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
——评张邦兴三十六集电视剧本《红棉红》

2014-11-15王立辉

含笑花 2014年1期
关键词:红棉红军艺术

◆王立辉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

——评张邦兴三十六集电视剧本《红棉红》

◆王立辉

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红棉红》,以邓小平、张云逸创建的红七军主力北上中央苏区后,其余部从20世纪30年代初的土地革命时期到50年代初滇黔桂边解放期间,在滇黔桂边长期坚持斗争的历史脉络为主线,集中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充满曲折、离奇莫测、波澜壮阔而又鲜为人知的往事。作品首次以影视作品的方式,披露了红二十一师余部孤军奋战、中越两国人民联合抗日、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鏖战滇东南等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围绕男女主人翁刘子发、沈锦芳的感情纠葛层层展开,起伏跌宕,催人泪下。作品还展现了滇黔桂边独特迷人的边地风景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剧本突破了革命等于理想加豪情加胜利的简单模式,在充分考虑电视艺术的视觉特点中,还原历史的真实和人性的本真,充满了艺术张力和人性美感。

风景如画的壮乡山寨,一对年轻人正准备举行婚礼,亲朋好友们忙得不亦乐乎。青山绿水间,动人的画面相继出现,也把读者和观众的思绪带到了过去的回忆。标准蒙太奇的手法,时间跨度10多年的情景浓缩在一集中展现。电视剧的主人翁刘子发和沈锦芳的家庭、出生、成长、学习、劳动,准备婚礼的场景交待得清楚难忘。然而就在迎亲队伍行走在右江岸边即将到达新郎家的时候,新娘沈锦芳纵身跳进右江,爬上一条小船……从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和许多的问号?剧本首集着墨不多,却蕰含着丰富的潜在信息而使读者产生无限的想像空间。

围绕着刘子发的婚变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熟话说,官逼民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刘子发的新娘跑了,但因为办婚事而向地主老财韦慈英借了500块大洋而留下的字据却被其使花招不予归还,刘子发的父亲为凑钱凑粮还韦家而被韦家的家丁用枪打死,其母因悲痛过度而离开人世。父母双亡,激起了刘子发的报仇欲望,于是他枪杀了韦家的管家及两个家丁后跑到了与之相邻的广西曼那镇。在这里,刘子发遇到了自己未曾谋面的“新娘”沈锦芳和一些进步人士。从此,一颗革命的种子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在跳跃文字的叙述中,在主人翁情感的演变中,我们渐渐看到了一个人物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刘子发通过革命人士的启发,到农讲所学习得到了红军的教育和引导,慢慢在自己的内心里坚定了革命的信念。但刘子发的人生道路悲剧又生,当又一次与自己的表妹田兰英举行婚礼的当晚,由于桂军的偷袭,又失去了还没有圆房的“妻子”。刘子发化悲痛为力量,毅然参加了红军,在部队里成长。并经过无数次战斗的锤炼,他从一名勇敢的战士渐渐成长为红军的基层指挥员,他以一个连打败白匪一个营的战例让他成为了战斗英雄。

客观的塑造人物形象,是这个电视剧本的一大特色,每个人物的成长道路和性格形成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即使是反面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他们在滇黔桂边这个典型环境中,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

红七军主力走了,但却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滇黔桂边区党委秘密成立了,并在七村九弄地区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留在根据地的红军战士及赤卫队队员们,在滇黔桂边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与日军、滇军、桂军、民团等进行长期的斗争,虽然也有过失败,但最终都以红军的胜利而告结束。作者在对战斗场面的描写中,详略得当,没有一味的去写战场的惨烈,而是重点描述红军用智慧的力量,在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上,切合实际的制定作战方案,灵活巧妙的打击敌人。作为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本,在场景的把握上是很到位的。这样,既能吸引观众,又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与想象。

天有不测风云,本来根据地形势一派大好,但由于叛徒内奸的出卖,红军受到挫折,刘子发已被敌军逮捕,受尽严刑拷打,在敌人惨无人道的折磨中,我们看到了刘子发的坚强,看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里虽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不管是红军干部刘子发,还是内奸覃富贵,还是刚从上海回根据地的沈锦芳,性格特征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剧本从细节中点明了主题:红棉树象征我们的红军,我们的红军就如同红棉树的花一样红红火火,发展壮大,最终走向胜利。

作品将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有机的融为一体,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特征明显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红棉树又开了红红火火的木棉花,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滇黔桂边的革命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刘子发与沈锦芳的爱情也终于有了结果。

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颇具特色,饱含情感的艺术语言给人以美感又令人玩味。如“透墙而入的山风大得出奇。”“西山头上的太阳就像是一张血盆大口,仿佛要在落山之前吞尽世间的一切。”“充满了未知和诱惑的土地。”“流水泛着微弱波光一路跳跃,流向迷蒙的远方。”等等,这些是作者在感情激动时,不自觉地把情寄托于物,通过移情、比拟、比喻、象征、升华等艺术方式把潜意识的欲望宣泄出来,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就像把石子投进满贮着经验的心里,激起了涟漪,产生共鸣。

猜你喜欢

红棉红军艺术
爱听红军的传说
边疆红棉又盛开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几许沧桑风雨过,昂然挺立映红棉。
纸的艺术
为什么红棉的T台上总有新意?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