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淘尽黄沙始见金

2014-11-15岳晓峰谭庆云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书法

岳晓峰++谭庆云

上世纪80年代初,毗邻香港的小渔村深圳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迅速崛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深圳速度”。深圳以其生活节奏快、经济高速发展,以及思想观念时尚超前而成为当时万众景仰的标志。

极尽艳丽的情调袭染着这南国新城。这个春风吹来的经济引擎,给人的印象好似一个经济改革的符号,这个小城未曾留下太多让人经久回味的东西,因而也常常被人不屑地冠之为“文化沙漠”。

历经30多年的蜕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栋栋图书馆、一个个文化产业的落地,一批批的文化精英汇聚于此,深圳文化终于如凤凰涅槃——破茧而出,振翅翱翔,从一个顾盼羞涩的少女逐步走向丰腴成熟,成为岭南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主力新军,成为湛蓝的华夏文化天际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深藏深圳一隅的谢金龙的“谢氏书法”是在深圳这片新生的文化基脉中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他执流水行云之毫素、蘸染如炽的灵气,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范例,为深圳的文化事业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谢金龙先生未师从任何名家巨擘,而是历经几十年如一日的专研修炼,终于自成一家。他的章草重墨落笔、阴阳虚实结合,契合了米襄阳的酣畅雄健,兼有他“刷字”的印迹;他大尺幅的作品,如《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等有颜真卿丰腴雄浑的敦厚;其行草有怀素狂草遗风——苍劲、放纵恣肆,但收敛有度,形成自己狂而不放、稳健潇洒的风格。谢先生的字跃然纸上,字字挺拔,笔走龙蛇——笔画勾连间一如盘根错节遒劲的崖柏,从筋骨中透出股股硬气。谢先生写“中国梦”柔中带刚,写出了中华民族不卑不亢的气节,写出了大中华拥有的儒雅、朴实、兼济天下的襟怀,写出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气概。其写“精气神”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神气逼人,透出一种深邃、久远,喷薄欲出的无穷张力。

南朝齐国的书理家王僧虔《笔意赞》中有语:“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谢金龙非凡的书法功力加上其人生感悟的积累,令他的字形神兼备,出神入化。他带给人的不只是书法自身的赏心悦目,带给赏读者最大的惊喜是意趣,意趣是他书法最大的过人之处。他用心写“山”,落笔之处,山石巍然屹立,峰峦绵延不绝;他泼墨写“水”,水势浩荡奔流,一泻千里;他专心写“孝”,长幼互相依偎,爱心彰显无遗;他倾力写“马”,嘶鸣长啸,其马昂扬;他挥洒写“龙”,如蛟龙出海,游走在天;他屏气写“神”,下笔如有千钧之力,笔锋回转间长歌善舞、恣肆挥洒,收势隽秀挺拔,荡气回肠。整字如亭亭玉立的观音,集柔美、阳刚于一身,写出了“神”的威严、诡秘和圣洁,神力无边!

对谢金龙“融通四海”四字反复品读,立觉妙趣横生。其字笔画厚实,立体感强,气韵流畅,有千军万马之势。看“融”字笔锋上下翻飞、左右开合有度而浑然天成,充分展示了和谐、兼爱、通达的气度和深邃的儒家文化内涵;“通”字整字一如舟楫行水,无窒无碍;“四”字如炯炯神目,探视古今,纵览四面八方;“海”中波澜起伏。

这只是初步印象。呷清茶一口再看四字,另有玄机:“通”如字画,一叶扁舟中稳坐一束发高髻的雍容女子;“海”字中有一男子挥洒长袖面对大海。“通”、“海”之间并不相通,当中隔目(“四”字)遥遥相望。

细细思量开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非男男女女组成,倘若将视野放开,将心的天窗打开,让心舟顺流而下,四海遨游,便能贯穿世界,即是“融通四海”。《尚书·太甲》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谢先生的“融通四海”四个大字高悬在上,那个圆睁的眼睛环顾着左右男女,犹如庙堂壁画正中天神的眼睛,审视着人间的角角落落,让作孽的人无处遁形。谢先生的四字传神,就其辽远的哲理意义、人生感悟和它带给赏读者的志趣,远远超出其形了。

谢先生另一幅《道法自然》也别有意趣。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精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万物之源起,是超然无形的、虚幻的,但确确实实在左右万物生灭变化,是冥冥中存在的规律,人们不可违背、逾越它。万物发展复归于道。谢先生笔下的“道”正是用传神的形来阐释了道的高远含义。谢先生点划落笔,峨冠博带的行者形象跃然纸上——有首、有身、有脚,他的“道”如潇洒行走在大道中的哲人,在人生的征途中,御风而行,形色匆匆。而这行进的人的脖子上似乎被套上了虚幻的枷锁,无形中给行进中的人以诫示——这“道”中的一斜横即是传说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横亘在天,顺它者昌荣,逆它者亡衰。这一笔蕴含的哲理是“道法自然”四字中绽放生命力的神来之笔。

再看谢先生的“上善若水”,四字扑面而来,俨然自亘古奔腾而来的“神水”,恣意回转,穿过无数崇山峻岭,浩浩荡荡地奔流直泻而去。谢先生笔下的水活了,他写出了水的豪气、水的韧性、水的力量。谢先生的“上”的神情就是一个下巴微阖、紧闭双目、正身盘腿面东而坐的修行者、得道之人。置身当下酒绿灯红、熙熙攘攘的城市中,面对名利、金钱、霓虹灯迷离、夜半歌声盈耳,能将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以淡泊之心待人处事,实属难能可贵。谢先生正是这样一个真正大彻大悟的智者,他下笔“上善若水”动静结合、形神兼备,是对水、对道家思想的深深的领悟。

谢金龙书法除了形神兼备、意趣深远之外,其笔法、结字、章法也别具特色。

谢金龙书法用笔独到,他中锋、侧锋用笔、虚实结合,天衣无缝,飞白笔深得米芾“刷”的神韵。“神”、“中国魂”、“文笔生辉”、“融通四海”“学无止境”中的“神”、“中”、“魂”、“文”、“生”、“辉”、“融”、“海”等字的回笔及提、捺间表现出来的中锋、侧锋用笔与米芾《多景楼诗帖》、《蜀素帖》中的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具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

蔡邕《九势》中指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谢金龙笔力劲道,点落宣纸,如疾雨捶打芭蕉,黄钟大吕,掷地有声;横竖恣意挥洒,铿锵有力;撇捺疾出,如长拳游走。他的“劲”、“力”正是蔡邕运笔理论的体现和印证,看“神”、“文笔生辉”、“道法自然”等迸发出一种雄浑的力量,凝视片刻,感觉如聆听“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字字身正气爽。endprint

谢先生笔势流畅,舒展,宛如长袖起舞——收放自如,下笔游转勾连,一气呵成。细品先生感慨“嫦娥登月”而激情书写的一幅条幅,其笔势“先疾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李斯语)”,整个笔画点合勾连跌宕起伏,笔断意连,气势贯通,如幽谷中闻天籁——时而忧怨悱恻,时而激越高昂,时而又婉转绵长,曲终人不散,余音绕梁,不绝三日。

谢先生的字有入木三分的力度,顺流疾下的气势、虚实结合的用笔方法使得他的字着墨多浓淡、干湿变化,富有灵气、劲气,质朴而又豪迈洒脱。

谢金龙先生结字处处用心,处处留意,他讲究字体大小长短结合,疏密伸缩有度,点画布置得当,错落有致,左右贯通,上下覆连承接,形势递相映带。小看一笔一划有板有眼,大看整字相得益彰。谢先生写的“融通四海”中的“通”字,头小腹圆,上细下粗,整个字如平心静气端坐修性的悟道之人;他的“海”字左边窄右边宽,左边浓右边淡,既保持了字体的重心,又表达了海的宽阔浩渺。谢先生的“上善若水”每字的起笔厚重精小,中段略微加大,底部放宽收笔,每个字呈现正三角,给人稳重感。

谢先生写字讲求章法,整体布局虚实留白结合、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张弛有度。细看小处字字珠玑,段段精辟;纵观大幅章章绝伦,篇篇锦绣。还看谢先生那篇“嫦娥登月”条幅,整体重墨与飞白笔结合,如“终”、“月”、“年”等字的提笔处用虚笔。另外“年”,“今”的字体相对小些,富有变化,使整个篇幅不显得呆板。通观整篇字,十四字纵列排放,字字之间疏密变换,大小间隔,笔画时而紧密促拥,时而恣意伸展,开首到结尾,一气呵成,给人一种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豪迈感觉。

谢先生书法风格得益于他的阅历、他的视野。他大学时候就酷爱国学,反复诵读参悟过无数典籍,对古文学、历史、天文、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他潜心专研易经、中医多年,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和体会。谢先生说“书法需要和自然、人生充分融合”。他将多年的研究、参悟融入书法创作。譬如“神”、“融通四海”及“文笔生辉”、“道法自然”等书法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易经中黑白虚实、阴阳变幻、人生轮回的道理,让人叹为观止,爱不释手。

谢先生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坚持。谢金龙先生幼年就开始痴迷书法,从小学起便是黑板报的写手,是学校文化宣传的骨干。长时间的临池不辍,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远离尘嚣、静心思悟,不断地博采众长,不断地锤炼、提升自己。历经多年默默耕耘、持之以恒学习和研究,不断地推陈出新,不断突破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功力的积淀和磨砺,他的字越来越老道;他的书法作品在点点画画中不断成长、丰满,达到一种炉火纯青、超凡脱俗的高度,自成一格的风格,成为书法作品中的精品。纵观谢金龙书法作品,从单字、尺幅到大篇的作品都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震撼,用心细细品味又别有洞天,让人参悟到蕴藏的哲理和博大的精神内涵。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阐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早先揣摩过谢金龙先生的字,越看越觉得提神醒脑,别有风韵,便有见面的想法。不承想见到本人让人有些惊诧。谢先生颧骨棱角分明,双目深邃,标准的客家人相貌。他不修边幅,话语少且没有俗话套话,喜欢直来直去,比较随意。谢金龙先生异常热心,待朋友如兄弟,无论是新朋还是老友。和谢先生共事,感觉不到他一丝的架子,反而更多的是和蔼和温情。北京一位书法家患帕金森症来深治疗,虽未曾谋面,也不熟识,受朋友之托,谢先生放下手头的工作,全程陪同这位朋友之友往返广深多次,为老先生治病求医。

在我们短暂会面的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谢先生不断地接到电话,有嘘寒问暖邀他喝茶的,有请他搞建筑设计的,有店面开张请他捧场的等等,他都一一应允。但对于寡情势利之人的邀请或者求字,谢先生说,他一般都会严词拒绝。

急功近利的文化经不住历史的检验,风吹过,如无厘头的电影;笑过,虚胖肥肿的身体必将灰飞烟灭,留不下丁点的内涵。书如其人,书品体现人品。谢先生广结善缘,广交朋友,不断潜心修炼,才造就了谢氏书法不侧倚取媚、不急功近利取其巧奇的质朴大气的风格。

浮华退却,淘尽黄沙始见金,留下的才是精华。谢金龙是深圳文化天空中展翅高翔的苍鹰,以他的执着,以他的品行走下去,在天命之年,必定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辉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等
图说书法(158)
图说书法
书法一
书法三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