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 旨在重构经济发展新模式

2014-11-17李春明

支点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新常态常态经济

李春明

核心提示:适应新常态,不仅仅在于适应“经济增速换挡”,而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经济体制机制再构造、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再提升,也就是要重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警示着“老路已行不通”;新常态之“常”,意味着必须重构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当今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并使之成为一种“升级版”的经济发展常态。为此,必须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从而在经济工作中更好地把握规律性、争取主动性。

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新常态”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征、新机遇,表明中央对当今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新的科学认识,也是全面推进湖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30年保持10%左右的快速增长,使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极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极大改善了人民生活,极大提升了国际地位,为世人所关注和景仰。然而,“花无月月红,人无岁岁长”,经济发展也是如此。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依靠要素投入优势、成本比较优势驱动经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也日趋复杂和增多。而且,在全球经济进入长期结构性调整的转型时期,我国也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时期,其表象上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背后的原因是曾经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已不同以往,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诸多重大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根本性转换,由此导致原有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向新常态过渡的必然要求。适应新常态,也不仅仅在于适应“经济增速换挡”,而是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经济体制机制再构造、对内对外开放的层次再提升,也就是要重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把中国经济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简言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已不再是重复“昨天的老故事”,而是要走好“今天的新路子”,创造“明天的新辉煌”!

重构经济发展新模式

科学认识、积极应对新常态,其根本点和着力点在于重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新模式的主要目标是:

——追求多层次文明融合发展。在新常态下,必须坚持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一起推进、融合发展。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正在经历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文明或知识文明,经历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进入新常态,各层次“文明”均在这里“汇聚”,都不可忽视、不可偏废,必须一起抓、一起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工业文明是发展之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遏制工业化,更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而是要统筹布局、融合发展。要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文明得以持久永续发展。在新常态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必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追求经济结构优化。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以结构性改革创新,对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整体性、创新性、升级性调整。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在继续扩大投资和出口的同时,努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千方百计创造新的需求,提高消费率,逐步使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不断提升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真正形成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使资源消耗较低且污染相对较少的服务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逐步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化解过剩产能,要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途径,坚决打好化解过剩产能这场攻坚战;调整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结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从要素效率提升中获取发展动力;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体制机制,逐步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让全体人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调整优化城乡区域结构,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同资产存量的流动和重组结合起来,必须同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区域增长极结合起来,必须同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营销模式结合起来,必须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合起来。通过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使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和退出,推动先进生产力不断产生和壮大。

——追求经济转型升级。新常态下,必须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努力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有两个相互推动的因素,即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通过知识资本的大量投入促推经济效率不断提升。创新驱动型增长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资源日趋稀缺、要素报酬递减等制约因素,从而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可能。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乃至模式创新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和引领作用则尤为显要。当前,世界科技正处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前夜,科学技术领域正在孕育新一轮突破的巨大能量,将会推动更多产业发生重大变革。云计算大数据、能源互联网、泛在智能网、药物基因组学、生物器件制造、新一代智能材料等一系列技术突破,正在改变现有的全球产业格局和资源配置方式。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尽快改变我国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状况,全力构建新的产业价值链。作为企业,必须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服务”乃至“中国品牌”的转变。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新技术的改造和提升下,传统制造技术也在发生质的变化,传统产业仍可被赋予新的活力,成为优势产业,从而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注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植入传统产业,千方百计做精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追求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常态下,要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换,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坚决清除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使之更好地与“新模式”相匹配、相适应。从总体上讲,要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模式转换”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特别是要解决好企业改革不彻底、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等体制机制问题,以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活力,着力打造提升经济效率、发挥增长潜力的长效机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市场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出题目、科研机构做文章、政府提供平台的创新模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三方协同创新,真正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动力、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开放也是改革。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加快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必须于法有据。对企业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对政府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以此规范企业和政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释放市场潜能,为市场主体注入动力和活力。

——追求质量效益型速度。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还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的,也是靠发展来不断推进的。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必须明确:我们所追求的速度,必须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注重改善民生、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坚持节能环保、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是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速度。应该说,在新常态下,在重构经济发展新模式进程中,要想再保持过去30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几乎不大可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脚踩一块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必须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努力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强调指出的:“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快一点。”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以主动作为应对新常态

归结上述分析,新常态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加以应对。

其一,新常态之“新”,就在于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过程,面临有效需求不足、投资效率下降、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较重、金融环境不优等种种困难,使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风险加大。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必须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

其二,新常态之“新”,就在于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产生和形成新常态下新的生产力。在这一进程中,既是原有竞争优势削弱的过程,也是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重大机遇,例如产业升级的新机遇、消费升级的新机遇、城镇化发展的新机遇、科技创新的新机遇、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全面把握机遇和用好机遇,勇于战胜挑战和风险,必将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其三,新常态之“新”,旨在重构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提质增效升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更高水平、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新阶段,将由原有经济形态进入一个质的飞跃的新常态、进入新一轮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常态。由此表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深远的,是值得期待并为之努力的。然而,这一转换过程不会太短,很可能是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因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时间;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同样需要条件和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顺势而为、也要主动作为,既要放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努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新常态下,老路走不通,新路必须走。要用新视野、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和形成的老模式、老框框、老习惯,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结合点,准确把握新常态下各项重大举措和政策之间的平衡点,努力实现整体经济成功转型,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湖北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要坚决打破传统思维惯性和传统路径依赖,以新思维、新眼光,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再认识,深化对全省核心优势、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的认识,准确把握全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对新趋势、新特征、新机遇的准确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并推动新的发展,加快推动全省经济迈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台阶。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爬过了这面坡、越过了这道坎,必将迎来一片新的艳阳天!(支点杂志2014年11月刊)

(本文系作者在第五次湖北经济发展季度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新常态常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