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笛
2014-11-15赵涵
赵涵
与中国的二次相逢
“感谢美国驻华大使馆与中国盲人协会的邀请,无论是对音乐人还是对听众来说这都是一次极为特殊的体验。我觉得音乐首先是属于服务业的,本身就是一种慈善事业。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也是一次音乐与心灵的深度对话。”说话的是上述提到四人乐队的领衔者——美国长笛演奏家、作曲家兼乐队指挥朗达·拉尔森(Rhonda Larson)。她最被人熟知的一个称号是“格莱美奖得主”——1993年,她凭借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出色的演奏水平,获得格莱美最佳新世纪专辑奖。格莱美系美国一年一度的大型音乐评奖,始于1958年,由美国国家与科学学会举办。其以权威性、公正性和广泛的影响性著称于世,有“音乐界的奥斯卡”之称。
虽然日前在北京盲人图书馆的演出是他们在北京地区举办的唯一一场音乐会,但这并非朗达·拉尔森和她的乐队第一次来中国。今年6月,他们第一次到中国巡演并接触到了中国观众。尽管他们出访过全球多个国家,所到之处一票难求,但这位格莱美音乐奖得主来中国前还是感到了忐忑。
“不知道中国观众对这样的音乐会做何反应。”朗达说。后来她惊喜地发现,“在舞台上,我起码能看到坐在前两排的观众的表情,他们陶醉的笑容和情不自禁的热烈掌声让我更加坚信这样一句话:音乐是向所有人民传递积极信息的通用语言,让每个人在人类的生命之旅中体验共享合一。”朗达告诉本刊记者。这个9月至10月,他们再次受邀来华演出,在青岛、武汉、合肥、上海等全国25个城市巡演。
“朗达·拉尔森与风”
朗达·拉尔森出生于美国西部的蒙大拿州。她从7岁开始接受祖母的钢琴启蒙教育,10岁开始学习长笛,从此踏上了追求艺术的漫漫长路。在最初学习长笛的时光里,她除了跟随老师学习外,还从纽约爱乐公共广播中汲取音乐的养分。终于在1985年,拉尔森在家乡蒙大拿州赢得全国长笛协会青年艺术家比赛一等奖(包括卡内基音乐厅首演),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得主。“我就是为演奏长笛而生的。”朗达曾笑言。
获奖后,她开始步入全国乐坛。此后不久,朗达搬到康涅狄格,并联手保罗·温特乐团开始了她除古典音乐培训之外的多元化音乐旅程。朗达在乐团期间赢得了格莱美奖,随后她离开该团,踏上了其个人跨文化、多元化的音乐道路。
朗达一直告诉自己,音乐永远不能框在一种类型中。于是她开始尝试自己创作曲目,并组建了自己的乐队“朗达·拉尔森与风”。所有成员都有古典音乐的背景,眼下囊括了钢琴伴奏克里斯·拉瑟尔(Chris Rosser)、 鼓手卡罗琳·寇贝尔(Carolyn Koebel)、贝司手艾略特·瓦都皮安(Eliot Wadopian )。他们都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家人,演出时其配合更是天衣无缝。
“风”直译自朗达·拉尔森的乐队名“Ventus”。“这是拉丁文。英语中有一句话说的是‘你不知道风从哪里来,也不会知道它往哪里去(You dont know where the wind is coming from,and you dont know where its going to.),我喜欢这样一种神秘感。同时风也象征着音乐带给人的自由感觉。”朗达告诉本刊记者,“我的家乡有着大山、森林和高远的天空,一抬头,90%的视觉所及都是天空。所以说我的创作灵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然,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跨文化的笛子
“这不是瑶族舞曲吗?”台下听众激动地表示。在北京盲人图书馆的演出现场,一袭红裙的朗达在返场时用欧洲长笛吹起了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间作品。“很多中国民间乐曲令我们着迷,这点很重要!到目前我们已经有改编自中国汉代民乐的作品等相关创作三首了,以后还会从中国音乐中找更多的灵感。”演出结束后,朗达说,“但是我们只看到了冰山一角,也特别希望观众能给出建议,告诉我他们最爱的曲子都是什么。”
朗达对世界多个民族的各种笛子有着广泛而精湛的驾驭。除了古典乐迷比较熟悉的欧洲长笛,她还演奏了来自不同民族及古老部落的笛子,如水晶笛、土著印第安短笛、斯坎迪纳维亚笛等。就是这些跨文化的笛子,加上乐队精准的配合,演绎出了一场场“穿越记”——一会儿来到12世纪的法国,一会儿来到朗达自己的家乡蒙大拿州,一会儿来到欧亚交界的亚美尼亚,一会儿来到热闹的苏格兰乡间……笛声似风一般灵动、涤净,而架子鼓、钢琴、贝司等乐器的同时加入,为作品增添了风一般的力量。
“你们真是每次都有新花样!”有听众站了起来,对朗达和她的乐队竖起了大拇指,他们笑得很开心。“为了这一次的中国巡演我带来了18种笛子。”之后朗达对本刊记者表示,“要说我自己的收藏,哦,差不多有75支了,是我在世界各地搜来的。听起来好听,还要在调上,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笛子,而且我还要一一学习它们!”朗达笑言。很显然,在跨文化音乐创作及演绎的道路上,她和她的乐队想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