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地方生出大文化”之启示

2014-11-17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施耐庵大餐乌镇

本期头条,从兴化的“施耐庵文学奖”落墨,延伸出各种各样“小地方生出大文化”之案例。其中很多的成功案例举自于域外,可谓满眼可圈可点。对于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读者看官而言,是否能够产生“因小见大”的震撼呢?

“大”与“小”的辩证法可堪玩味。大而无当的地方,文化特色往往沦为空谈;相反,小而精致的所在,却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引来众人驻足。这就是小镇文化节持久风靡的秘诀。站在泱泱神州的高度俯视,兴化也罢,乌镇也罢,朱家角也罢,都是弹丸之地,其文化影响和文化辐射,怎么能够和“国际大都市”相比?可是从投入和产出的比率、创建和知名的速度来看,“小地方”的优势显而易见。

“小地方可以生出大文化”,已然成为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要紧的是,需要反复追问:为什么是它?为什么唯独是它?你的这个节那个奖,依附点在哪儿?是仅能烹制一碟小菜,还是能够做成一桌大餐?英国的斯特拉特福小镇人口不足三万,但是每年吸引的游客人数超过三百万。何故?因为莎士比亚诞生于此。这就是那个关键的依附点。同样,咱们这儿的兴化小县城,有施耐庵、郑板桥等文化名人可资依附,才有“文学名城”缔造的可能。

当然,合理的“依附”是一回事,有效的“吸附”又是一回事。怎样的吸附才算是“有效”?大概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标准:就是对于文化传承、文化感染、文化辐射等,是否具有正相关性。在具有“正相关性”的“文化小地方”,呈现出的气象应是充满创造力和感染力,其“震波”是无限传递的。而且,应该具有极大的可持续性。

目前,“敢于砸钱”的当地政府不少,但如何把钱砸在刀口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文化资源,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诸葛亮,多个“故乡”争抢;反面文学形象西门庆和潘金莲,居然也被青睐,有人愿掷千金挖掘其“旅游资源”;还有建造形形色色的“假古董”,拼命拆迁新造“古镇古街”……貌似也是“小地方生出大文化”之思路,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矣。文化符号仅仅是一个要素,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体水平,加上科学合理与创造性的艺术整合,才有可能做成大文章。可以设想,假如莎士比亚的故乡在咱们这儿,保不齐这个宁静小镇早就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以单纯的“促进旅游”目的打造文化品牌,往往会南辕北辙。相反,你一心一意保护它、呵护它、珍视它,其本身具有的魅力会悠悠散发吸附力,到头来有无限惊喜降临。

如何写出“小地方生出大文化”的精彩华章,除了政府给力,还要让知识分子、民间力量一同过来“筑梦”。很多情况下,打造文化品牌,优势在于民间。社会发育越良性的地方,文化动力就越强。乌镇戏剧节,就是由专业人士黄磊、赖声川等发起;日本著名的大须大道艺术节,也是由民间发起。有时候,甚至一场灾难都能让艺术灵魂震撼出一个艺术品牌,因台湾地震震出的“桃米坑”,被专业人士将“桃米”打造成一个名闻遐迩的生态村……文化是奇妙的东西,经常在经济危机下,文化呈现空前的繁荣,抱团取暖和精神渴求的欲望,令文化闪耀出奇异的光芒。

所以,由于文化的力量,“让小地方走向大世界”已经不是一种奢望,人口稀少的弹丸之地照样可以绽放举世瞩目的绚丽光芒,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取舍,是否具有睿智的目光。

猜你喜欢

施耐庵大餐乌镇
Fun on Christmas
施耐庵巧用对联治病
军营里的“大餐”
乌镇五题
罗贯中与施耐庵(上)
无巧不成书
圣诞吃大餐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Antitheses in Outlaws
一墨乌镇(节选)
《图画大餐》《艺术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