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品牌专卖店之春

2014-11-15舒秀辉

营销界·化妆品观察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佰草集试水专卖店

舒秀辉

“以欧美日韩品牌为代表的单品牌专卖店将呈井喷式发展,重新迎来整店输出模式在中国的盛行。”这是小蜜坊品牌总经理朱向兵在年初对于2014年行业发展趋势判断的一个观点。

当然,这一观点并不孤立。

因为在《化妆品观察》主笔吴志刚看来,单品牌店将是化妆品线下零售业态演变的下一个风暴眼,因为其他线下零售渠道已经发展得相对完善了。

实际上,本土品牌对单品牌店模式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

1998年8月28日,一个主打中草药平衡护理概念、名为佰草集的品牌在上海香港广场开了第一家单品牌专卖店,这是上海家化集团彼时新推的品牌。

“佰草集从创立之日起,就想打造中国的The Body Shop,从产品理念到产品开发都借鉴了非常多的The Body Shop的痕迹。”吴志刚在谈到佰草集的源起时如是说道。但是,这一条路佰草集走了7年,直到2005年1月份佰草集专卖店突破100家时才真正实现了扭亏为盈。

就在佰草集扭亏为盈后的一年,一家韩束妆业连锁店在合肥开业。截至2009年,安徽省总共存在31家韩束妆业连锁店,大多集中在县级城市。这是当年羽翼未丰的韩束品牌在未发现电视购物金矿时的渠道探索往事,而且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CEO吕义雄似乎对单品牌专卖店这一模式情有独钟。

2012年,吕义雄利用当时还定位为植物护肤的一叶子品牌(现聚焦面膜品类)在上海试水单品牌店,但最后也难逃关停的命运。

直到最近,吕义雄涉足单品牌店的心又动了。“韩束将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主类商圈开单品牌店,主要是做形象,因为这比打广告便宜多了。”吕义雄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每月每家单品牌店亏损2万元,就算开70家店也就是亏140万而已。这一点亏损相对于韩束如今每年的亿级广告投入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除此之外,植物医生、林清轩是从创立之初就将单品牌店作为主渠道的品牌,而像婷美小屋、丸美、美肤宝、柏氏等一溜本土化妆品大佬级品牌都已经开始试水单品牌专卖店的形式,这其中婷美小屋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令单品牌店兴起的众多韩系品牌,比如谜尚、The Face Shop、悦诗风吟等。其中,悦诗风吟如今已经在中国市场完成了100家店铺的布局,堪称韩系单品牌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典范。

虽然目前单品牌店仅在一线及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布局。但是随着消费市场的成熟,单品牌店的崛起已是可以预见了。很多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一旦国民个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化妆品专卖店就即将成为化妆品渠道新的增长点,因为消费者需要追求更高的心理满足感。

猜你喜欢

佰草集试水专卖店
从四个维度对专卖店展开深度 全面讨论
刘涛助阵太极新品盛典 开启“登峰造极”美颜体验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佰草集御五行传承中国文化:花丝镶嵌匠心
专卖店 体系化建设
浅析佰草集的营销模式
佰草集突击
简论“试水”及其带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