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假日办”撤销对百姓有啥影响?

2014-11-15

共产党员·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带薪休假黄金周国务院

专家解读:调休放假或退出历史

一直关注假日旅游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说,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以来,原“全国假日办”就屡次陷入“黄金周”存废等舆论风潮中,我国从1999年开始采用“黄金周”休假方式,当时是出于振兴假日经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考虑。但法定节假日被旅游“绑架”后,引发了人流集中等连锁问题。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休闲生活、旅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不赞同挤掉双休日、拼凑“黄金周”“小长假”的休假方式。在蔡继明看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目标,不论是民间,还是国家政策,都在从“黄金周”向“带薪休假”转向,因此,撤销“全国假日办”,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也是顺应这一变化。

在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国家旅游局规划专家王兴斌看来,国家对假期“大包大揽”,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公民何时休假,去哪里休假,本是个人权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十多亿人在7天时间集中休息,注定会带来巨大的麻烦。理想状态是:政府只需公布法定休假日及天数,具体安排由公民自己决定。

“黄金周”会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

有媒体猜想,“全国假日办”撤销了,“黄金周”会不会也将取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这是严重的误读。“并不是‘假日办决定的‘黄金周,而是国务院出台了‘黄金周的措施。”他表示,“黄金周”会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这也是满足公众对长假的渴求。刘思敏认为“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不矛盾。“是‘黄金周弥补了带薪休假不能完全落实的尴尬。但是‘带薪休假和‘黄金周并不会相互替代,因为带薪休假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

媒体观点:带薪休假任重而道远

四川新闻网的文章提议,“全国假日办”被撤销还应有下文,要彻底打破以往“假日办”工作的态度和制度。倘若新成立的机构仍旧我行我素,那岂不成了“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1995年,带薪休假正式写进《劳动法》:“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直到13年后的2008年1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才正式颁布施行,按照职工工龄,将带薪休假分为5天、10天和15天三个等级。

但法律规定仍然是原则性的,违法成本太低,成了空架子。网友担忧的其实不仅仅在制度层面。@南京浦口城管发微博说,联想到身边同事们的普遍吐槽:加班常态化,工资收入不高,为了稳定的生活,大家都在一线努力拼命,疲惫感十足,特别期待双休与年假。

人民网也提到,目前中国的休假制度尚不完善,不少企业不仅没有带薪休假,甚至连双休日也保证不了。休假权实际上与社会整体发展关联密切,不是仅靠制定一个法律或者政策就能够解决的。推行带薪休假任重而道远。

(综合新华社、人民网、《新京报》)

□本栏编辑/屈红梅

猜你喜欢

带薪休假黄金周国务院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黄金周”,复活
普京:俄带薪休假延至月底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宠物带薪休假日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我的黄金周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