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角色定位
2014-11-15周静
周静
摘 要: 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加以关注与指导。要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定位,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人格和个性。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视为知识的探索者。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学生应是知识与生存的实践者。
关键词: 中学生 角色定位 学习 生活
教育是关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之光,中学阶段是我国青少年吸取大量知识,塑造性格培养习惯的重要阶段。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及能力培养。从教育发展史看,某一时期的课堂多有相似的性质和特点,如上世纪90年代盛行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现在仍有遗留。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以满堂灌为主,学生没有个性可言,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教学收效甚微。自21世纪以来,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后,如今的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活动多样。总体而言,这种课堂模式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甚至完全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定位,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人格和个性,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对事物的认识。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天赋,而不能抑制学生的天性或让其盲目发展。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在生活中应积极地扮演实践者的角色,在实践中汲取养分,这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教育并非只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施行教化,更重要的是根据个人素质进行培养,因材施教,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发现其潜在的天赋和才能尤为重要。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应是在尊重学生个体人格的前提下,发现和保护其天性,加以鼓励和开发,使之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因此,对于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受教育者而言,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而非纯粹的灌输。
从我国目前的国情看,现阶段所实行的高考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因为在我国,裙带观念、人情观念、“开后门”现象等十分风行,在这种环境下,实行高校自主招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弊端。但是,像高考这种一刀切,“一考定终身”的方法对学生的身心会产生不利影响。某些中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重复地做大量习题,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压制在心底,把考上重点大学当做自己的唯一出路,甚至因为没有考上重点高校而自杀。这种现象连年发生,虽然与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不无关系,但是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独立的人格及正确的价值观才是关键的原因。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应对高考之余,更应引导学生完善自身人格。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最有影响力的一门科目,应注重强调学生的思想性与个性发展。语文教师应将每个学生都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这一理念贯穿课堂,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指引学生通过阅读来体悟他人的人生,使学生对社会与人生有一定的了解,追求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而不是从功利主义出发,把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课堂上,学生作为独立人格的个体,其独立性及思维差异性应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对象,是课堂中的主体。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是主体,这里的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将学生作为主体,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这一角色定位下,教师授课时对学生的态度应是顺其自然而非刻意塑造,让学生自己发现、思考、探索,与先贤圣哲进行独有的思想性碰撞;而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真正地在知识海洋中畅游,与灵感不期而遇,构建自己独有的意识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学生,而且要理解透教材,更要明白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起到怎样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不仅要认识老师,而且要认识教材,更是要意识到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不断探索,发现新知,并与知识进行对话,深入思考。
以笔者2013年11月在福建省漳州二中旁听的一节语文公开课为例,该课讲的是闽南地区的文化习俗。课堂上,教师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以学生到漳州各地采风所拍摄的视频为主要内容,让不同组别的学生分别解说视频中所显现的风土人情,然后由“解说员”(即学生)向其他学生提问,“主持人”(即教师)引导、讲解及补充提问,最后由“主持人”做总结,点出该节课的主旨,即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品质。这节公开课的课堂环节设置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定位,课堂内容生动活泼又不乏深意,因此得到很高的评价。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要明确自己作为主导者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课堂发言给予一定的引导、评价和深化,点拨学生,启发学生,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从而把握好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关系,提高课堂效率。
三、聚焦实践,激发灵感
现在某些学校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唯高考马首是瞻,使学生压力重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发展。在与生活割裂的教育中,学生失去发展其他生活能力的可能。某些中学生缺乏生活常识,其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自理能力等都与其实际年龄严重不符。这样的学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即使考上好的大学,也不见得有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中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实践知识的过程中,而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会怎样生存都是不可忽视的学习过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对“学生”二字是这样理解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学就是生,生就是学。你哪一天生存不是学?你哪一天学不是生存呢?”[1]这就从源头上寻找到了学习知识与学会生活实践的同一性。
我们认为,吸收知识的流程应该是接收、检验、评价。学生在接收了课本中的知识之后,还应在生活中有个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2]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才更有意义。中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如果只用于应付考试,而不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则难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育即是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应以实践者的角色运用知识,检验知识,从做中学,将知识融会贯通。
当然,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完善的人生阶段,这一阶段十分关键,很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从做中学”应是在教师或者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的。如果教育者和家长能对实践活动加以重视、选择和利用,使青春期少年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也许是对青少年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但是,如果教育者及家长忽视了生活实践中的教育,这种机会很可能将一去而不复返。“如果在讲课中听任教科书的摆布,甚至让教科书占据主宰地位,其结果只能使思维变得迟钝”[3]。同样的,家长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时,应鼓励他们多动手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更多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的知识,这样才更有利于青少年长远发展。
“教科书过度简约化、逻辑化和体系化,以致将人类活生生的科学与人文文化最终简约为抽象的知识和一个个封闭的逻辑体系,变得远离时代、远离社会,特别是远离创造者的生命”[4]。教师一味地照搬教科书,注重考试成绩,只会扭曲教育的意义,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中学教师要认清学生是知识的实践者这一角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去课外搜集整理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素材,参加社会实践,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新闻时事,广泛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灵性,发现大自然的声音,激发灵感,感悟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并从中体悟知识的生命力所在。在生活实践中理解了知识的力量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力必定远高于那些死记硬背教材的学生。
四、结语
诚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是十分复杂且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需要更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与指引。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说:“一切真实的生活乃是相遇。”[5]这里的“相遇”就是要建立人与知识、人与世界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的前提条件是承认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世界,每一个认识世界的主体,都是基于他自身已有的知识水平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因此,教师与家长都应尊重中学生的独立人格,鼓励青少年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多与知识、与世界进行自然的交流。当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组成学习和实践的共同体时,我国的中学教育水平必将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2][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1.
[3][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2.
[4]孟建伟.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09):3-8.
[5][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我与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