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15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于学炜++++++杨阳++++++于洪川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同时,合并使用前列腺治疗仪以及前列腺按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随诊观察两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90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7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前列腺炎患者时,采用综合疗法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 综合治疗;常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076-02
慢性前列腺炎是直接影响男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慢性前列腺[1],有近60%的男性曾经出现过慢性前列腺的症状[2]。现如今,慢性前列腺发病率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有文献表明[3],30岁以上青年男性慢性前列腺炎的患病率已经高达40%~50%,慢性前列腺炎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生理以及心理伤害[4]。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间对2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100例患者行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慢性前列腺患者共20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3.1±2.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6±3.1)岁。200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尿急、尿频、尿痛、睾丸、会阴、下腹部等部位出现酸胀痛以及排尿异常等症状,部分患者早泄、阳痿、射精痛以及不育或性功能障碍。直肠指诊:前列腺肿大伴有明显压痛。所有患者均经过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前列腺液药物敏感性测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体有明显减少。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病程以及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根据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前列腺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左氧氟沙星或阿奇霉素口服,连续8W后随诊观察症状变化,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2)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根据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及前列腺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左氧氟沙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20030)或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023871)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①心理治疗: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多交流,多沟通,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告知患者前列腺炎疾病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从而加重病情,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对治疗产生的各种不良因素,使患者加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规律性生活;②指导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当尽量避免刺激性药物和辛辣食物,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多喝水以及多食蔬菜瓜果;③对患者进行前列腺按摩,1次/周,热水坐浴2次/d,水温保持在40~43 ℃,时间为15~30 min。与此同时,使用前列腺液微波治疗仪对患者前列腺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 min,振幅由1级逐渐调整为3级,温度为40~43 ℃,患者睡前口服哈乐0.2 mg,1次/d,25 mg消炎痛,3次/d,疗程为1个月。8周后随诊观察症状变化,复查前列腺液常规检查。
1.3 疗效评价
该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3个标准,即:明显好转:患者所有症状消失,EPS镜检WBC正常,卵磷脂小体恢复正常数量。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所减轻,EPS镜检WBC、卵磷脂小体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依然存在,EPS镜检无改善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后,90例明显好转,8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76例明显好转,6例好转,18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外科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病情缠绵难愈,且容易复发,在治疗上属于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目前,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措施[5]主要包括:采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等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采用山莨菪碱、黄酮哌酯、α-受体阻滞剂进行解痉治疗;采用针灸、耳针、电针、穴位注射或推拿等措施进行针灸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采用手术摘除前列腺;采用前列腺按摩和生物反馈方法加速前列腺液的排泄;以及微波理疗和射频治疗等物理刺激措施。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面临的家庭、社会的双重压力,导致患者经常伴有悲观、抑郁、焦虑、恐惧等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患者的精神和心理因素也是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已有诸多研究报道[6-7]证实,精神和心理因素是诱发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因素,且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影响[8],可通过精神—神经递质—神经通路,影响后尿道和膀胱神经肌肉功能,使前列腺部尿道压力增高,导致尿液返流,从而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细菌耐药性升高。精神和心理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医生在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时,进行常规心理分析的占20.7%,进行常规心理辅导的占60.7%,药物治疗+理疗+心理辅导已成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方法,且心理辅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9]。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好转,焦虑或抑郁症状减轻或消失,这可能使观察组的疗效更佳。这与李月兵等[10]报道的心理干预配合清肾散瘀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炎症状、性功能状况和心理状态的结果一致,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袁涛等[11]得出的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疗效的结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