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人恶作剧

2014-11-15

现代家长 2014年11期
关键词:区别对待大伙恶作剧

问:我有事要去同事家,孩子缠着要一同去,因为路远,我没有同意。回家后,孩子却不见了踪影。我屋里屋外地找,还惊动了邻居,大伙一起帮我找。就在我们心急如焚时,孩子却从大衣橱里走了出来,看着大伙着急的样子哈哈大笑。看到孩子,我放心了,但紧接着又感觉孩子太可恶了!

方专

答: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恶作剧,对待这种行为,家长一般有这样几种做法:

1. 恼怒训斥,体罚痛打。家长不问缘由,不论场合,声色俱厉,严词呵斥,甚至拳脚相加,让孩子饱受皮肉之苦。

2. 溺爱袒护,轻描淡写。家长明知孩子的做法不对,却以孩子小,大了自然会好为由不批评不教育,然后息事宁人地告诉孩子“不要再这样了”了事。

3. 不认真对待,甚至曲解夸赞。有些孩子恶作剧的对象是别人,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点子多”“机智”“能干”,把它作为一件好事加以夸耀。

4. 探寻原因,批评引导。对孩子的恶作剧,家长既不护短,也不粗暴处理,而是探寻其行为的缘由,指出其做法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引导孩子提高认识,改正错误。

显然,前三种做法不可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第四种。

处理孩子的恶作剧时,家长要注意几点:

1. 要从品德培养的高度来认识孩子的恶作剧。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往往是无意间偶然的灵机一动,并不是其品德意识直接而真实的反映。但不重视它,任其发展,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是处理这类问题的立足点。

2. 要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恶作剧的后果,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恶作剧是一种非理智行为,其后果通常事与愿违。家长要向孩子讲明危险性,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不光对孩子自身有一定的危险,而且也会给他人带来一定的损害。

3. 认真分析恶作剧的动机,注意区别对待。孩子恶作剧的动机有所不同,有的是对家长未满足其要求的报复,有的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有的是认识上的局限,等等。因此,不可一概而论,要区别对待,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引导的要引导,该教育的要教育。

4. 发现孩子恶作剧时,要及时处理,抓住时机,趁热打铁。同时要讲究场合,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乐于接受你对他的教育。

猜你喜欢

区别对待大伙恶作剧
Small acts of kindness show great love小善举显大爱
Transitioning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from hospital-based to rapid home-based infliximab: A stepwise, safety and patient-orientated process towards sustainability
上课了,四年三班! 恶作剧
嘻嘻哈哈恶作剧
恶作剧
学校教育中区别对待的分析
冬天是个调皮的孩子
官员讲大白话,大伙爱听
“坏”水果也要区别对待
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所谓“淫书”