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虎与海豹的较量——观评《飞虎》

2014-11-15窦超

轻兵器 2014年20期
关键词:海关人员飞虎飞虎队

窦超

影片故事概要

《飞虎》一片讲述了香港特警——飞虎队,与一支脱离了美军指挥并从事犯罪活动的海豹突击队之间的对抗故事。

香港海关的关家慧督察率领手下在执行扫毒行动时,意外碰上了由号称“亚洲冰后”的女毒贩带领的贩毒组织。该贩毒组织火力强大,立即将海关人员压制住并顺利逃脱。在一片混乱中,关家慧错将女毒贩放走。香港警方得知这一情况后,成立了由海关、扫毒组和由阿当率领的飞虎队组成的联合专案小组,专门侦办此案。经过一番努力后,警方查明毒贩的一个窝点。飞虎队进行突击时消灭了部分毒贩,但一个活口也没有抓到,而且“亚洲冰后”也没有在这里。关家慧等海关人员再次勘察现场时,认为毒品可能藏匿在海关的货柜区内。当他们赶去调查时正赶上毒贩劫走货柜,交火中又被毒贩的强大火力压制住,结果对方逃脱。此时,美国禁毒部门的瑞安到达香港协助办案。瑞安曾是与香港警察阿当一起受训时的朋友。据他说,这次贩毒行动规模巨大,共有4吨冰毒,价值达到25亿美元。

警方通过黑道上的人终于得知了“亚洲冰后”的准确位置,决定展开最后的围捕。这次飞虎队全体出动,志在一举解决全部毒贩。就在飞虎队即将进行最后突击的时刻,一支神秘的强悍部队却率先进入核心区域将除“亚洲冰后”外的全部毒贩杀死,并将“亚洲冰后”掳走。阿当立即指挥飞虎队进行追击。不料对方却事先早有准备,先是以狙击手将飞虎队的狙击小组压制住,然后在山上布设“阔剑”定向雷(即片中所说的Claymore地雷),造成追击的飞虎队伤亡惨重,阿当只得命令停止追击。这次战斗后,联合专案小组被撤销。因为对手的武器装备比飞虎队的更强大,所以人们怀疑有军队参与此次事件。瑞安推测毒品已经运到了美国,决定回美国去,但他的手下阿尔伯却发现其实是瑞安率领一支脱离了美军指挥的海豹突击队干了这件事——在地下停车场,瑞安杀死了阿尔伯。

关家慧等人在继续调查中发现阿尔伯正在调查瑞安,因此怀疑瑞安与此事有关。她找到阿当一起对可疑船只进行搜查,但没有什么发现。之后,警方通过阿当与瑞安的手机通话确定了其位置——在一个小岛上。飞虎队的潜水队员首先将瑞安等人的船炸毁,接着全队在岛上登陆。在丛林中的战斗中,飞虎队与配合行动的海关人员一起将对方消灭,最终为这一案件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飞虎队方面的战术运用

《飞虎》一片中,飞虎队主要展开了两种类型的战斗,即室内近战(CQB)和野战。飞虎队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战斗中分别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作战战术。

进行室内近战时,飞虎队基本是在施行强行突入行动。在强行突入时,一般都需要对房间的房门进行破除以打开通道。片中的破门工具主要有3种:海关使用的普通铁锤、飞虎队使用的破门槌和霰弹枪。铁锤和破门槌用于破除木门,实际上就是用力进行撞击,将门锁撞坏而打开房门。但是对于金属防盗门,这样的工具则无效,需要使用霰弹枪进行破门。片中对金属防盗门的破除采用了以霰弹枪对门锁部位进行射击的方式,也就是将门锁打烂后再将防盗门拉开,接着用破门槌将里面的木质房门撞开。在海关第一次扫毒遭遇强烈抵抗,飞虎队赶到现场后,直接撞开门就冲了进去,此时房内已经没有人了,所以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第二次破门时,同样采用以霰弹枪和破门槌结合的方式打开了通道,正当持防弹盾牌的飞虎队队员要冲入房间时遭到了房内毒贩的抵抗。这时,飞虎队向房内投掷震撼弹,紧接着突入房内。趁着毒贩还没有从震撼弹的强光和巨响中缓过神来,飞虎队立即开火将其中2个毒贩击毙,剩下的1个毒贩趁乱从窗户爬出去想通过外面的脚手架逃脱,但却在阿当的追击下失足落下摔死了。

第一次野战是在攻击位于废弃工厂的毒贩老窝时完全处于意料之外而进行的,可以说是打了一场乱仗,导致伤亡惨重。因为完全不知道对手是一支强悍的特种部队,飞虎队采取了针对毒贩这类较弱的目标时采取的战术,完全是套路不对。只是第二次在小岛上围歼瑞安率领的海豹突击队时才称得上是运用了有效的战术。在通过手机定位发现瑞安等人的位置后,阿当首先派出潜水队员搞清楚了对手的确切方位。然后,潜水队员出击将瑞安等人使用的小艇炸毁,使其失去了交通工具,迫使其不得不留在小岛上与飞虎队交战。如果当时不采取这一行动,那么一旦海豹突击队上船离开海岛后就难以在大海上将他们找到了。之后,阿当率飞虎队的A、B两队分别在小岛上登陆,并命令一起行动的海关人员留在海边看住来时乘坐的小艇,以防对方夺取。A、B两队在不同地点分别登陆后,立即分成若干小组分散行动。如阿当的副手阿祖率领的B队分成了2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是狙击组。阿祖知道对方想要离开小岛必然要夺取飞虎队和海关人员乘坐的小艇,因此在小艇附近设了埋伏。当瑞安派来抢小艇的2名海豹队员赶来时就中了埋伏,其中一人被击毙,另一人逃走。

在向岛内推进时,阿祖的那个小组在前进过程中碰上了对方的狙击手,2名队员被击伤。阿祖立即命令投掷烟雾弹,这才掩护队员撤下来。而在附近交替掩护行动的狙击组则利用这一机会发现了海豹狙击手的位置,但在前进时被对方发现而被压制在一块巨石后面。片中海豹狙击手使用的是一支非自动狙击步枪,射程要比飞虎队狙击手使用的狙击步枪远一些。飞虎队狙击组的2名成员发现这一点后,决定2人同时进行冲击,以造成对手顾此失彼。海豹狙击手在连续射击没有命中后,就将狙击步枪扔掉,改用一支加装了光学瞄准镜的M4卡宾枪射击。飞虎队狙击组仍然采取2人同时攻击的战术,狙击手将狙击步枪交给队友,自己使用手枪迂回到对方的侧面,而其队友则从正面进行牵制。这一战术果然奏效,海豹狙击手无法同时顾及2个方向的敌情,尽管其将2名飞虎队队员击伤,但最终还是丧命于飞虎队狙击手的刀下。这次的战术手段可以说是交替掩护支援的典型,交替掩护支援的完美配合终于达成了圆满的战果。endprint

阿当率领的A队在前进途中,再次发现对手使用了“阔剑”定向雷。这次因为有了准备,前方的尖兵十分仔细地进行搜索和谨慎地前进,提前发现了定向雷。在尖兵排除定向雷时,其余队员则在后面进行掩护。海豹发现飞虎队并没有中定向雷的陷阱,因此立即开火射击。这时负责掩护的飞虎队队员开枪还击,有力掩护了尖兵的排雷行动。阿当则趁对手被牵制的有利时机迅速进行迂回,绕到了对方的侧面将其击伤俘获。在关家慧率领的海关人员将小艇弄沉赶来后,阿当让他们和2名飞虎队队员留下组成后卫线,以防止对方从后方攻击,自己则率队继续前进。此时,阿祖的B队已经在海豹的宿营地与之交火了。通过枪声的指引,A队也很快赶到现场从另一个方向向对手发动攻击。在这样的两面夹击下,海豹队员终于支持不住而各自逃命,落单的海豹队员遂被逐个解决了。在野战条件下,最好能与敌方进行迂回,然后进行多方向攻击,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敌施加压力,迫使敌多方向交战而分散其兵力火力,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点两面战术”。飞虎队在这次战斗中反复运用了这一战术,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海豹方面的战术运用

《飞虎》一片中海豹与飞虎队两次交战,第一次是在掌握足够情报的前提下进行的有准备的战斗,而第二次却是被迫接受的无准备战斗。

第一次战斗中,海豹的情报来源是以美国禁毒部门代表身份来港参与此案的瑞安。他们准确掌握了飞虎队展开行动的地点、时间和兵力部署等情况,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应的部署。海豹首先将其狙击手部署在飞虎队狙击手后方更高的山坡上,这样就可以掌握更大范围内的情况,并可以从后方攻击飞虎队狙击手。海豹狙击手共有2名,从不同方向对飞虎队狙击手形成夹击态势,以对其进行确实的压制攻击。负责攻击的海豹小队则提前潜入目标区域内发动攻击,将“亚洲冰后”掳走。这时,海豹狙击手从高处监视飞虎队的动向,将其动向随时通知在目标区域内行动的队员。飞虎队发现有另外的武装人员介入后,采取了两面围堵一面准备伏击的战术,打算将对手逼入伏击圈内再予以围歼。但这一切动向都逃不过高处海豹狙击手的眼睛,因此,就在海豹小分队接近伏击圈时,他们得到了狙击手的警告,从而改变行动路线避开了伏击。待飞虎队狙击手准备进行狙击时,海豹狙击手又及时开火将其压制住,使海豹小分队顺利通过了被飞虎队狙击手封锁的路口而撤往山上。海豹狙击手随后留在后面实施阻击行动,掩护小队带着“亚洲冰后”撤离。他们首先开枪阻击,接着利用事先设置好的“阔剑”定向雷给追击的飞虎队造成了严重伤亡,最终迫使其放弃了追击。这一战术是由狙击手的掩护支援行动和海豹小分队的突击行动组成的,两者环环相扣才能取得最好的战果。这次行动的核心是抓住“亚洲冰后”,以得知4吨冰毒的下落,所有的行动都要以保护“亚洲冰后”这个核心进行。突击行动必须赶在飞虎队行动之前完成,然后在狙击手的掩护下撤离。应该说,这次行动海豹完成得非常出色。

到了小岛上,海豹自认为骗过了香港警方,因此毫无防备。当飞虎队潜水队员实施突袭将小艇炸毁时,海豹根本来不及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小艇被炸毁。失去了交通工具已经无法出海与接应的大船会合,瑞安只好决定退入丛林中将追来的飞虎队消灭,同时派人去抢对方的小艇。这一战术的核心是以自己的主力牵制住并消灭飞虎队,而同时夺取船只。其认为自身的战斗力要远高于飞虎队,因此采取了分散兵力的做法。但是,去夺船的人中了埋伏,非但没有达到目的还白白损失了1名队员。而瑞安率领的海豹仍然采取与第一次交锋时同样的战术,即布设“阔剑”定向雷和运用狙击手。然而,这次的战术配合却完全失效。狙击手单独应付阿祖率领的B队,在对方2个小组(1个狙击组,1个5人小组)和狙击组2人的双重协同攻击下被消灭了。单独布设“阔剑”定向雷的小组因为对手已经熟知了此类武器的性能而采取了对应措施也陷于被动,终于被击溃。此时,其他人员包括瑞安在内却留在后方无所事事。最后,残余人员被飞虎队围困在宿营地,只好各自逃命,最终被各个击破。

海豹在这次战斗中的整个战术运用,可以用“分兵把口,节节抵抗,节节败退”来概括,如果当时以一两名队员采取灵活机动的动作牵制住飞虎队其中的一路,集中其他兵力(包括狙击手在内)先击破阿祖的一路,可能要效果好得多。在己方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应该集中有限的兵力,才有可能获得战绩。

从海豹角度看成败原因

大家知道,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海豹突击队是世界上最好的特种部队之一,其在各次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飞虎》一片中的情节是虚构的,然而仍然可以从中找到海豹由胜转败的原因。

第一次战斗中,海豹无一伤亡就击败飞虎队,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情报优势、完美的突然性和强悍的战斗力。首先来看情报优势。指挥海豹的瑞安是以美国禁毒部门的身份出现的,而且是来协助香港警方办理这次案情重大的贩毒案件。因此,香港警方向其通报案情也属于正常。这样一来,瑞安就掌握了香港警方的全部动向,包括飞虎队的动向,这才有了完全针对飞虎队围捕行动的作战部署,取得胜利也就非常正常了(如果说香港方面的失误,就是不该向协助破案的美国人泄露过多内情)。正所谓“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其次是完美的突然性,是指其装备、战术的突然性。装备的突然性是指某种新装备突然使用于战场所给敌人带来的意外震撼。按理说,片中海豹使用的装备并不是什么新装备,但却达成了突然性,这是因为飞虎队是一支特警部队,而不是军方的特种部队,他们对付的目标都是犯罪分子,而非军队。犯罪分子通常不会使用像军方特种部队那样完全配套的武器装备,如定向雷、狙击步枪以及MP5冲锋枪、M4卡宾枪等武器,这样完备的武器配系突然出现在犯罪现场,完全出乎飞虎队的预料。相信绝大多数特警部队在执行抓捕疑犯任务时,都没有碰到过对方如此完备的火力配系。战术突然性是指完全出乎对方预料的战术部署。当飞虎队执行围捕任务时,其全部战术想定都是以歼灭一些武装贩毒分子为目的的,完全不会料到有一支装备超出自身的军方特种部队参与其中。因此,当海豹先于飞虎队突入毒贩巢穴时,后者全部作战部署就要推倒重来。在调整部署的过程中又连续碰到对方以狙击手和爆炸性障碍物结合的阻击,也是完全出乎意料,因此在连对手都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情况下败得一塌糊涂。此战中也体现了海豹强悍的战斗力。众所周知,海豹突击队的选拔和训练都极为严格,其战斗力是世界第一流的。飞虎队以往对付的有武装的疑犯,虽然都是亡命徒,但是其作战素质非常低下。正因为如此,突然碰到作战素质与自己不相上下甚至占有优势的强手时就会乱了阵脚。endprint

但其在小岛上的战斗则完全相反,海豹丧失了情报来源。当时瑞安谎称毒品已被运到了美国,他离开专案小组时就失去了掌握香港警方行动计划的机会,因此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境地。因为飞虎队已经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一支军方的特种部队,因此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以对付海豹的“阔剑”定向雷;采取更为疏散的战斗队形;各个小组之间组织更为协调的协同动作等等。这样一来,海豹的装备和战术突然性就完全丧失了,即使其仍然具有强悍的战斗力,然而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居于下风,最后免不了落败的下场。

在这里还有一个因素通常容易被人忽略,这就是特种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构成。人们通常认为特种部队都是一些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人组成的,殊不知其强大战斗力是需要在己方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撑下才能发挥出,如强有力的后勤支援、情报支持、及时高效的空炮远程火力支援等等。而本片中的海豹却脱离了美军的指挥,自然也就失去了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持,其综合战斗力大打折扣。

另外,一支军队能够在战场上英勇奋战,必然有其强大的战斗精神为支撑,如美军非常强调军人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其作战行动对于美国人民及士兵家人安全的作用。而一支军队沦落为一个为钱而犯罪的团伙时,那么这一精神支撑也就完全消失了。片中的海豹就是这样,当他们发现被飞虎队包围时,就有队员想要携带毒品“脚底抹油”了,结果被恼羞成怒的瑞安打死。

再者,海豹初战轻易取胜,产生了很强的轻敌情绪,认为飞虎队只是一群不堪一击的“童子军”,这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在宿营地与飞虎队交火时,2名海豹队员一边射击还一边开着玩笑,问飞虎队是否需要一些射击课程。结果,其中一人贸然将头伸出来,被早已严阵以待的阿祖一枪击毙。海豹狙击手在阿祖的战斗小组已经释放烟雾的情况下,看不到目标还在不断开枪,多半也是出于轻敌的原因,因为按照他们的作战经验是不应该乱开枪的。海豹分兵抵抗的糟糕战术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轻敌所造成的。

若干细节值得关注

片中,香港警方的联合专案小组是由扫毒组、海关和飞虎队组成的,其中海关人员的战斗素质最差,当然,这是由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在阿当追击爬上脚手架企图逃跑的毒贩时,在下面的关家慧没有看清目标就向上面开枪,结果枪弹划伤了阿当的脖子,由此可以看出,海关人员的训练水平是不适宜进行高强度对抗的。此外,海关人员的装备也不适应这样的战斗,他们使用的转轮手枪射速慢,在毒贩AK47的强大火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后来阿当对其装备的转轮手枪进行了改装,使得射速有所提高。他们在进行破门作业时根本没有专用工具,而是使用普通的铁锤将门撞开。为了能够应付强悍的海豹,飞虎队对海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的培训,如使用MP5冲锋枪等等,这样的培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岛上海关人员组成的后卫线在遭到海豹黑人队员袭击时,能够进行一定的自卫行动,为飞虎队队员使用“阔剑”定向雷将其制服创造了条件。就在阿当制服瑞安的时候,一名海豹试图进行偷袭,要不是及时赶到的关家慧使用MP5将之击毙,恐怕阿当就性命不保了。

《飞虎》一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就是MP5冲锋枪在射击时枪托是否展开的问题。片中的MP5冲锋枪都是伸缩式枪托,一般说来在射击时需要将枪托拉开以进行抵肩射击,这样有利于提高射击稳定性和射击精度。但片中的飞虎队和海豹队员在很多时候都是在不打开枪托的情况下进行射击。如果在房间内进行战斗的话这可以理解,因为这样全枪长较短,在房内更为灵活,而且交战距离非常近,对精度要求较低。然而在室外的野战行动中,仍然这样做就有些让人不明白了。

狙击手在特警部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执行对重要目标的击杀任务。但《飞虎》一片中,飞虎队狙击手却没有执行过真正意义的狙击任务。在海关第一次遭遇毒贩的现场,部署在对面楼上的狙击手首先担任了观察员的角色,向阿当报告了目标房间内的情况(那个爬上脚手架试图逃跑的疑犯也是被狙击手发现并报告的)。在发起攻击时,阿当命令狙击手先开枪,其目的是吸引房内可能存在的毒贩的注意力,使其不再紧盯着危险性最大的房门,以为突入房间创造有利条件。而在飞虎队配合海关对瑞安指挥的一艘可疑船只进行搜查时,狙击手则占领船上的一个较高位置,其目的是能够更好地观察整个甲板上的动静,随时准备支援其他队员的行动。在与海豹的第一次较量中,飞虎队狙击手负责控制毒贩所在的废弃工厂的一条道路。就在海豹接近这个路口、飞虎队狙击手准备实施狙击时,却遭到了事先埋伏在后面的海豹狙击手的突然袭击。飞虎队观察员被击中,飞虎队狙击手也被对方的2名狙击手压制住,从而错过了进行狙击的机会。最后一战中,狙击手也没有采用惯常意义上的狙击战,而是以近战形式将海豹狙击手歼灭。可以说,本片中飞虎队狙击手的运用与我们平时的印象有很大不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片中飞虎队的狙击手使用了2种不同的狙击步枪:一支PSG-1狙击步枪和一支SG-1狙击步枪均为半自动狙击步枪。在与海豹第一次交战时,飞虎队狙击组携带了3支枪,除了上述2支狙击步枪外还有一支M4卡宾枪。这样的火力配备非常强,但是却不适于所有情况,因为3支枪对于2个人来说有些太重了。而当时的情况却是可行的,因为狙击组事先布置在这里。至于同时使用2种狙击步枪,可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狙击目标情况。

《飞虎》一片表现了两支特种部队之间的战斗,一支是特警部队,另一支是军方的特种部队,从这部影片也可以看出军警特种部队之间明显的差异。从对目标的杀伤程度上来说,特警部队的控制更为严格。片中,阿当在总结2名毒贩为什么被击毙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们(指被打死的毒贩)是疑犯,没受法庭审讯,更没有被判死刑。……我们是警察部队,不是军人,我们的职责是保护及服务市民,减低伤亡,死亡是我们的失职,哪怕死的是犯人。”这段话清楚说出了特警部队行动中要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的特点。而军方的特种部队则不强调这一点,为了达到作战目的,人员伤亡是不会过多考虑的,正因为如此,在废弃工厂内的毒贩除了“亚洲冰后”外全部被击毙。从作战手段和装备来看,特警部队更多使用非致命性武器,如片中飞虎队使用的震撼弹以及闪光弹和催泪弹等等,基本上不用杀伤性手榴弹和地雷;而军方特种部队则更多使用杀伤性武器,如手榴弹、地雷等等。

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关人员飞虎飞虎队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走私专家
飞虎
走私专家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
救救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