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淮北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2014-11-16谢士忠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4期
关键词:村村通淮北市通达

谢士忠

(淮北市县乡公路管理处,安徽 淮北 235000)

2006年以来,我市共建设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1300余公里,升级改造县乡公路208公里,改造危桥76座,完成投资8.3亿元,提前一年初步实现了村村通的建设目标,也就是每一个行政村建了一条通达村部或学校的水泥路。

1 现有农村公路分布情况

自2006年开展的农村公路GPS专项调查以来,淮北市已基本掌握全市农村公路分布情况。经统计、核实,淮北市农村公路共3253.8公里,其中县道586.9公里,乡道633.8公里,村道2033.1公里,等级公路2536.4公路,非等级公路717.4公里,基本实现了全市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2 “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计划实施情况

淮北市“十二五”期间共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18条,合计里程1057.5公里,基本达到乡镇、建制村的通畅,其中如表1所示。

由于各地对“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存在与建设计划有出入的情况,为满足“十三五”农村公路规划要求,需要进一步核实建设项目实际执行情况。

3 农村公路目前存在的问题

断头路。相邻乡镇、相邻村断头路多,制约了公路整体功能的发挥。在村村通建设过程中,大多以行政村为单位修路,相邻乡镇、相邻村的连接线无人理会,断头路、单向路多,不能形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制约了公路整体功能的发挥。

规划不够合理。在“十二五”村村通建设期间,公路主要通到村委会所在地,但学校及人口比较集中的居民点和集市没有充分考虑,使此项工程的效益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同时随着全市乡镇建制村的拆分合并工作,建设项目的选取没有及时做到调整,导致建设项目的选取不合理。

通村路是水泥路了,而县乡公路又坏了。2010年-2013年,全市利用国家和省建设农村公路改造的机遇,共改建县乡公路410多公里,由于地方配套资金困难,大部分按照三级油路的标准建设,建设标准不高加上超限超载车辆的通行,一些道路已经出现破坏,无法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7351”养护工程费用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求。全市年养护工程资金只有733万元,其中还包括了人员、管理等费用,实际用到大中修工程的资金不足500万元,每年大修三级县道不足10公里。无法做到预防性养护。县区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不够明确,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4 农村公路规划目标

(1)县乡公路规划要和路网建设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新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紧密配合、无缝衔接。目前上述规划基本都有正式文本,因此,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是开放式的,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力求发挥规划的最大效益。(2)增强社会效益:增加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深度,方便群众出行。如解决村小学、敬老院、卫生所、新农村城镇建设规划地、大的自然村的通行问题等。(3)带动经济效益:修建通往农业产业区、农村旅游点、能源资源开发区、林场,集贸市场等的道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4)提高综合效益:逐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结构,解决断头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提高路网整体服务水平。

5 建设项目的建议选取标准

(1)增加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①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畅。即解决“十二五”余下的建制村通水泥路,各县市区在财力允许和矛盾不集中的前提下,可优先安排实施。②解决“十二五”规划中少数建制村村委会位于国省道旁而主要人口居住地远离建制村村委会的不通畅问题。③解决村小学、敬老院、医疗站、新农村城镇建设规划地的通行问题。④解决大的自然村的通行问题。(2)发挥经济流通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①解决通往农业产业区的道路通畅问题,如养殖场、鱼塘、特种农产品种植场等。②解决通往农村旅游点的道路通畅问题,如农家乐、小型旅游景区等。③解决通往能源资源开发区、林场、集贸市场等的道路通畅问题。(3)构建农村公路路网,提高道路运输效益:①解决县乡道为砂石路面的问题,其中包括通往相邻市县和农村公路主干线。②解决农村公路建设遗留下来的断头路。

表1

6 建设项目选取方法

(1)优先选取农村公路县乡干道,将不满足通畅条件的县乡干道作为建设项目。(2)选取农村公路建设中产生的断头路作为建设项目,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的基本畅通。(3)根据要通达的空间点位置,结合“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的选取原则,选取满足条件的建设项目。通达建设项目选取原则:通达路线必须通至或穿越通达位置,直接或间接实现与上级行政区划所在地的连接。

7 农村公路管理现状及未来趋势

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任务繁重的公路养护和管理。由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力量薄弱,养护意识不高,农村公路建成后没有得到规范的维护,损坏的道路常常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因此,如何建立一套先进的、科学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以保持农村公路的优质、安全、高效、畅通和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的投入,落实《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中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是关键;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市场化是大的方向。

8 农村公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方案

(1)实现农村公路数据可视化。通过开展路况调查、路网规划测量等对农村公路总里程、路况、路网分布等进行GPS实地测量的数据建立农村公路地理信息数据库、并以此基础绘制农村公路电子地图。(2)建立农村公路路产及设施管理的档案化。逐步推行农村公路“一路一档”,动态掌握监管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确保使其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与此同时,将规划设计文件、项目建设档案、日常巡查及养护等全部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便于查询利用。

[1]刘志鸿,张良桥.农村公路运输主干线融资行为的演化分析[J].求索,2009(11).

猜你喜欢

村村通淮北市通达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神子”如何通达藏地——论格绒追美的长篇小说《隐蔽的脸》
通达青岛
温州:聚合力 攻坚客车“村村通”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广播村村通 村民百事通
从村村通看我国天然气改革的未来
着力攻坚『村村通客车』畅通城乡『最后一公里』
达业速度为则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