移!”
23个小时后,四平被我军彻底攻克。
四平解放后,李天佑指挥第一纵队参加了辽沈战役,进行了大小战斗20余次,毙伤和俘虏国民党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7万多支,各种火炮392门。
继任军长梁兴初与“四猛作风”
一支部队的作风,往往和这支部队主官有着直接的关系。三十八军的勇猛作风正是李天佑这样的军长带出来的。说到这里,三十八军的老人还会补充一句:“还有我们的第二任军长梁兴初!”
这话不假,梁兴初的硬朗作风也堪称一绝,而这种作风完全是在硝烟战火中锻造出来的。
有一次洗澡时,警卫员悄悄数他身上的弹痕,他说:“数什么数?数也数不清!”
红军时期,他就9次负伤,9次大难不死:1931年5月,在二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伤,伤愈后提升为排长;1932年秋,任副连长,在黄陂战斗中两次负伤不下火线,荣获“模范连长”称号,并被授予“红星”奖章,后任连长;1933年夏,在一次遭遇战中负伤,一颗子弹从左腮穿透了头部,血流满面,说话困难,受到师部嘉奖,继任营长;1933年底,在保卫兴国的战斗中,负伤住院;1935年在长征途中的猪场阻击战中与敌展开白刃战,负伤未住院,后任侦察连连长;在直罗镇战斗中提升为团长;过黄河东征,他右手负伤,落下食指、中指残疾……
梁兴初的夫人任桂兰曾经对采访的作家说:“老梁在红军时期6年,从战士到团长,作战无数,负了9次伤,升了9级,正好是一个伤疤一级军阶。他才真是一级一级打上来的。”
红军时期梁兴初不光经历了9次战伤,还经历了一件影响红军长征走向的大事——“一张报纸决定了红军命运”的事。对此梁兴初有一段独特的回忆。
红军长征至甘肃,梁兴初已是红一军团直属侦察连连长。那天接到通知,要梁兴初与指导员曹德连跑步来红一军团指挥部接受任务。到了指挥部,见了毛泽东、林彪、聂荣臻、左权等首长。左权指着地图对梁兴初他们说:“你们立即出发,到哈达铺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毛泽东以浓重的湖南口音重复道:“找一些近期的报纸啊!”
当天下午,梁兴初率全连官兵,换上国民党中央军军服。梁兴初戴中校军衔,曹德连戴少校军衔,大摇大摆开进哈达铺。该镇镇长及保安队等前来迎接即被控制,侦察连未放一枪一弹便占领了哈达铺。其时,国民党一位驻岷县的少校副官刚从省城回来。曹德连从他的行李中发现了一大批捆裹着旧年画的报纸,其中有《大公报》等好几种报纸,便立即送给了林彪、聂荣臻。聂荣臻很快送给了毛泽东。后来,毛泽东曾幽默地对梁兴初说:“你们这次出去收获最大,把刘志丹的根据地给‘抓来了。”
次日,在一座关帝庙里,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毛泽东举着报纸说:“同志们哪!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要感谢国民党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大块的根据地。这对我们真是好消息啊!”
毛泽东手中的报纸究竟是一份什么报纸?是谁送来的?有两三种说法,梁兴初的上述经历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说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梁兴初所带部队有“四猛”之说。除了猛打猛冲猛追之外还加了一个“猛骂”。1948年1月,梁兴初率部参加东北战场的公主屯战斗,属下三十师九十团于行进途中被国民党军劫走100名民夫。他找来三十师师长方强,骂道:“你xxx的,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倒让敌人检了个便宜!”方强不敢回嘴。梁兴初转过来怒骂九十团团长:“你不戴罪立功,把你脑袋割下来见我。”是役,三十师边打边走,连战连捷。方强战后总结道:“这一仗打得好,是梁司令骂出来的,我们就是要猛打猛冲猛追猛骂。”
黑山阻击战中,梁兴初始终站在最前沿指挥。有一天正吃饭时,敌人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一弹片飞进碗中。梁兴初了无惧意,以筷夹之曰:“没有陆(肉),哪来的骨头?”二十八师政委晏福生劝他:“梁司令,还是撤一撤吧!”梁兴初说:“我不撤,看哪个敢撤?谁想撤,就踩着我的身体过去!”阻击战中,梁兴初率十纵孤军奋战,抗击5倍于己的敌军精锐部队,敌猛攻3天,他们屹立不动,敌寸步未进。后来,据此拍成了电影《黑山阻击战》。
有了这样的经历,人们就不难理解梁兴初军长在朝鲜战场的所作所为了。
在李天佑、梁兴初等将领的带领下,三十八军越打越猛,越打越强,成为了一支名闻天下的英雄部队。
新时期以来,三十八军改编为第三十八集团军,部队建设有了跨跃式的发展。在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上,三十八集团军组成多个方队,以崭新的面貌接受了人民的检阅。徒步第七方队、驾驶88B中型坦克的车辆第一方队、驾驶88C式主战坦克的车辆第三方队、驾驶86式步兵战车的车辆第四方队(“平江团”)、驾驶89式装甲输送车的车辆第五方队(“松骨峰团”)、驾驶89式122自行榴弹炮车的车辆第八方队、驾驶89式120mm自行滑膛炮车的车辆第九方队、驾驶83式152mm自行加农炮车的车辆第十方队、驾驶89式122mm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车的车辆第十一方队、驾驶飞蠓-80地空导弹车的车辆第十六方队,都是来自于第三十八集团军的部队。在最后出场的空中梯队中,第九梯队——驾驶武直-9武装直升机第一次出现在阅兵式上的陆军航空兵,也属于第三十八集团军的陆航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