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感怀
2014-11-15孟超
◎ 孟超
秋的感怀
◎ 孟超
上路口里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那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市招,触目惊心,使你任管怎样的热中,总不会不觉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是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他不是秋天吗?
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的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山的爬山虎的叶子,红得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浴场是阑珊了,软沙的轻梦,也快到了醒的时
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滋味和夏天不同的凉意。
你走过长街上,麻布汗衫在身上利落了许多,觉不到汗粘,倒也蛮清爽的。蒲扇是不合时宜了,用过了这么久的暑季之后,在秋风起时,你自然会把它捐弃了,手里边去了一些累赘,也许感到轻松了许多。
当你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
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
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沿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的!
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
不过,有人告诉我,在关外,秋高马肥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旅雁的唳声,总有一点苍凉之意,那情景是介乎悲爽之间,很可代表了秋那种使人捉摸不定的味道,可惜我没有到过关外,还得留待失地收复之后,再去领略吧。
抗战之后,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我也曾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脚麓;我也曾在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虽然也倏忽地过去了,可没曾留下了凄凉的感觉。
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平,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我站在中正桥头,感不到桂林同别处哪里有什么不同呢。
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那可使我们觉到秋天到了,壮士衣单借以作为秋的表征的,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到秋意薄了。
秋天,只低徊于欧阳子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的,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让我来模拟一下吧,新谷是在收割中,无边的大野,撒下了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纷忙在田亩里,都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枪杆,帮助着他们秋收,田垄里唱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抗战中的欢愉的画面呵。
再想下去,秋收之后,食粮是充实了,人民生活是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抗战是在无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低落的希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了。
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铅样般的低沉着,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反复了多时,以后的是什么,却记不起来了。
题解
孟超(1902—1976),现代作家、编辑家。代表作有诗集《候》、杂文集《长夜集》、历史剧《李慧娘》等。
“七七”事变后,作家投身抗日;1939年夏,赴桂林文协分会工作,并致力于杂文、历史小说创作。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中国国土大片沦陷,经济陷入崩溃,但日本也失去了大规模进攻的能力,国民政府军队取得多次战役的胜利。作家笔下的秋日,正与时事紧密相关,既有对抗战未来局势殷切的期望,也饱含着对眼前残酷现实沉痛的忧虑。无论上海、北平、青岛、桂林,祖国大好山河的各处秋景,都是华夏儿女心中最美的珍宝,岂容敌寇蹂躏?秋并不应该使人悲戚,或是健强,或是苍凉,总是一种坚毅壮烈的情感,催人奋进,引人深思,才能“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亥年残秋偶作》),最终迎来春之喜讯。(王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