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的诚信观

2014-11-15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9期
关键词:子贡准则诚信

中国古代的诚信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解读之“诚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诚信”被列在第三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在文明进步过程中共同推崇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从先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再到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我们更应该秉持“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的理念,积极打造社会诚信,从而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曾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意思是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团结一致的保证。一般认为这是“诚信”一词的最早出处。后来,荀子也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即诚实守信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会产生惑乱。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诚”与“信”单用的较多,古人讲:“真实无妄,始终不息,表里不杂,谓之诚;徇物无违,四端百行,必以其实,谓之信。”其实,“诚”和“信”既可以互相解释,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又各有侧重:“诚”主要针对内心而言,是人的自我修养;“信”主要针对身外而言,不仅是一种品德,更关系到他人的利益。

诚信是古代思想家共同强调的道德准则

中国古代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项,都离不开诚信作支撑。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观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传说中的尧舜禹等神话人物对诚信的躬行,商汤文武对诚信的垂范,夏桀商纣失信而导致身死国灭等历史事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诚信思想的历史渊源。

随着“百家争鸣”时代的到来,诚信成为诸子百家共同强调的道德准则。《论语》中记载了“去食存信”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有关为政之道。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有足够的食物与军事力量,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项怎么办?”孔子答道:“去兵。”子贡又问:“还要去掉其中之一怎么办?”孔子答道:“去食。”最后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民无信不立。”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而百姓的信任则来自于统治者的诚信。对于“信”,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为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则提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的观点。此外,道家提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墨家提倡“言必行,行必果”,法家提倡“巧诈不如拙诚”“小信诚则大信立”,兵家提倡“素信者昌”,等等。可以说,诸子百家虽然立场不同,主张各异,但对诚信价值和意蕴的论辩,观点则是大致相同的。

此后的思想家,在继承先秦诸子诚信思想的同时,做了进一步升华。像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这是将诚信与为人处世联系在一起。宋代程颐说:“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朱熹则强调:“诚是自然底实,信是做人底实。”到了明末清初,顾炎武借用“一诺千金”的典故,作诗说:“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表现了其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

诚信是古代政治家治国理政的法宝

诚信既是思想家强调的道德准则,又是政治家治国理政的一大法宝。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因诚信而立天下、因失信而失天下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遵守诺言,退避三舍,史书上赞扬他:“不忘旧,信也。”战国时期,魏文侯冒雨赴约,其言必行的品德,极大地感染了国人,魏国也因此受到各诸侯国的尊重,国力强盛起来。商鞅徙木立信,顺利实行了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东汉曹操“割发代首”,严明军纪,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唐代吴兢“秉笔直书”,赢得了“今世董狐”的美誉;唐太宗听取大臣魏徵的意见,依靠诚信,赢得了民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相反,西周末年,幽王“烽火戏诸侯”,失了信任,导致身死国亡,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正反两方面的史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无论是立国,为官,还是做人,诚信是宝,欺诈是毒。

猜你喜欢

子贡准则诚信
子贡如何花钱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